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撕逼最抱团的一群人

 

有亲在后台说,脑洞老师的《穿越明朝的魔咒》还在教育台播出,估计是加长版,亲们能收到的可以看一下,顺便放一下东...



有亲在后台说,脑洞老师的《穿越明朝的魔咒》还在教育台播出,估计是加长版,亲们能收到的可以看一下,顺便放一下东林党那一期的内容。

我们先从一个奇怪的案件说起来。



1.

明朝泰昌元年,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明光宗朱常洛去世了。

明光宗也是一个苦哈哈,母亲是个宫女,因为明朝万历皇帝的一夜激情才诞生了他。虽然是长子,可是万历皇帝很不喜欢他,一直不立太子,想立他的一个兄弟为太子。折腾了近四十来年,好不容易成为太子,又当上了皇帝。据说加夜班太猛,跟七个姑娘同时发生并保持了嘿嘿嘿关系,最终一个月就光荣下岗,也就传说中的崩了。

虽然有点悲剧,但继往开来,新皇帝还得接着上来。

当然,新皇帝登基前,追悼会什么的还是要开的。



2.

九月初一,大臣杨涟就率领大臣去奠拜明光宗。可是,刚进大门就发现不对劲。前面有人拦住了路。

一群太监拦在路上,不让大臣通过。大臣嘛,手无缚鸡之力,虽然太监也没练过葵花宝典,但手里持着大棒,气焰嚣张,个别年青耐打的官员冲上去,就被乱棒齐下,打得抱头退了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宫里不让大臣们去参加追悼会呢?

这其实都是一位低级嫔妃的主意。这位嫔妃姓李,级别是选侍。明朝的后宫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这几级。可见这个选侍也就比最低级的淑女高一级。可为什么还这么不淑女,竟然有势力调动大监防暴队,来宫门这里阻拦大臣们呢?

其实,级别不在高低,关键看谁喜欢。

李选侍是前皇帝明光宗的宠妃。而且还受命照顾两名皇子,其中一名就是太子的大热人选朱常洛。而且李选侍就居住在皇宫后三殿的第一殿乾清宫里,地位形同皇后。

既然是皇后,那为什么不让大臣奠拜她的老公呢?

因为形同皇后,不代表就是皇后。李选侍女士希望自己能够正式成为皇为。在光宗生病的期间,李选侍要求提干。光宗想了一下,也确实应该,召来儿子朱常洛跟大臣们,表示李选侍辛苦了,就提拔为皇贵妃吧。

皇贵妃也就比皇后低一级,对于李先侍来说,已经算是越级提拔了。

正当明光宗吩咐,朱常洛跪在下面听的时候,旁边突然伸出一只诡异的手,将朱由校拉到了后面,嘀里咕噜说了一通。

过了一会,朱由校又跪了回来,说,“要为皇后。”

原来,这只手属于李选侍,李选侍果然是有追求的,不提则已,一提就要到顶。

明光宗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第二天,光宗就开光升天了。这就是不负责任了,李选侍不但没有提为皇后,就是皇贵妃的提干手续也没有走完。

这一走,找谁升职去?

眼看着主管已经躺尸,李选侍着急了,她下令太监把宫门堵住,然后表示,不升为皇贵妃,你们就别想拜先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见过,挟死掉的天子令诸候的还是第一次。

效果怎么样?



3.

一个人拔开了太监的棍子,大声喊道:“皇帝叫我们来的,现在皇帝驾崩,太子又年轻,你们守着门不让我们入宫哭奠,你们想干什么?”

这个人叫杨涟。这位仁兄别的不说,气场相当大,一脸大胡子,脾气也大。上个月光宗生病,这位仁兄上了一个奏折,既不是慰问的,也不是提供药方的,而且批评明光宗。大概是怕光宗挺不住,以后想骂他都没机会,所以突击批评来了。

明光宗看了之后,气得病都好了一些,一边叫他上来,一边叫锦衣卫的来。这是明朝的老规矩了,大家一看,就知道要拖到午门外打屁股。可是等杨涟上来了,明光宗盯着他看了半天,然后说了四个字:“此真忠君。”并顺便把杨涟提为顾命大臣。

这是十分奇怪的一个任命,要知道,顾问大臣一般都从内阁中选,至少也得是尚书侍郎吧。可是,这时的杨涟仅仅是一个七品兵科给事中。

给事中,就是找事中,没事还要找点事,现在又有皇帝亲批的顾问大臣,这当然是奉旨找事。所以,杨涟大人中气十足,一把就拔开了太监的乱棍。这些太监侍郎刚打、尚书敢揍、内阁大学士敢骂,就是不敢惹这位给事中,生生给杨涟让开了大道。大臣一哄而上,挤进乾清门,来到乾清宫。

光宗确实是死了,大臣按礼哭了哭,可是,杨涟站起身,眼睛四看了一下,问:太子呢?

当然,跑到这里来,可不是单纯为了缅怀先帝,追思光宗英容笑貌,毕竟死人归阎王爷管。找到将登基的太子才是正经事。

这时,一个太监悄声示意杨涟:太子被李选侍扣在了东暖阁里,不让出来。



4.

这个太监叫王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怎么关键呢,他是明光宗的伴读,又是当下太子朱由校的侍读,可以说培养了大明二代人,而且还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显然,他还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太监。没有跟李选侍搞到一起,而是站到了文臣一边。

听说太子被扣住了,文臣齐齐朝东暖阁叩起头来,强烈要求太子出来跟大家见面,确定一下君臣的地位。可是,喊了半天,里面没有半点反应。这一下,大臣坐不住了,内阁首辅刘一燝对着东暖阁吼了一嗓子,“谁敢把新天子藏起来!”

搞不好,大臣就要挽起袖子去抢人。这样就太好看了,毕竟人家是新寡妇嘛。

这时,王安站了出来,表示大家不要激动,这个事情我去说。

王安一进去,一句话就把李选侍说跪了。

“娘娘,你想当皇贵妃,这可以理解,但是,先帝已经驾崩了,现在没有新天子, 谁来封你为皇贵妃呢?”

这一句直中李选侍的软胁。她这才想明白,没有天子,她当皇贵妃的事情谁也做不了主。她要想当皇贵妃,就得先让朱由校当皇帝。

“见过大臣,小哥又回来。”王安又加了一句。

妥了。于是,她点了点头,她的崩盘就从这一点头开始。



5.

王安一看,松口了,马上上前抱起朱由校就走。朱由校的身子一动,李选侍终于意识到不对了,连忙上前牵住朱由校的袖子。事实证明,王安虽然不是汉子,但李选侍也不是女汉子,生生没有拉住。

刚出东暖阁,接应的来了,内阁首辅刘一璟抓住朱由校的右臂,另一位大臣张维贤抓住左臂,半扶半抓的将其拎到了群臣的面前。

正主出来了,群臣马上集体跪下,三呼万岁。朱由校还很客气,说了中国人被表扬时,最常用的三个字:不敢当,不敢当。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老老实实就在他老子的棺材旁边接受了群臣的跪拜,从此,君臣名份已定。

接下来呢?

是按口头的约定,把朱由校还给李选侍吗?想得美。大家一看,关系定了,就一拥而上,把朱由校裹在中间。拔腿就跑。去哪呢?太子该住的地方,慈庆宫。

这就太不讲究了,东暖阁传出一声凄厉的喊声:小哥,回来!



6.

随着李选侍这声召唤,东暖阁冲出一帮太监,手拿木棒就冲了上来。

有一个人长得很帅,英气逼人,动作也大,三下两步就抢到了大臣们的前面。这个人叫李进忠,再过几天,他要改一个名字,那个名字,就是天下无人不识阉的魏忠贤了。

“你们去哪里,别吓着少主!”

说罢 ,太监的棒子就要招呼过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年轻的顶上了。杨涟这个兵科给事中还是很中用的。关键时刻又站了出来,大声喝道:“我们都是殿下的群臣,四海九州都是殿下的臣子,他还能怕谁!”

李进忠哑口无言,只好眼睁睁看着杨涟们将朱由校带走,他也第一次领教到这位大臣的雷霆之力,当然不是最后一次。

朱由校搬到了慈庆宫,成为了正宗太子,就等过两天,黄道吉日就可以登基了,但就在这时,杨涟又提出来一个新问题。

李选侍应该搬出乾清宫。

以李选侍这倒数第二的排位,是没资格住乾清宫的,明光帝在的时候,他是大房东,安排谁住谁就住了,现在大房东已经不在了,由朱由校住住,李选侍就没有理由再厚着脸皮住在乾清宫了。

事实,李选侍还真的不想搬。因为,这是她最后的底牌了。

这位大姐一开始抓住明光帝的棺材做文章,结果被杨涟冲了进来,挟持先帝尸体计划失败,只好搬出计划B:隐匿太子朱由校,可惜被太监王安给忽悠了。现在,她只好挟持这座大殿了。

就是不搬,你们能把我咋地?想要我搬可以,给我皇太妃的名份。

对于这位皇宫钉子户,杨涟也是奇怪了,你不搬还想咋地。于是,杨涟找到朱由校,请他下了一道圣旨。说实话,朱由校对自己这位后妈早就不满了,据他回忆,自己的亲妈就是被李选侍给逼死的。被李选侍收养后,李选侍发挥后妈精神,没事折磨一下朱由校。现在当然是报复的时候。

于是,朱由校一道命令下来,李选侍只好老老实实搬走了。

这就是明末大案移宫。可是,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吗?



7.

当然没有,李选侍第一个不干了,她也是苦熬了好多年,才等到自己的老公当了皇帝,可没想到,老公太不争气,干了一个月就下岗了。她也没有跟着沾光提拔上去,原以为能够当皇后,老公死了就当太后,顺便垂个帘听个政什么的,结果一撸到底,还是一个李选侍。要不是生了一个女儿,说不定直接就出宫当尼姑了。

李选侍实在不心甘,而她又没有什么能量,只好拿出传统妇女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精神,自己要上吊,而自己的小女儿据说要跳井。而没过多久,她住的宫殿突然发生了大火。

寡妇要上吊,皇妹要跳井,宫里还被人放火,这简直是惨绝人寰的悲剧。稍有点同情心的人都会坐不住,果然,御史贾继春上了一个本子,表示这样做太过份了,孝是人间的大道。现在这样做,是违背了最基本的原则。

介绍一下,其实李选侍并没有上吊,公主也没有跳,不但没有上吊,这位李选侍还活到了清朝康熙年间。

受到攻击,杨涟当然组织人员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认为皇帝要登基,一个选侍占着正殿不搬,这完全是说不过去的,让她迁走也是正常的。

就此,轰轰烈烈的李选侍到底有没有受委屈的真理大讨论就在大明朝展开了,一讨论就是数年。

为什么一个问题,讨论这么久都没有结果呢?

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两方的辩词,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他们虽然吵得不共戴天,两边说的都对,一个说孝,这没问题啊,一个说顾全大局。这个也对啊。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大明朝最聪明的人都看不出来呢。

事实上,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恰恰是因为他们看出来了,而他们争论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得出一个唯一的公正的答案。而是为了支撑一部分人,反对一部分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对人不对事。



8.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杨涟,这个人铁血义胆,似乎是一个忠臣,但他同样是一个复杂的人,比如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之所以能够以一个给事中的职位同满朝邪恶势力(在他的眼中是如此)做斗争。那是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身影在支撑。这个身影叫东林党。

一开始,东林党只是一个座谈会。

万历二十二年,一个吏部的官员下岗了。下岗原因很简单,万历皇帝看他不爽。这一年,选内阁大学士的人员,这位吏部的官员任职文选司郎中,负责这项事宜,等他拟好名单,万历一看火了,全部都是跟他对着干,让他恼火的人。万历一生气,就把这个郎中踢回了老家。

过了十四年,因为大家的推荐,万历又要把他召回来,安排到南京光禄寺少卿,职位不高,好坏也是一天没事干,只管领工作的养老单位。可奇怪的是,这位前郎中不干了。

当年,你让我滚,我就滚了,现在让我回来,对不起,我已经滚远了。而且,老子对当官才没有兴趣,老子现在过得相当滋润,才不去当什么官咧。

这位傲娇的仁兄叫顾宪成。

顾宪成为什么不去当官呢?那是因为他找到了人生当中更为快乐的事情:讲学。

从京城回来后,他回到了老家江苏无锡,因为没事干,只好交朋会友,他本人又很有才华,曾经的乡试第一,又在京里工作过,还负责过重要的吏部工作,所以,很快成为无锡的文化圈名人。不但无锡的人来跟他聊人生聊理想,就是外地的人也前来交流。

搞得多了,顾宪成意识到,他需要一个正儿八经的地方了。于是,他找到了一个破院子,还是宋朝时杨时讲学的书院,书院的名字叫东林学院。



8.

翻修了一下,东林书院终于开张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这里,听顾宪成,也听其他文艺圈大咖的讲学。渐渐地,顾宪成发现,在这里讲学,成就感更多。在京城,做为一个官员,苦心熬个夜,写个文章推送上去,可能直接就进了黑洞被留中了。就算皇帝看了,也不一定同意,搞不好还要触犯龙颜,被拖到午门打屁股,下岗丢命,也是不是没可能的。

而在这里,他没有题材限制,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而收获的是无数的认同。

这样的日子不比当官快活?这就是顾宪成不愿意当官,就愿意呆在他的书院里,跟四面八方的人交流他的学识,他的看法。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一个流派:东林党。

要入这个党,很简单,不像入阉党一样,要动大手术,也不要宣誓、交党费,当然也不用新婚夜抄党章。甚至也不用去东林学院听课。要成为东林党的成员,承认东林党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林党可能是最纯粹的党。



9.

那么,东林党有什么世界观,价值观呢?

说起来,东林党号称继承明代儒家大宗师王阳明的心学,但事实上,他们可能并没有继承王大师知行合一的思想,他们顶多做到了知。

知道了,却不能行,似乎也没有行的途径,毕竟是一个民间的机构。那只有一个发泄途径:骂。

没错,东林党的最重要的世界观就是骂,说好听点叫批评,批评谁呢?做为一个民间机构,当然是批评掌权的人士。皇帝他们敢批评,太监他们敢骂,文官更是骂得酣畅淋漓,朝政是他们重点的批判对象,民间不公也是他们重点怦击的内容。反正谁红骂谁,谁掌权骂谁,看谁不顺眼就骂谁。

总而言之,东林党就是明朝最重要最有组织的意见领袖集体,第一公知团队。

有意思的是,东林书院这一批评,不但产生了东林党,还附加产生了很多其它机构,比如齐党,楚党、浙党。

为什么会冒出这么多党呢?很简单,都是东林党逼的。因为东林党无差别的攻击模式,朝中的官员混得很狼狈,想回个嘴吧,对方组团来的,自己刚出声,就被对方的声音压下去了。没有办法,只好组团回应,而乡党就是最天然的组织。于是,依靠籍贯,大家分别组成了山东人为主的齐党,湖北人为主的楚党,浙江人为主的浙党。

东林党大有三英占吕布的气势,一党斗多党,除了没在朝中掌握权力之外,在民间的呼声很大,绝不落下风。

可以说,万历是高堂的皇帝,而顾宪成就是民间的帝王,意见的党魁。自己一个好好的民间皇帝不当,跑去跟你当一个闲官?不去,五金三险再全也不去。



10.

东林党一开始是没有权力的文联性组织。因为他们的首领顾宪成就是一个下岗员工,在野意见领袖。但聚集在东林党旗下的毕竟都是文人,是文人自然会走上科举的道理,平心而论,这些人还是有才华的,论考试,他们总有机会金榜题名,渐渐地,一些东林党人也进入官场。东林党人开骂的对象,当然就发生了变化。变化是,以前是见官就骂,现在是东林党的官员就夸,不是东林党人,嗯,非我异类,其心必匪,骂!绝对不会错。

而这些东林党的官员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把宝押在了万历朝的太子朱常洛身上,朱常洛就是开篇的明光宗皇帝,而在移宫案件,东林党又站对了队伍。扶持朱由校时,东林党人再次立下大功。因为那位大胡子的杨涟就是东林党的骨干。还是学生的时候,杨涟就成为了东林学院的粉丝,只要听说东林学院开课,杨涟必定前往听课。

后来,与东林党势成水火的阉党搞了一个东林占将录,用梁山一百零八将来对应东林党人。杨涟在里面的对应是马军五虎将之首的天勇星大刀关胜。可见杨涟实是东林党的一位干将。

从此,东林党一举成为朝中第一大党,掌握了权势,东林党人的斗争手段就从骂为主,变成打为主,任何不是东林党的官员都成了打压的对方。借着移宫案,还有明末另外二大案红丸案、梃击案,东林党打得其它数党抱头乱窜。

齐党不齐了,浙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楚党差点集体学屈原跳江。

东林党取得胜利,然后所向无敌了吗?

没有的,就在东林党打压其它团队的同时,另一个阴影开始在宫中越来越大,最终,它将成为东林党最大的敌人,而它将使用的手段,将是东林党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个阴影有一个名字:魏忠贤。

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明末最大的太监,在这其中,东林党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东林党为什么会败给魏忠贤?

这个已经放过了,点下面链接查看:论太监,世间谁武功最高?

关注脑洞历史观,这里的历史是不一样的烟火
脑洞历史观是头条号签约作者


    关注 脑洞历史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