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你慢慢的走,慢慢的成长

 

我愿意看着这样一个小人儿,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去感受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愿意看着这样一个1岁的小朋友,慢慢的从走路开始,一步一步迈向属于她的世界。。。...


宝宝,你慢慢的走,慢慢的成长

文/张聪

小咪最近开始“学”走路了。这样的学,其实更像是她自己对世界的一种探索。每天,我陪她玩的时候,她都会在我的身上蹭蹭,然后尝试着离开我的怀抱,双手打开,做平衡状。我看着她,轻轻的拍手,鼓励的说,1、2、3、4...她慢慢的,也会自己拍手笑起来。然后扑通,摔倒到爬爬垫上。接着她会继续站起来,重复刚才在我身上蹭蹭,离开我的怀抱,双手打开,平衡,拍手,摔倒这样的动作。本以为,小家伙儿会在尝试了几次之后会放弃。但没想到的是,一次次摔倒,她一次次的站起来,一次次的学习平衡,在每次站稳之后,都会冲我甜甜的笑起来。就是在那么一刻,似乎,我的心,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

放弃,为什么我会想到放弃这个词。这个词更像是成人世界里特有的词。在小家伙探索的过程中,虽然她一直在摔倒,但小咪感受到的似乎并不是一个我们称之为挫折的体验,而是无尽的乐趣,只要我不去打断,她似乎永远在玩耍的过程中,充满着能量。我们成人世界里,想要拥有的最宝贵的坚韧,在这个只有一岁的宝宝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有时候,我在想,这样的坚韧,到底可以一直到什么时候呢?小孩儿就像是一个全息的投影仪,将人类与生俱来的优势,纯天然的创造力和坚韧,被发挥出来。看着小咪不停地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我竟然有些嫉妒这个小家伙。我们的世界里,有太多的限制,回想一下,这样一些限制,也恰好是在,我们幼年时候,所被附加在身上的一些东西。

我们总在说,小孩子的成长,既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简单是因为,小孩子,只要在你没有去干预的情况下,按照大自然的设计去成长,总不会太差,甚至会发展的还不错。艰难是因为,虽然这么说很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父母的不干预,是需要父母不断的觉察自己想要去做打断这个动作,并去终止打断这个动作的过程。我们往往注重的是结果,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别的小孩儿有专注力,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别的小孩儿会吃,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别的小孩子会玩儿,又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的作息时间没有别的小孩儿规律。大人们会在这种种的对比中,感觉到,自己是倒霉催着生了一个熊孩子,但是,在熊孩子的身上往往又承担着很多,本不属于他们应该去承担的东西。

很多时候,当小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家长们会做很多为孩子好的事情。到了饭点了,所以要吃饭了,作为父母,怎么可以让宝宝饿肚子,所以,叫正在专注玩玩具的孩子吃饭,这是必须的。宝宝玩一个玩具,用很奇怪的方式,不按套路出牌的玩,家长把宝宝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玩法,读取为孩子太小,还不会玩这个玩具,所以,作为养育着,那必须有义务去按照玩具的正确打开方式,教会孩子玩这个玩具。这是成人世界的观点,放在小孩子的身上,小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呢?

一个宝宝在专注的玩耍,这个时候,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研究我们看上去没啥可研究不太重要的东西。但那时那刻,这个幻想世界在孩子这里,就是完整呈现的,如果谈到整合的话,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待在被自己整合的世界里,享受着这样一种完整感。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因为一顿饭,去中断了孩子的想象。传达给孩子的体验是,自己被强行的拉出了这样一个自己的完整世界里,不得不出来。久而久之,当孩子已经习惯这样被打断的时候,不专注就成为了他感觉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他的幻想世界已经不再完整。那么即使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已然没有了养育着的要吃饭了,要喝水了的要求,但是在这个孩子的内心里已经有一个声音,在自己专注的时候,蹦出来跟自己说,你要停一下,当这个孩子觉察到这个声音在作怪的时候,这个已经成年的孩子,就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个要让自己被打断的声音本身上,去耗能,自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学习也就成为了次要的事情,就好像,曾经,玩耍这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在养育着眼中没有一顿饭重要一样。工作学习也同样没有去对抗打断这个声音重要了。

这么一说,养育者似乎仅仅是一个出于关心的行为,却成了孩子无法专注的罪魁祸首一样,但养育者在看着孩子专注的玩的时候,体验同样是很矛盾的。就像,现在的我有时候嫉妒小咪一样,我时常在想,小孩的世界,单纯的让人真的是想要去拥有,但我们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来自现实层面的,来自自己内在模式重复的,都让我们没办法真的像小孩子那样,想去做一件事情,就去做了。小咪,想要去学习平衡,学习站。在她那里,这就是玩耍,没有所谓的挫折体验,也没有所谓的她是在坚韧的不停地练习,我们去给到她的定义,坚韧也好,挫折也罢,似乎更像是,我们所赋予的我们需要她坚韧,或者我们认为的她处在挫折体验里面。对于她的世界,摔倒,爬起,回到妈妈怀抱,再来一次,这些都是在玩耍,控制着自己的小腿小脚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回到妈妈怀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小咪的世界里,我去站起来,然后看着妈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是一件更好玩的事情,因为我是可以去遥控妈妈表情的。

所以,当大人在小孩儿去如此专注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在的焦虑被激起来,之所以说,一个大人,会去打断自己孩子的专注力,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是不想让孩子能够去专注,而是,他们的过去,也曾经被如此的打断过,这样的打断,当看到自己孩子专注的时候,大人的感受是,我没有拥有过,所以,我没办法去做到不打断你,因为我自己一直是被打断的,并不是不想,而是不会。

一个父母,往往会把自己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到儿女,但不想和不会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不想是自己有这个东西不愿意给,而不会则是,自己想要拥有这个品质,但无奈,自己却没有这个资源可以调用给自己的孩子。而后者,让人更加的感觉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因为,家族代际传承给自己的传家宝,不论这个传家宝是好或者是坏,自己都不可能因为自己宝宝的出现,马上就改变。但可以看到的希望是,我们有这么一个东西叫做感受,我们有另一样东西叫做觉察。当为人父母者,不再去抱怨孩子你为什么上课不好好听讲,你为什么不好好工作,你为什么不能做事有头有尾的时候。回归到自己,看到孩子在曾经,经历过跟自己一样被打断的经历的时候,即使自己不曾拥有给到孩子完整感的资源,而这样一种回归到自我的觉察本身,也就是能够给到孩子现有的最好的资源了。

小咪现在1岁了,是一个正在学习走路的小宝宝,对小咪来讲,走路在她或许更像是玩耍,因为她现在并不懂什么叫做学习,现在玩耍等于学习。在未来,小咪还会慢慢习得很多很多的东西,小咪会慢慢的学会说话,会慢慢的学会奔跑,会慢慢的学会更好的控制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在小咪成长的过程中,我愿意看着这样一个小人儿,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去感受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愿意看着这样一个1岁的小朋友,慢慢的从走路开始,一步一步迈向属于她的世界。。。








    关注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