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上海评选刚落幕,吐槽质疑才刚刚开始

 

据以往经验来看,米其林在推欧洲一个城市指南时往往要酝酿一两年的时间。而今年内却连续推出了日本、新加坡、上海三座城市的米其林指南。...



文/蓝鲸传媒 陆鹏鹏

据以往经验来看,米其林在推欧洲一个城市指南时往往要酝酿一两年的时间。而今年内却连续推出了日本、新加坡、上海三座城市的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的上海首秀似乎并不那么顺风顺水。作为餐饮届的最高殊荣,米其林上海名单的名字,却遭到了疯狂吐槽和质疑,以粤菜和少量本帮菜为代表的餐厅,显然不能让火锅、海鲜、日料党们满意。

然而,这与昨天(22日)米其林指南遭遇的危机相比,都不算事。

这家店刚评上米其林一星,却曝无证经营


就在昨日,刚刚被评选为米其林一星的餐厅泰安门被爆无证经营。据新闻晨报首发报道,这家餐厅涉嫌无证经营,随后记者还从工商、食药监等多个部门进行查证,发现确实很难找到该餐厅的认证信息。



蓝鲸传媒登陆大众点评发现该餐厅人均消费达1350,并且每月更换菜单,提供14道菜每位收费1288元、以及10道菜每位收费988元两档选择。实属价格不菲。但最亮眼的莫过于顶部显示的该商户暂停营业。

经证实,目前该餐厅遭工商部门查封,已关门。

如此看来,泰安门成了史上“寿命”最短的米其林餐厅。

事实上,在9月21日米其林评选的当天,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大入围餐厅的消息疯狂的席卷朋友圈。毕竟米其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由法国权威机构鉴定,因此才被食客们称为餐饮界“奥斯卡。

那么盛名之下的米其林所评选出的一星餐厅,为何会出现无证经营的现象。这不禁令食客们对其印象大打折扣。以下为部分网友评论。

米其林回应:不涉及餐厅的运营
正如网友所说,没有营业执照就不能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实根据相关规定,一家餐厅正常营业的话不仅要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更重要的是要拿到食药监部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对此米其林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米其林指南的五大评审标准全球一致,即“盘中的食材、准备食物的技艺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创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烹饪水准的一致性”,并不涉及餐厅的运营方面。在米其林指南公开的评选方法中也提到,米其林评审员以匿名方式造访餐厅或酒店,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可能亮明身份,要求获得更多餐厅信息,但那也是在付费以后。

根据他们给出的信息可以解读出,米其林在评选方面注重的是烹饪食物的水平,对于餐厅是否有营业执照,不在评选标准范围内。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一家无证经营的餐厅可以入围米其林一星了。
西餐评价体系难评中餐,引大陆食客吐槽
 

事实上公众对于米其林评选一事早有吐槽,只是该餐厅被查封刚好成了舆论的众矢之的。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评比中却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携程食美林CEO许育忠指出,这次米其林评选出的星级餐厅被很多人吐槽,很大原因是米其林采取的是西餐评价体系,嫁接到我们中餐体系上出现了水土不服。许育忠认为,其中最为关键是美食评审员队伍的差异。米其林有一支很资深很强大的侦探队伍,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老外,吃惯了西餐,评价其他菜系就需要本土化。

无独有偶,米其林在日本的接受程度也不高,甚至在整个东南亚均不能很好的适应,因此即使再资深的西餐评审员,要想评出一份令大陆食客满意的指南可谓是道阻且长。

被吐槽“不接地气”,米其林发展太快之过?
对于有钱任性的消费者来说,上海米其林指南的公布,莫过于多了几处享用美食的地方。但也有网友称价格高昂,直呼“不接地气”。

获星的这些餐厅,大多数是聚集在上海消费水平最高的外滩和静安寺。虽然其中有像喜粤8号这样号称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二星,但也有人均超过4000元的二星餐厅Ultra Violet。

据计算,除去最高和最低人均,其他餐厅的价格约在300~400之间。上海作为大陆中西结合度最高的城市,米其林这份指南在价格上做的也算是中规中矩。

许育忠认为,鉴于米其林在西方的发展趋于饱和,目前重点转站亚洲市场。据以往经验来看,米其林在推欧洲一个城市指南时往往要酝酿一两年的时间。而今年内却连续推出了日本、新加坡、上海三座城市的米其林指南。

由此来看米其林在推进过程中步伐略显过快。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

如果要细数米其林在大陆遭遇的问题仍能举出很多例子。包括能代表上海本帮菜的餐厅过少,不符合本地口味等。但作为享誉世界的美食指南,米其林的到来,可以让中餐走向世界各地,虽然这是米其林指南的一小步,却是中餐全球化的一大步。


    关注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