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焦点问题及新趋势——2016年“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综述

 

内容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9期第29-34页转载公众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微信号:zggdjyxh...



内容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9期第29-34页

转载公众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zggdjyxhwx

摘要

在2016年“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外部教育质量保障框架设计、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工具与手段、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内部质量保障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内外部质量保障的联结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文摘要综述。

关键词:一流学科;新型智库;互动机制

2016年6月9—1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UNESCO-IIEP)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2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境)内外高校及质量保障机构的180余名专家和代表围绕内部质量保障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内部质量保障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内外部质量保障的联结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将会议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焦点问题

1、外部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对内部质量保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成为各国教育改革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热潮。外部质量保障(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以下简称EQA)与内部质量保障(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以下简称IQA)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两个紧密联系、互为支撑的重要方面。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与代表们首先从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外部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入手,探讨了质量保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划分、政策与制度设计对IQA产生的影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作了题为“中国顶层设计的内外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的主旨报告,着重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家制度体系,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文化,并指出,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国政府聚焦“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设计并构建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平台、二支柱、三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一平台”是指建立国家质量监测数据平台;“二支柱"是指全面开展院校评估与高标准的专业认证;“三保证”是指发挥高校质量保障的内驱力、外部质量保障的外推力,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经验参与国际高教质量保障工作、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该制度充分发挥了高校质量保障的内驱力和外部质量保障的外推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高教质量保障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MMU)Duu Sheng Ong教授介绍了马来西亚教育部资历认证机构(MQA)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马来西亚院校审核(Institutional Audit)制度和《院校审核行为规范》(COPIA)对马来西亚高校IQA体系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肯尼亚晨星大学(Daystar University)质量保障中心主任Mike Kuria介绍了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IUCEA)在开发东非区域共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定期召开质量保障会议,交流各高校质量建设案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IUCEA为东非地区不同文化、语言和发展背景的高校开展对话搭建了平台,为推动大学质量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迪奥普大学(Cheikh Anta Diop University)Mamadou Sarr教授则介绍了西非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情况,并指出,政府层面提供的绩效指标、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对于推动高校IQA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在质量管理与保障过程中,质量管理政策、方法、程序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内容的设计,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围绕“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与创新”,各高校质量管理负责人展示了他们在内部质量保障工具使用和结构创新方面开展的研究,并通过对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和信息反馈,验证了IQA工具和手段使用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如何改进和创新IQA结构、完善IQA体系等方面的建议。北卡罗来纳大学(UNC-Chapel Hill)荣誉教授David D.Dill对美国顶尖大学的内部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高校内部建立共享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基于事实的学术质量判断、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以及将IQA体系设计与大学发展规划及财政拨款政策相联系,对于IQA功效的发挥意义重大。巴林大学(UB)质量保障与认证中心主任Bassam Alhamad介绍了该校建立集权与分权相平衡的IQA体系结构的经验,他认为,以教学为中心,建立适度分权的IQA体系结构(学校层级的质量保障与认证中心、学院层级的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系部层级的质量保障协会,以及专业层面的教师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学生咨询委员会),并明晰各环节、各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是提升IQA功效的有效方法。塔尔卡大学(UT)前校长Pablo Villalobos介绍了该校IQA体系建设的案例,并指出,IQA体系建设应将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质量保障项目的实施、绩效目标的达成与质量改进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闭环结构,实现外部治理与内部保障的有效结合。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DE)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中心主任Christian Ganseuer就如何设计有效的IQA体系结构提出了五点建议:①尊重院系及教师在IQA活动中的自主权;②以事实为依据开展质量评估,慎用奖惩措施;③加强管理层与普通教职员工的沟通,建立双方对话机制,使教职工充分理解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与意义,从而赢得教职员工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④整合IQA与学校其他的管理活动,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连接,如IQA要与高校的规划相连接,与学校教职工的发展相连接,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管理闭环(close the loop);⑤以质量文化的发展引领质量建设工作。

3、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时代。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正如马丁·特罗所言,“现在我们正迈入‘学习型社会’,很多人都在接受着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在此情形下,教育的目的和层次进一步分化,它可以向人们提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文凭和证书……因此,教育是否成功并不是靠考试成绩和毕业证书来证明,而是在于它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就业,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功能”。“质量与就业”是本次大会的主题,而如何通过质量保障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英国开放大学商学院教授John Brennan认为,高等教育应帮助学生获得受用一生的知识和能力,如专业技能与竞争力、广阔的知识基础、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信与理想等,让学生获得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工作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市场的新动向和新问题也促进了高校的改变,而IQA的作用就是让这种改变保持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和雇主在瞬息万变的劳动力市场中保持紧密联系,形成信息的双向流动,使双方受益。晨星大学的Mike Kuria主任介绍了该校通过雇主访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法,将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教学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就业力的案例。他谈到,在肯尼亚毕业生普遍就业率不高,每个大学生平均需要5年才能找到工作。而晨星大学通过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的指导、协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方面都得到提升,该校目前就业率居全国第二。孟加拉国美国国际大学(AIUB)前副校长Charles Carillo Villanueva认为,通过开展教师督导、课程评价、项目评估、学生能力评估以及雇佣方参与课程评价,学生就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他还强调校友工作室(Office of Placement and Alumni,OPA)的创办和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专家们就如何改进IQA工具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如下建议:对市场和雇佣方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研,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越多,搜集到的信息越全面,对学生的就业帮助就越大;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反馈机制,以提高学校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建设。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运用多种IQA工具和手段、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更需要进行质量文化的建设。在大学这样一种文化机构内,“质量”与“文化”如何融合,使之建立一种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文化,是本次大会的一大焦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Judith Eaton表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不仅需要内部质量体系的保障,还需要外部质量评估的推动,对高校而言,应在良好的质量文化和追求内涵发展之间达成共识和平衡。哥本哈根商学院(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荣誉教授Lee Harvey认为,“质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紧密相联,是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在动力。但是,“质量文化”并不等同于“质量保障的文化”,真正的“质量文化”是“基于管理者、老师和所有学生的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而不是对高校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和程序的服从和配合,更不是一种妥协,质量文化独立于任何官僚化的程序和规范。他强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要赢得人们内心的认同(winning hearts and minds),而不是行为上的依从(compliance)。维也纳经济大学(WU)质量管理项目主任Oliver Vettori介绍了该校质量文化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并指出,质量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充分的沟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基于信息交流和反馈建立高校与劳动力市场,高校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构。他还建议通过雇主调研、学生跟踪调查、课程评价等方式,搭建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学生与老师,以及利益相关方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将IQA牢牢地根植于学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当中。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介绍了应用型大学质量文化的经验,提出了“三全两化”的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他指出,“三全”是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和全过程监控;“两化”是常态化(常规性的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长期化)和信息化(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质量文化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强调把质量保障的思想发展成为每位教师、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性建设。

5、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在质量保障活动开展的初始阶段,解决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及标准、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及手段的有无是首要问题,而当质量保障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验证内部质量保障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升其功效成为了更加引人关注的话题。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以下简称IIEP)的Martin女士通过一项对全球311所高校参与的IQA实施情况的在线调研发现,政府和高校领导层的支持是建立高效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因素。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DE)高等教育与质量发展中心研究员Petra Pistor也在报告中指出,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课程评估”(包括标准化的问卷调查、意见分享、深度交流、结果反馈),其次是“学生学习情况跟踪调查”和“专业自评”。他认为,决定IQA功效的关键因素是流程的可管控、高校领导层的支持、基层管理者与普通教师的共同参与,以及对教师自主性的尊重。巴林大学的Bassam主任也谈到,标准、政策、体系及流程对于内部质量管理固然重要,但政府的引导和高校领导层的支持是影响IQA的最关键因素。最后,专家们就如何提高IQA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如向全体教职员工展示质量管理工作的愿景,让他们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在参与IQA的过程中改变认识,减少对于IQA的抵触情绪;对教职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适宜的IQA工具;开展数据收集与分析,提供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精简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益,减少繁琐的文件撰写和重复性工作,等等。

6、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的联结。正如前文所述,EQA与IQA是教育保障体系内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而在实践中,如何实现EQA与IQA的联结和平衡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来自IIEP的Martin女士提出,质量保障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行为,各地区、各高校应在不同层次之间做好连贯和协调。EQA与IQA就像硬币的两个面,EQA提供了质量保障的方向和外部动力,但同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要求;IQA提供了质量保障的内部动力,同时还要展示各高校的特色,两者既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又要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来自巴西的Dilvo Ristoff就EQA与IQA的关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谈到,IQA就如同一粒粒“珠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IQA,形态各异,植根于自身的文化之中。但如果缺乏外部指导,学校会爱上自己的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EQA就应该提供了一个外部的指导工具,将这些零散的“珠子”串联起来(即形成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完整体系)。智利校际发展中心的Maria-Jose Lemaitre指出,传统管理主义将焦点放在问责上,强调质量管理与评价独立于政府,同时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而系统论的观点则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联,将EQA与IQA结合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因此,她认为质量管理与保障不仅要回应来自外部(例如政府)的质量要求,还应从高校内部的需要出发,建立内部与外部评估的联系,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部高等教育学评估中心周爱军副主任认为,高等学校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EQA的建设与实施要发挥对高校IQA的支持、服务、引领作用。他谈到,“中国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有关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文件,推进了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促进了政府依法办学,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机构开展社会性评价格局的形成。目前,IQA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工作都围绕它展开。今后,我们要努力实现IQA与EQA和管理机构层面的协同共治的局面,真正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发展的新趋势

1、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质量建设。过去更多是从“教”的角度理解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更多的是强调高校教学资源与条件建设、教师素质与能力提高,以及教学方法改进等内容。但现在,学生的成就与发展成为了质量建设的主旨目标。在本次研讨会上,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Christian Ganseuer主任建议,要以关注学生学习体验为目标改进IQA工具和程序,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教师满意度调查和学生视角的课程评估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服务。巴林大学的Bassam Alhamad主任也谈到,“我们讨论IQA的有效性,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服务学生,能否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就业是IQA有效性的最终体现,所有的技术、方法都应服务于这个主题”。合肥学院蔡敬民书记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如在教育理念上从知识输入导向到知识输出导向转变,从过去“我要求学生学什么”向“学生通过学习将来会干什么”转变;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大量的企业、行业调研为基础,提炼出专业的核心能力,开展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在课程改革中,从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中,以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此外,与会专家就如何“以生为本”开展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提出了系列建议,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校园服务上,注重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生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在质量保障上,通过对学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让学生参与到各级质量保障机构及其评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质量保障主体作用。

2、提倡质量保障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文中指出,教育作为一项“共同利益”,必须具备包容性,需要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程序,并且要开展适当的问责。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被高等教育界采纳和接受,并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典型的组织特征,如何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协调和平衡各参与者的利益和权力,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话题。维也纳经济大学的Oliver Vettori主任指出,IQA不仅是一种工具和程序,更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构建的一种永久的管理关系,在此理念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他们的满意”成为了该校IQA体系建设的共同信仰。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也谈到,目前国内大学还普遍缺乏一种让各种社会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从学校外部来说,质量被认为是大学内部的事情,与社会无关;从学校内部讲,质量保障被认为是教学部门的事情,与其他管理部门无关;从领导层面讲,质量保障被认为是分管教学副校长的事情,与其他分管领导无关”,而实际上,教育质量保障需要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关心和全面参与。因此,他提倡国内大学应加快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3、倡导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进行质量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化,尤其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已很难胜任质量管理的责任,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越来越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建立相对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与监测机制。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学评估中心吴岩主任介绍了我国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覆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立体化质量监测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展现了国家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赞同。Oliver Vettori主任谈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有时会给人们带来困扰,我们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从而让教师们有更多地时间来实施教学上的创新。Martin女士也指出,“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开展信息收集,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也纷纷展示了他们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开展内部质量管理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论证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管理的准确性有效性、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4、侧重质量保障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往,IQA常常被视为保障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工具和程序,它们零散地分布于高校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体现在高校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发挥各自的功能。而现在,整合IQA的工具和程序,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升IQA的功效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上,众多学者和专家就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问题提出了见解。如吴岩主任介绍了我国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构架和建设思路,他强调,要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形成。周爱军副主任提出了高校IQA体系建设的六个核心要素,即:有标准、有组织、有人员、有监控、有反馈、有提高。Christian Ganseuer也指出,将单个的质量保障方法或者程序整合为内部质量保障的体系,使之系统化(from tools to a system),是提高IQA功效的重要方法。

5、关注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高等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内容庞大而复杂,各高校的发展阶段与质量管理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因此,需要针对各高校不同的发展情境和质量目标,提出不同的IQA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才能真正地对各高校起到示范和参考作用。IIEP从2014年起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Exploring Good and Innovative Options in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简称“IQA项目”),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在此期间,项目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对入选IQA项目的8所大学在内部质量保障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统一的文本框架总结呈现出来,以确保案例的可比较、可借鉴,以期为各个国家和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大会各项议题,分别展示了各高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经验与案例,突破了以往笼统地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法与途径的局限,代之以在特定的组织情境和质量管理发展阶段下,展示各项措施和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引导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研究向关注IQA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发展。

6、注重内部质量保障手段的反馈环节。随着完整、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质量保障的反馈环节也更加受到重视,而这恰恰是原先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常常被弱化或忽视的环节。开展质量保障活动的目的是保障并提高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有高效的反馈机制。有专家提出,IQA系统应对高校的学术标准、学生学习情况和质量、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教育条件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预期,这样,高校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进而生成相应的行动计划。有专家建议,高校内部保障制度的改进,应接受来自外部的改进意见,构建起多元化的外部反馈渠道,形成良好的内外部沟通与对话机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停留在评估形式上。

7、重视高校内部的“质量文化”建设。尽管质量管理和保障的技术手段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质量改进问题。从长远来看,只有“基于高校全体师生员工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建立深入人心的“质量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改进和提高质量的长效机制。正是由于意识到技术手段的局限,“质量文化”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日益成为内部质量保障研究的核心。本次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不仅讨论了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培育和建设高校内部质量文化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UNESCO项目专家汪利兵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内部质量体系来保障,也同样需要外部质量评估来推动,对教育机构而言,质量文化的建设要与高校的内涵发展达成共识,协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部门主管Peter Wells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进一步强调,“今天的大学里盛行研究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词,但无论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定义‘文化’一词,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质量文化。”邬大光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大学更多关注管理制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质量文化。而在文化的形成时期,我们需要以制度建设推动文化的形成。对于如何培育和发展质量文化,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增强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②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③重视内部沟通并赋予教职工权力;④对质量管理的关键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管理的科学性;⑤吸纳各方面人员(教师、学生、家长、雇主等等)的共同参与;⑥重视自评、评估后及时跟踪研究和改进工作;⑦质量政策、制度、文件须得到师生广泛认可和支持,等等。
作者简介:秦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191;防灾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河北三河 065201
本文编辑:慕编组成员(小端午)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关注 慕客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