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
有多少的女人,在婚姻里,独自建设着这座心灵的孤岛,她们坚强着,自我建设着,泪流着,也微笑着。。。。。。...
天空已经拉上了深蓝色的帷幕,几大片不规则的红霞,散落在天空上,就像一个突然无心情作画的美术生,用手中的大号水彩画笔胡乱地在纸上扫了几道橘红色。
走出了单位大厦的门,一阵热浪迎面扑来,沈安妮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继而又重重地呼出去。
城市的下班高峰期,总是令人又爱又恨的,爱的是,高峰期意味着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可以回家了,恨的是这拥挤的车流,蜗牛一般,总让人心生急躁。
一辆辆公交车穿梭在路上,每到一个站点,车里车外,总是无形中形成互相嫌弃的两波人:
车上那波,疲惫又冷眼看着挤在车门跃跃欲试的那波,:“有没有搞错?已经够挤了,还要上来!”
而准备上车的那波,推推攘攘,巴不得下客门把车上的那波尽量多地往外挤压出来,好给他们腾出一点空间。
这种场景,总让沈安妮想起一道海鲜菜,盐焗插蛏,上桌的时候,一个个蛏是竖在碗里的,支撑它们的,是碗底厚厚的盐巴,像极了这公交车里拥挤站立着的人们。
晚风拂面,带着一丝温热,沈安妮觉得自己有时候坚强得像一头奔腾的母狼,有时候又软弱得像风中摇摆的一棵草。
八年的婚姻生活,早已把大学四年里花前月下那片时光揉成了一张废纸,随手丢在角落的垃圾桶里,彼此连多看一眼都嫌费劲。
沈安妮在内心深处,其实一直都觉得吴浩虽不算是一支绩优股,可是,也算不错,他是积极勤奋的。再艰难的步子,如果两个人有勇气一起走下去,也有云破天开可以希冀。
可是,生活的残酷就在于,它有时候就像一颗洋葱,当你不断一层一层剥开后,总有让你泪流满面的时候。
那一夜,出差提前回家的她,推门而进时,是他们仓皇失措的样子。
安妮愣住了,脚步重得迈不开。
“滚……”她无力地说道,随后默默闭上眼睛,潸然泪下,依然保持着站立的姿势。
她败了,败给了生活,也败给了眼前的这一幕,败给了婚姻,更败给了一直坚持的很多东西。
她始终不明白,曾经那个说好保护她一辈子的男人,此时活生生要把她推向思想崩溃的边缘。
她可以等他,即使希望等成了失望,再从失望沦为绝望。
男人三十而立,即使在不惑了才立,她也可以等,她了解那种追求金钱而不得的挣扎与痛苦,也了解男人在本该立业的年龄却依然漂泊的无奈。
他是“”有愧疚感“”的人,是的,愧疚到以背叛的方式来“发泄”所谓的压力。
生活逼得她咬牙坚持,也逼得他仓皇而逃到另一个女人身上。
沈安妮的世界崩塌了,这么多年来,她的所有坚持与不易,到底谁来读懂?
以前,工作关系,他经常出差。
由于没有老人的帮忙,好几次,三更半夜,女儿西西发高烧,都是她深夜一个人带着孩子打车去医院,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东西,背上还背着包,挂号,排队,看医生,拿药……
有一次,西西大哭不止,手忙脚乱中,身上的毯子掉地上,水壶也掉了,安妮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崩塌了,泪水大颗大颗地掉。
旁边,深夜就诊孩子们,哪个不是爸爸妈妈一起来,沈安妮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女人。
可是,安妮随即安慰自己,男人要干事业,没关系,自己累就累点。
记得婆婆曾经从乡下来了一段时间,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有了分歧和隔阂,沈安妮跟吴浩提了几次,希望通过他转达婆婆,也许会更好,她考虑的是,家和万事兴,让吴浩间接去说,给婆婆面子。
“行了,知道了,就知道对我妈有意见,有本事你叫你妈过来!我妈怎么了我妈?没有我妈能有我吗?”
他总喜欢把问题带进这偷换命题毫无意义的圈子里绕,最后,也就变成了沈安妮是个不明事理的女人。
往往到最后,沈安妮已经没力气辩论了,只剩下苦笑。
婆媳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曾经以为非你不可那个奋不顾身的男人。
最后,走入婚姻后,却一点也不懂你,理解你,或者说,根本不想去懂。
那一天,医院的走廊上,沈安妮的耳边回旋着医生的话。
“”乳腺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跟长期抑郁的心情,不规律的作息,肯定脱不了关系的。。。。。。”
吴浩的不得志,屡次创业的失败,发展到后来的酗酒,抽烟,愚孝,甚至,而为了这个家,沈安妮不断地加班加点为了赚更多的钱来支撑,加上长期的 不快乐。。。。。。
终于把她推向了疾病。
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将彼此变成更好的那个人,一起建设和保护好一个小小的家,可以遮风,可以挡雨,累了的时候,可以栖息。
可沈安妮却觉得,她的婚姻就是一种不断撕裂的过程,让彼此露出最丑陋的一面,到最后,不仅觉得对方陌生,看自己都觉得很陌生。
她也曾是一个温婉的女子,何以走到今日他眼中的“泼妇一般”。可是,在这“被泼妇”的无奈下,是她多少年来的默默付出?
人说到底都是自私的,别人只能永远扮演好人,而一旦有一丝委屈不满就是罪恶。
闺蜜那次从墨尔本回来,告诉她,准备在那边买一块地皮,价格并不贵,几十万,并跟她说起老公公司的进展,以及给孩子即将做的教育投资。。。。。
沈安妮微笑着,沉默,她不妒忌,也不羡慕,只是觉得,曾经同个起点的人,却早已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而她,永远都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而这不如意的生活又将她变得面目全非。
女人有时候并不是想要迪奥香水,也不是非要巴黎度假,更不是追求怎样的物质生活。失望的,不是婚姻里的物质,而是那个曾经信誓旦旦的人,早已变得斗志全无,咄咄逼人,他早忘了,作为一个女子,需要呵护,需要爱。
甚至,以另一副面孔来通知你,这么多年你的付出,其实就是在证明一件事,你就是一个大傻逼。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人总是不会珍惜得到了的东西。婚姻是需要双方的共同经营,这份经营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珍惜,也包含着经济上的一起建设,假如一方失衡了,脚步错乱了。那么,势必会出问题。
沈安妮可以等待吴浩在经济上踉跄的脚步,吴浩却给不了沈安妮婚后的那份一如既往的珍惜。
还记得那一天,乳腺中药治疗中的安妮需要吴浩帮忙换药的时候,她一再要求他慢慢沿着边缘轻轻撕,他却一把用力将胶布拥挤撕掉了,随即走出卧室,不多一句话。
深夜里,她痛得尖叫的声音刺破了夜晚的宁静。
这一撕,快速撕掉了胶布,也撕掉了沈安妮对他的最后一丝幻想。
显然,他已经不爱她了,从他不再怜爱的目光里,从他毫不考虑她痛的狠心撕胶布里,从他把另一个女人带到他们结婚买的床上那一刻。。。。。。
她记得,几年前的那个夜晚,她腹痛的时候,他是怎样半夜冒雨带着她上医院,忙前忙后,嘘寒问暖,他说,生病的人总需要人照顾的。
可如今,她的痛在他眼里倒成了矫情了。
当初两个人在爱湖里一起划桨泛舟,爬上了岸,却渐渐地发现,婚姻只是一个人的孤岛,常常感到孤独,时时觉得累了,很多时候,孤立无援,毫无安全。
毕竟,每一个结婚了的女人,对于娘家来说,她是已经嫁出去了的女儿,对于婆家来说,永远只是一个“外来人”,于爱人来说,他们读的永远只是你表面的任性与无理取闹,而对于孩子来说,还不能让他们分担太多大人世界里的烦恼。
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到底是归属在哪里?
很多时候,站在婚姻这座孤岛上,最后,往往女人的心,也逐渐荒芜成了一片沙漠。你所渴望的关注,爱护,理解,呵护,在长年累月的围城生活里,早已逐渐消失殆尽,而柴米油盐的消磨,不如意的事业和工作,也早已把男人推向了倦怠的深渊。
而唯有眼前的孩子,是心灵唯一的一片绿洲。
对婚姻的失望,对孩子的爱,糅合成了女人心中的酸涩,她们得像男人一样地战斗。
有多少的女人,在婚姻里,独自建设着这座心灵的孤岛,她们坚强着,自我建设着,泪流着,也微笑着。。。。。。
因为步入婚姻这么多年后,她们不再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小女孩,此时的她们,除了妻子,她们还是一位母亲。
一个女人,在婚后,依然保持着少女般的简单,带着些许天真以及对生活一如既往的热爱,这样的人必然是有人宠爱的,因为她内心时刻充盈着满满的幸福感。
她身后一定有一个对她呵护有加,有担当,能为她撑起一片纯净天地的男人。这个男人不一定给了她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是一定给了她极其饱满的精神世界。
而吴浩,不仅物质上给不了她什么,精神上也任由她成为一片废墟。
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一面破碎不堪的镜子,何以重圆,圆了也依旧千仓百孔。
对于沈安妮来说,有些路,再苦也可以继续走,而有些事,是永远无法装作没有发生过。
沈安妮和吴浩的婚姻,以9块钱正式开始,最终以11块钱画上了句号。
她累极了,而吴浩给不了她想要的婚姻生活,也永远无法将她心灵的孤岛建设成一片鸟语花香的森林。
走出民政局的大门,沈安妮抬头看见天边的一朵云彩,柔软得像一颗棉花糖。
生活依旧在继续。。。。。。
关注 素人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