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 from NYC丨纽约的“外来者”(上)

 

纽约的居民都是些外来客,离乡背井,进入城市,寻求庇护,寻求施展,或寻求一些可大可小的目标。——E.B.怀特《这就是纽约》...



温馨提示:文章结尾处插入了视频版音乐,配合本文阅读,效果更佳,不谢~)

因为选修了移民新闻的关系,我下意识地留心起纽约的“外国人”,在所有合适的场合和我遇见的人攀谈。如果不是张口去问,我也不会真正意识到,这座城市里有这么多的外来者,“移民城市”或者“移民国家”也不过只是写在纸上的八个字而已。

我遇见了巴勒斯坦来的司机,我们从中央公园穿过时报广场,开到我学校在的16街,一路上他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和前妻讲电话,讨论他们孩子的上学问题。20年前,他的父亲和一个美国女人结了婚,他也因此从巴勒斯坦搬来了美国。“当然,现在他们已经离婚了,”他在出租车上说。

我遇见了泰国来的餐馆老板。24年前,她第一次来到纽约,那一年她26岁,“Explore”和“Experience”是她旅行来美国的初衷,然后她就爱上了这里,决定生活在这里。“自由”是她爱这里的主要原因,当然她说的自由是指,你可以随便穿什么做什么,“在这里可以做‘坏事’啊,在朋友家过夜、去酒吧喝酒……这些在泰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我遇见了加拿大来的哈西德犹太人(Hasidic Jew),他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的犹太社区,因为包办婚姻来到纽约,他的祖父母是从东欧逃亡而来的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的父母也出生在纽约,而他却愿意把加拿大叫做自己的祖国,“纽约是个令人沮丧的地方,我对这里没有一点好感,我早晚是要搬离这里的”,在他工作的酒铺,他悻悻地跟我说。

我还遇见了在威廉斯堡开了一间小店的一家西藏人,他们2000年左右取道印度来到美国,称自己Tibetan。在店里和女主人交谈时,她说,他们是“old school”,不接受任何采访,也不愿意和外界有太多交流,只是一家人平静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我实在想采访,可以联系他先生。抱着“说不定他会愿意聊聊”的侥幸,给男主人写了诚恳地邮件,他有点不客气地回复,“什么中国西藏,我根本不关心。WE ARE AMERICANS”(他真的全部用了大写)。

“有谁指望孤独或者私密,纽约将赐予他这类古怪的奖赏。正因其大度,城市的高墙里面,才容纳了众多这一类人;纽约的居民都是些外来客,离乡背井,进入城市,寻求庇护,寻求施展,或寻求一些可大可小的目标。”E.B.怀特写下这段话作为城志《这里是纽约》的开头。

而我觉得,这段话用来形容美国也仍算贴切:从最早一批踏上这片土地的“外来者”开始,“美国人”这个标签就有了与过去诀别、重新开始的意味;之后的几百年,人们因着不相同的原因,做了同样的选择,来这个“新世界”找“新的开始”,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没有,但这片土地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希望”和“梦想”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还有人不顾安危地跨越南方绵延的国境线,躲避战乱和贫穷,寻求更好地生活;而自己,再度回到这里,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逃避过去,追求某种难以言说,甚至在许多人看来虚无缥缈的所谓“自由”。

在我第一次出国读本科的时候,并不曾有过今天的体验:我好奇所有的不同,甚至有些大惊小怪;为吃到中国菜而兴奋不已。而现在,当和这个城市相处得蜜月期被跳过,所有那一些都变得稀疏平常后,我开始好奇一些不一样的问题,所有我遇到的人,都是因为什么样的缘故,来到这里?于是我去了Ellis Island,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进入美国的主要大门,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天。那是一个太长太有趣的经历,我会另写一篇长文讲给你听。

今天先给你听一首爱尔兰移民写下的关于Ellis岛的歌Isle of Hope, Isle of Tears预热,这也是1989年一部关于Ellis岛的美国移民的纪录片片名。下面是我最喜欢的版本,你从里面听出了什么?











你因为什么样的原因不辞辛苦地漂洋过海?躲避什么,还是想迎接些什么?

欢迎在后台给我留言,发福利:我会把觉得最好的答案整理分享出来,被选中的人还会收到来Ellis岛的明信片哦~
P.S.

开设这个公号的初衷,是想让“有趣分子遇见有趣分子”。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懒散的圈主都在这片自营地上自娱自乐,实在是不够勤勉。

所以这里,圈主想发一封邀请信,希望你可以分享自己遇到的有趣的人,在做的有趣的事,或者去到的有趣的地方;不需要名人,也不用惊人之举,更不必是人迹罕至的远方,只要有那么点不同,再小的趣味也是极好的。

欢迎后台留言,或者发邮件到yangchu211@gmail.com,和我分享!

有趣分子


    关注 有趣分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