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武·一碗红元宵

 

唐德武,安徽肥西人,中学教师,合肥市作协会员,有散文、诗歌作品一百多篇(首)散见于各地报刊,多次获省市县级文学征文奖。...





作者简介

唐德武,安徽肥西人,中学教师,合肥市作协会员,有散文、诗歌作品一百多篇(首)散见于各地报刊,多次获省市县级文学征文奖。
一碗红元宵




每次吃元宵,我就想起了那碗红元宵,想起了贫寒岁月里的那种温润、浓厚的人间真情。

记得那是一年春末,住在二十多里外的二姨娘因事来我家,母亲留她住了一晚。午饭总算过去了,晚饭拿什么款待姨娘呢?家里实在做不出像样的饭食了,出去借点什么吧,青黄不接之际家家还不都一样!母亲为此犯愁。着急中,母亲突然想起元宵节后好像还剩一点元宵面,记不清放哪里了。母亲背着姨娘开始翻箱倒柜,还别说终于在厨房的站柜里找到了,虽少得可怜她还是欣喜万分。母亲开始张罗晚饭——大锅里熬菜糊糊给家人吃,在小锅里为姨娘做“下元宵”,我在灶下帮母亲烧火。

令母亲想不到的是,煮熟的元宵竟变了模样——成了黄红色的了,像生鸡蛋黄,这是咋回事?看着颜色怪怪的元宵,母亲犯难了,又急又慌:不端出去吧,再也做不出更好的晚饭了,端上去吧,又怕姨娘笑话甚至生气。

正在一筹莫展时,姨娘进到厨房来了。她看看锅台上的饭碗,又望望母亲红红的眼圈,似乎明白了什么,笑着说:“他三姨娘,是不是开饭了呀?”母亲愣住了,此刻她已无计可施,只好把那碗红元宵端上了桌子,说我们还有点事,叫姨娘先吃。

但姨娘好像觉察了什么,母亲催促几次她都没动筷子,又跑到厨房里,揭开里边的小锅看看,又揭开外边的大锅瞅瞅,之后说什么也不吃元宵了,嚷着想喝菜糊。一个坚决不吃元宵,一个坚持要她吃,母亲和姨娘俩人拉拉扯扯的,谁也说服不了谁。姨娘急眼了,数落母亲不该为难她,说要吃也不能叫她一个人吃,那像什么呢?而母亲的理由是,你来在我家,客人当然要另眼看待啦。最后,母亲变了个法子,从大碗里拨了一小半到另一只碗里,说,我陪你吃!

母亲的变通没起作用,两碗元宵放桌上谁也不肯动一个。姨娘又拿了一只碗,把元宵匀成三份,叫最小的我和三哥、四哥吃。小时候的我很贪吃,面对好吃的常暗暗咽口水,这时听到长辈们的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埋头吃开了。我正在狼吞虎咽,三哥、四哥端着碗来到我面前,把他们的元宵往我碗里倒。我们仨挨肩,他俩比我大不了几岁,我虽然贪吃可也不是一点事不懂,怎能吃他们的那份呢?可还没来得及推让,元宵已倒进了我的碗里……

雪白的元宵为什么变成红色了呢?一段时间成为一个谜。印象中后来家里吃元宵时又遇到过一两回,不过都不再介意了。红元宵吃起来只是稀软一些,而糯香的口感并没觉得有多少改变。大家揣测原因,可能是元宵面保管不善或时间过长受了潮,略微有点变质而已。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头一年中秋磨出的糯米面,晒干后可能要留到次年,甚至时间更久,只有逢年过节或亲戚朋友到家时,为了有个像样招待才拿出来,平常是不会动的。

一顿晚饭就这样结束了。母亲费尽周折做的元宵,最后全进了我的肚子,这是我几十年来记忆最深的一顿饭,每想起来百味杂陈,总有一种感动一直淙淙流淌在心间……
想读更多美文?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
微信ID:dfsw123456
东方散文

推介名家

不薄新人

敬请关注
友情链接  兄弟平台
东方文苑

尊重名家,不薄新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东方散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