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奶奶  (王曙摄影散文之372)

 


王曙摄影散文之372

乡下的奶奶 

      最平凡的人往往是最伟大的,因为他们创造了伟大;

最简单的人生本是最辉煌的。因为他们充实了简单;

最淡泊的生活无疑最饱满的,因为他们无需赞美诗;

最平常的活着经常最愉悦的,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爱。

妻子家的奶奶,并不是亲奶奶,我岳父因当年家境贫困,从小过继给这位守寡了一辈子的农村妇女。但是她老人家在儿孙们的心里比血缘亲还要亲。一种无可替代的情感在下一代的思绪中燃烧着,翻腾着。经常听到妻子说起奶奶的为人,品行和智慧,讲起奶奶所拥有的那些经典处世哲学和对待生活的独特见解。

由于当年岳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在纺织厂讨生活,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们,六位兄弟姐妹有五位轮流送到乡下由奶奶带大。在乡下那座常年失修的老家中,他们度过在奶奶呵护下成长的童年。那座四面透风的木结构的老屋,是英年早逝的爷爷留下的唯一财产,当然,也为后代留下一位和蔼可亲,慈祥善良,朴实智慧的奶奶。

第一次见到奶奶时是我与妻子结婚那年,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身皂青,朴实的对襟衣挂,干净而利落,一条缠绕在额头黑色头带包裹着满头的银发,一个不大的发髻悬挂在后脑勺上,一看就是一位传统的过来人。最惹人注目和心酸的是奶奶那由于常年的辛劳而累驼了的背,几乎弯成70度的角度,脊椎的痼疾让奶奶抬头看人都有些困难。后来我们将奶奶从乡下接到城里,打算让她享享清福,可没住几天老人家就央求送她回老家去,说是住在城里不习惯,不接地气。舍不得乡下木屋的那种滋润是气息,更放心不下那几垄的菜地和一群小鸡。

奶奶不识字,她和孩子们的生活费用是靠岳父母做工所得提供,她总将微薄的生活费省吃俭用地积攒起来,作为几个孙儿孙女在村小读书的学费。奶奶没有文化,可有着满肚子的故事和为人之道。从妻子那里听到许许多多关于奶奶的教诲。

奶奶说:“做人要记恩,向别人借一升就应该还一斗,借牛就应该还马”;

奶奶说:“床不光是给你睡的,而是让你躺在上面想的”;

奶奶说:“省吃省用不求人”;

奶奶说:“屋是量人的斗,夫妻是渡客的船”;

奶奶从来不杀生,走在路上如果见到毒蛇就会驻足不动,念念有词地说“人有人的路,蛇有蛇的道,畜生靠靠边,让我走过先”。那蛇果然掉头游走;

奶奶还说:“娘饭香,夫饭甜,自己的饭吃百年”。

等等等等,许许多多饱含生活经验的经典语言,很难相信就出自一位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之口。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教诲做人的真理,细细咂摸起来真有道理。

我岳父大人,就是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从小就在奶奶的熏陶下履行着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以心换心的德行,他对待奶奶你真是无可挑剔地孝顺。几乎一有空闲都会从城里步行几十里路去看望母亲,而奶奶每到这个时候总会在门口眺望等待,那种心灵感应的默契,在村里人都知道。岳父每到要回城前,总是将水缸里的水挑的满满的,准备好一段时间的食品,洗净所有的衣物才离开。

奶奶说过:“邻居处好,顺风顺水顺运道”。她与乡邻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好的程度,拿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楷模。谁家临时有事脱不开身就会将孩子交给奶奶带,哪家生孩子了,再穷她也会抓几个自家母鸡下的蛋去看看;哪家孩子结婚办喜事,她一定凑上几个钱前去祝贺。从来不和街坊邻居拌嘴,赢得全村老少一致好评。

87岁那年,奶奶无疾而终,走的那天,除了亲人外,满屋子,中堂间都集满了乡亲们,有的就坐在床边一致守候地老人家咽下最后的一口气,那场景十分感人。

妻子的五个兄弟姐妹在奶奶膝下渐渐长大,相继回到城里继续学习与工作。每走一个奶奶总是恋恋不舍地指着房梁上的燕子窝说:“你们哪,就像这窝里的小燕子,长大了,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当孩子们都离开她时,那老屋里的生活依然平平淡淡,有规律地运作着。

可能在她的一生中打击最大的事就是那年岳父因工伤仙逝,坚强的奶奶听到消息后在人们背后哭了多久,流了多少泪,不得而知。我看见当岳父的灵柩还乡路过老屋面前时,奶奶伫立在路旁(乡亲们说她已经在这里站立很久就),望着灵柩和送灵的队伍,她没有嚎啕大哭,但满脸深深的皱纹是凝固的,柱着拐杖的双手是颤抖的,挂着泪痕的嘴角抖动着,一直念叨着什么。

后来我几次到乡下看望奶奶,她特意为我准备了用柚子叶做垫的糯米团子,幽香而糯劲好吃极了。奶奶几乎没有财产,简单的木橱中摆放在叠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换季的衣物。最显眼的就是那悬挂在灶头上方横梁上的那口寿材,常年被烟火熏烤得油汪汪黑黢黢的了。奶奶说这是为了防虫防腐,这是奶奶一辈子最最贵重和珍惜的财物。

遵循奶奶的遗愿,去世后安葬在岳父坟墓的旁边,岳父又可以陪伴在她的身旁了。每年清明去上坟时,后辈们面朝着北方祭奠着,回忆着两位老人的往事,总有泪水滴落在绿树成荫绿草茵茵的坟头。这里没有墓志铭,却留下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身后连一张年轻时代照片都没有留下,却将人生的美德传授给几代后辈,这就是中国的基石;

一位平平凡凡的老者,一生中就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却把生命中最美最闪烁的行为传给儿孙,这就是国家的细胞;

一位语不惊人的凡人,但了解她的一生所作所为的人们却牢记她那最朴素最经典的话语,那么哲理,那么让人深省,这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与精华。

当那些朴质而纯真的生活理念,一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这个民族便永葆青春。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也很长,叱咤风云的固然是英雄,但让人扼腕长叹的往往是那些平凡;留给儿孙财富的固然是善举,但让人在心中树为楷模的,激励人见贤思齐的德行,平淡而充实的一辈子的坚持才是最丰厚的遗产;豪言壮语固然惊天地泣鬼神,但那些来自带着泥土芬芳的片言只语,往往是生命中最佳的钙片,心灵的安抚剂,传递温暖的爱。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默默传承着一种澹澹流淌着的美德,是民族魂。

2016/3/10



沙滩为何如此纯净,那是海浪一次次冲刷和抚爱的产物。



海疆为何如此辽阔,那是它容得下暴风骤雨的结果。



大树为何如此挺拔,那是它将根系深深地紧紧地抓住土地。



鲜花为何如此吸引蜜蜂,那是它在奉献绚丽的同时奉献了无私的甜蜜。


    关注 王曙摄影散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