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讲堂】新员工采编专题培训系列第一期——领会国传精神,学习采访“干货”

 

点击上方关注CDLearning吧!...

点击上方关注CDLearning吧!
导语


近期,人力资源部培训处面向新员工组织了多场社内培训,来自社内外的业界人士和专业大咖进行了专题授课,令各位参训的小伙伴受益匪浅。学妹将陆续整理部分讲座“干货”,于本期开始推出相关采编专题培训系列,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一期内容中,学妹将带领大家学习如何更好地顺应国际传播趋势,锤炼采访专业技能!快来和学妹一起学习吧!
1
找准定位:顺应国际传播要求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了解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中国各方面信息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传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怎样把中国发生的事情传播出去,跟国际社会有一个很好的交流,是国际传播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很大挑战。

我们也许都注意过一种在国际传播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很多中国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国际舆论中却并不能被很好地接受。因此,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跨文化的因素,对于题材的取舍很多时候都是值得深思的。

要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在传播目标与国外受众需求之间走好“钢丝”,一方面要考虑到传播的需要,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国际受众到底有怎样的需求,尽量在传播目的与传播效果之间找到平衡。

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还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只有如此,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做的事。
2
专业干货:新闻素材的选择与处理

牢记“四项要求”: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着眼全局;注重细节描写;报道要平衡。

拒绝“五大陋习”:习惯并依赖于电话采访,仅靠“百度”和电话完成稿件;习惯约领导“谈”,对基层的情况了解有所欠缺;习惯找材料“编”;习惯在会议上“转”,在发言稿中勾画寻找新闻;习惯蜻蜓点水,一知半解就便匆忙落笔。

慧眼匠心: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识别素材的真伪。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假新闻能引起巨大的传播,说明它们符合公众心理及大部分人的想象。然而,即使看起来可能性非常大的新闻,在没有证实真实性的情况下,也不能以绝对肯定的口吻擅自使用。“Getting it right matters more than getting it fast.”

放弃“炒冷饭”:如果其他同行已经在写的、已经发表的内容和自己要写的内容有极大程度的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再写的文章就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学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弄清楚自己能提供多少“增值信息”。新闻记者在写某个题目时,可能已经有很多前人写过相关主题,如果前人写过的信息已经确认无疑,那么再去写重复的内容是没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在别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角度和新的信息。

量体裁衣:准确判断素材的容量。在做采访的时候,事先掂量大概需要多少素材,并在“够”的基础上打出一个富余量。同时,准备素材还要综合时间和成本的考量。素材太过丰富,最终成文的方向也会增加,可能会加大选择的难度,造成困扰。
3
实操技巧:采访的学问

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每一个被访人。不管采访对象是名人、官员、明星还是普通百姓,都要尊重对方。“平视”是最好的采访态度。即使对方是自己喜欢的明星等偶像,也不要把自己放在粉丝的位置。

联系对方要讲究方式:采访别人的时候,拿到对方的电话或邮箱地址,最好先发简短的短信或邮件来表明自己采访的意愿。对被访人的要求不要过分,三句话的quote不要聊上三个小时,也不要把自己应该完成的案头工作推到被访人身上,让对方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用很礼貌的口吻来问tough questions:有些重点问题是不能绕开的,这种时候要讲究问问题的方式和技巧。准备功课越充分,通常问题的质量也会越高。

采访名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名人给新闻记者提供的access比较有限,通常会限制采访的时间,也有可能打官腔甚至说假话。就算对方说的某句话是对的,很可能前面加了很多限定词,要学会判断。普通人一旦同意采访,对时间通常没有要求,但很容易提供不了太多有用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用尽量礼貌的方式缩减时间,尽快结束采访。

争做全媒体记者:采访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录音的同时可以做笔记,因为录音在很多时候没有时间去重新过一遍,笔记可以把重点记下来。根据采访对象及题目的不同,判断适合将采访内容做成音频还是视频。同时,还要学习掌握视频剪辑等多媒体技术,积极参加多媒体部门的相关培训。
读过本文,你都有哪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学妹哦!

本期编辑:王黔豫、刘昭月(实习)

责任编辑:霍永哲、陈晓蓉


    关注 CDLearn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