【绸缘】間好時節 中秋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就是人間好時節中秋節MidAutumn-Festival 起源...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就是人間好時節
中秋節
Mid Autumn-Festival
 起 源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很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玩花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供兔爺|




兔爺,是北京獨有的民間神。相傳在很久以前,京城地區爆發一場瘟疫,很多人染上瘟疫,恐慌、絕望的氣氛籠罩著整個京城。身居月亮廣寒宮的嫦娥目睹百姓的困難,心中不忍,派玉兔下凡為百姓祛災除病。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
 |賞桂花、飲桂花酒|




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
「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觀 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猜 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燃 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祈願祈福,還願惜福,

祝願各位友人平安健康,闔家團圓!


    关注 绸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