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  -记西安交大之行

 

机会难得,幸运珍惜,幸福感恩,继续努力,青年向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8月2日下午,到西安交大参加第十九届国际大数据与信息质量权威会议。会议是三点五十开始,提前到了学校,漫步徜徉在交大林荫道上,看着道路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我突然想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联想到交大也是历经了百年的熏陶修炼和历史沉淀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厚实文化和强大的实力。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西安交大,内心感受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思绪万千。2010年9月在北京参加“中国青年对话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活动也曾去过北交大,那会儿自己还上大三,没有什么感觉。直到后来和峰、小鸡他们相约一起去了北京大学,看到了未名湖和博雅塔,内心陡然生出一种失落感,不由得问自己:为什么上北大的不是自己?当初要是能来这里读书该有多好。想归想,终究还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努力的不够。后来有一次,自己一个人去清华校园里溜达,步行绕着校园里走了一遍,大夏天顶着太阳,汗珠往下滴,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小时候经常听人提起北大清华,四伯父也曾和我讲过他所住的小区里隔壁孩子是如何刻苦后来考上清华的,大学教务处老师也和我讲过他的儿时伙伴吕植教授当初是怎么学习的后来考上北大的故事,这些故事至今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在我身边的同学里,也曾有考出惊人的高考分数直接上西安交大的而没有去北大清华,也有复读两三年考上西安交大的,他们的那种毅力和信念,很是让我佩服。

大学毕业到现在,工作了三年,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的四年大学生活,很庆幸的一点就是,我的大学四年生活过得很踏实,也很充实。但是再结合这三年工作经历来看,工作经验短不说,而且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层次结构还是非常的单薄。尤其是当我走出大学校园,带着社会给我的阅历感受,虽说时间不长只有三年,但是当我身处百年名校交大校园里的时候,一方面因为是陕西家乡的大学而感到特别的亲切,另一方面想到这里是知识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时,我深刻地感知到了自己的渺小,自己掌握的知识无论是深度还是厚度,都远远地不够。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没有上一所好大学而从内心里抬不起头来,我的母校没有交大的综合实力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没有北大清华那样高的知名度,但我永远不会因为自己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而感到懊悔自责或是低人一等,无论自己身处怎样的环境,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熔炉,自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就像母校校训(百炼成钢)说的那样,百炼方能成钢。马云今年6月29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上讲到:“如果你们毕业于清华大学,请大家用欣赏眼光看看杭师大的同学,如果你毕业于杭师大,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因为这社会上永远充满变化,永远充满着各种奇迹。”

所长有一次在西北大学校园对我说:“如果有一天,你能在西安各大高校像我一样站在讲台上给大学生们讲课,讲得他们爱听,而且是连续三个小时不停地讲,中途还要保证没有一个学生离场,那个时候你就真正成功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依稀记得2011年7月的毕业典礼上李保卫校长寄语毕业生说的话:“内蒙古科技大学过去的历史有你们的一部分,你们未来的历史也将是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未来,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奋斗!”在我看来,母校的每一个毕业生都优秀起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站在林荫道下,大树底下,所长与我亲切交谈,以一个长者和过来人的身份,指出我身上的长处和不足,用父亲般的慈爱对我表示关心,语重心长,言谈恳切,并讲述了他当时在我这个年龄时候的遭遇的一些苦难和奋斗经历,虽然我不能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他老人家当年的那种境况,但是依然让我感怀、感激、感恩和感动,足以对我产生精神上的强大鼓舞和行动上的动力支持。

走到管理学院一楼大厅,碰到了管理学院院长黄伟教授,所长与他打了招呼。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黄院长亲自将我们引到电梯门口,并按了电梯开门的按钮,然后又出去到大厅外接其他人。这个细微的举动,瞬间融化了我的内心,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和蔼可亲,没有半点儿院校行政领导的那种架子,真正地做到了“去行政化”。和以前接触的高校行政领导比起来,黄院长可以说真的是很“平民化”,很纯粹的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良好印象。

在国际大数据与信息质量权威会议上,零距离接触科学家、院士、专家,聆听他们的思想,汲取智慧的养分,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内心无比激动和兴奋,于我来讲,这何尝又不是人生的另一种幸福呢?!上网了解了一下专家和院士们的资料,看着他们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成就了自己,也帮助了国家和整个社会,不由得心生敬仰之情。徐宗本院士是交大副校长,听着他讲大数据,讲社会责任,讲务实,其中一句话记忆深刻,“我们有些所谓的大学老师、研究人员,他们盯的是论文,盯得是在高端期刊上发表论文,然后当教授、当博导、最后当院士,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科研能力不足提升的问题,没有盯针对性很强的企业把我们的科研持续下去,帮助政府提供决策指导力,帮助企业转化成生产力。等你老了走过一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为这个国家干了什么,你为这个社会干了什么,光写了一些论文,带了很多学生。今天媒体记者都在这里,我也不怕有人说我说假话。科研人员,你就是要通过科研解决你所处的环境、社区和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汪应洛院士84岁的高龄,行动不便,走路需要有人搀扶,但是依然坚持参会,并发表自己对大数据的看法,心系国家和社会。

这也是我第一次领略中国科学家和院士们的风采,领略大师风范。所长对我说:“你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是的,所长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才可以看得更远,学的更多,进步的更快,走得比别人更加宽广。

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放到别人脑袋里!思维观念的固执、僵化、墨守成规,是贫穷的根源。任何真理都是变化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观念的改变并未改变事物本身,改变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现实。心之所至,行之所往。我在想,一个人要想到取得某种成功,心必须先要到达那个地方,只有心真正抵达了,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终有一天会抵达成功的彼岸。责任与压力始终相伴同行,我们能担多大的责任,我们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将决定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伟大的梦想与辉煌的荣耀,皆出自于我们内心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要求自我上进的青年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努力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内涵、有修养、有能力、有格局、有胸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坚持用客观的标准去认识社会,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用高标准的要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想问题站得更高一些,工作上要求得更严一些,精神状态保持得更好一些。除此外,要有充满激情的锐气,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要有厚积薄发的底气,要有破解困难的才气,要有自强不息的志气,还要有厚德载物的大气,无所畏惧的霸气,咄咄逼人的英气,经纶济世的豪气。

有良师,有益友,师长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期以进步;聆听专家前辈精彩发言,分享思想智慧。机会难得,幸运珍惜,幸福感恩,继续努力,青年向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交大首次之行,写给自己27岁末的人生,是为记。

秋分笔 2014年8月3日星期日下午14时——16时许写于中国西安






    关注 突然好想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