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赏析_007 梵高(2)

 

维克老师绘画构图课,分析绘画建构的方法。...

 维 克 老 师 绘 画 构 图 课  
大师作品构图赏析_007
大家好
我是维克 
绘画构图老师
欢迎交流
 梵高作品构图赏析(2)

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27岁时,梵高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

请 看 作 品 分 析



梵高   阿尔勒的夜间咖啡馆  1888年
这幅画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夜晚的安静和稀少的顾客,给人以疏离感。我们能从画中体会到梵高在异乡夜晚的寂寞与孤独。

梵高喜欢用蓝紫和黄橙强烈的互补对比关系,他的画最基本的思路,就是类似中国的八卦,互相对抗最后达到互相之间协调。

这幅画地面上是暖色为主,画中有大面积的黄橙色,为了衬托这种色彩,梵高将蓝紫色的背景穿插其中,把黄橙色包围起来。
《阿尔勒的夜间咖啡店》遵循了对角线的“X”的构图,左下角和右上角之间一条明显的对角线,同时左上角和右下角也暗含了一条对角线。

这幅作品有比较强烈的立体感,画面有区域意识。画中的八九个色彩区域是比较清晰的,它们之间似乎没有那么明确的关系,实则是互相穿插、过度、呼应的。另外三角形的黄色块最强烈的,它的互补色蓝紫色在后面包围,这种对比让它更加有一种金灿灿的、发光的感觉。



《夜间咖啡店》中互相穿插呼应关系,随之可见。首先我们看到黄橙的颜色,有一部分跑到地面、右边的窗户,以及天上的星星里面。天上的蓝紫色不仅跑到了左边的窗子里,地面也是混杂着。而且地面这个颜色在画面中显得重要,它包含了黄橙和蓝紫,让两者“和睦共处”。

这张画除了在色彩运用上面,黄橙蓝紫相互对抗和谐,在整一个构图中、直的线条,和天上的如花的星星、椭圆的桌子,也呈一种圆形的呼应关系。天上和地下,色彩和线条相互呼应,真是美妙。

梵高   播种者   1888年
梵高的这幅《播种者》空间开阔,没有狭小和压抑,给人感觉就像儿童画一样,很天真。梵高的笔触十分讲究,在这里是往四周放射的笔触。放射光芒的太阳显然是上帝,统摄了整个画面——这是一种严肃的宗教情结。这正中间太阳刚刚升起,以及道路通向的方向, 有明确的宗教寓意和象征。



《播种者》画面是透视和放射性的,太阳地位是最高的,但如果是所有东西都围绕它的话,又显得简单。地面的色彩一方面和太阳是呼应,相当于太阳的倒影,另一方面它的是方向不是笔直地的朝向太阳,而是向左边倾斜。我们称这个为错位,增强了画面的复杂性,起到了平衡作用。

画面里的太阳是正中间的,好像是一杆秤,左边是秤砣,小的房子下面的鸟,右边是称了一个很重的东西(农夫),左边的房子起到了平衡作用。由于组织画面的多样和平衡,所以这幅画看起来是很自然的,没有特别的对称和呆板。



如图,除了天空和麦田,有五六个元素,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几元素的平衡关系。画面中很多的线条,指向太阳,例如最左边上面的房屋,以及下面为平衡增加的两只鸟。农夫的手,指向路,头部正好是麦田贯穿的水平线,这种都是刻意的。

整幅画面关系清晰,运用许多构图上的办法,给人很舒服的感觉。我们构图的时候,一再强调的视觉要平衡,不然画面不成立。所谓画面的视觉上的平衡,也是我们构图一贯要注意的,这正是所谓的整体意识。



梵高   收割者  1889年


梵高的色彩比印象派更加夸张更加主观。黄色的更黄,蓝色的更蓝,色彩更加纯,这是经过提炼的。但客观的成分依然存在,遵循色彩的原理,受光面暖色、背光面冷色,画里面阴影采用比较亮的互补色,明暗关系不强烈,但是在色彩里面看起来就很舒服。

可以把画面分成左右两半,显然右边的比较长的黑的,向左边移动的火车是比较重的,把农夫放在左边,为了增加平衡,在左边还放了有点圆的半个草垛,包括上面的屋顶用了红颜色的色彩。



将梵高的绘画转成了黑白,冷暖关系的丧失,让他的绘画没有了彩色的深度。很多优秀的作品转成黑白以后,感染人的色彩就丧失了,但大的黑白灰关系依然在。农夫和麦田之间,以及背景里的黑火车,这是画转成黑白以后,最重要的明暗对比。



《收割者》中不但有橙黄色的互补色蓝紫色,背后远处的建筑物和其前面的麦子,是红绿互补色的对比。整幅画面主要是黄的调子,但有两组小的对比,非常精彩。农夫前面的农夫衣服的暖绿色是绝妙的过渡,同时,他的白裤子等等,这几种颜色的搭配,是前景与背景的协调。这些彰显出梵高色彩非凡的处理能力。

梵高   收割者  1889年
这是梵高的另一幅《收割者》,在组织、处理画面的时候,经过精心设计。每一样物品的摆放,色彩关系各方面都进行了考虑。梵高的作品中之所以有永恒的东西存在,实际上是梵高的生命信息投射进去,非常明确。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依然充满了生命力。



在整个画面当中,有三处最亮的地方,一个是农夫两幢房子。一般而言,视觉的路线是从左到右的。画面中农夫身上的白色很吸引人,所以视线首先是农夫,再是远方的建筑物,最后再绕回来。

梵高的作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线条扭曲,给人感觉动荡的、像火焰一样的不稳定,但是情绪强烈,非理性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甚至是呐喊、痛苦,可以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这幅作品比较宁静,运用了更多的直线和引导线,我们看到收割好的麦子整体上有直线的倾向,包括上面的点也符合直线的走向。



作品中可以看出梵高用点的特色和讲究,有装饰性。点的排列与麦子的方向是一致的,那种倾斜的,列成一组的,十分有节奏感。并且用近大远小表现空间感(两个圆圈),无论梵高是有意无意,在这方面他的意识是强烈的。画面有装饰性又不是普通的装饰画。

这幅《收割者》的色彩关系,和上幅类似,甚至比较上幅更明确,依然有着黄蓝互补色的对比,在黄色的麦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蓝紫色的“阴影”(红的小圆圈标注)。梵高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娴熟,在橙色和蓝色的大对比中,也运用了红的绿的第二对互补色。整个色彩的处理有着特有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值得借鉴。
 梵高· 作品欣赏(人物)






























































end
编辑:林著伊
想学绘画构图
请联系微信:shaishai414
请关注维克美术微课
一个为美术教师服务的平台
微信号:art_weike
更多精彩内容推送


    关注 维克美术微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