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民国“最美乡村教师”诞生记

 

想看《夏洛》2的请三思,这是一部非典型的麻花喜剧。...

评分:8分

票值:22.9元

推荐受众:知识分子/文青/教育工作者

分级:PG-13(粗口/性暗示)

28日上映的《驴得水》是继《夏洛特烦恼》大卖后,“开心麻花”推出的第二部由热门话剧改编的电影。由于话剧剧本出自他手——一个以中产阶级尤其是知识分子为目标受众的民营话剧团队——“至乐汇”,因此,这其实是一部非典型的麻花喜剧。

 

严格来说,这都不是一部以制造廉价笑料为卖点的小市民轻喜剧,而是一部“蒋公的面子”式的严肃的政治讽喻剧。通过讲述民国“最美乡村教师”炮制出炉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诙谐荒诞的故事,嘲讽知识分子的软弱、自大和对权力一厢情愿地幻想。

如果说《鬼子来了》以对抗日题材的戏谑和颠覆,揭示了农民阶级的愚昧和亟待启蒙;那么,《驴得水》则以对支教题材的戏仿和解构,质疑了这种姜文式的启蒙救国的精英主义思想。
 
故事里的校长形象生动地表明:由于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自身的结构性缺陷,原本自下而上轰轰烈烈的国民性改造运动,最后演变成为一场自反式的闹剧。当他一再向不合理的现象妥协退让,用道德的泯灭换取学校的保存的时候,他俨然走向了自我的反面,化身鼓吹“目的使手段正当”的马基雅维利的信徒。在看其它三个老师——稳重的躁了,硬气的跪了,单纯的疯了——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也象征着这是被寄望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们的集体悲剧。

而小铜匠这一人物形象的戏剧化反转,正是在实用主义盛行的教育环境中结出的畸果。不禁让人联想到广大穷苦出身的子弟进城念大学最终蜕变为钱理群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社会现实。小铜匠的出场,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看似荒唐实则严肃的问题——教育,到底是教人变好,还是变坏?换句话说,一个粗鄙的文盲变得会说流利的英语、懂得茶艺和床戏的不同姿势,是否就能证明教育的成功?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以小铜匠的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最后沦为小铜匠玩弄和发泄的对象。知识分子的自负和软弱暴露无遗。当然,这个看似荒诞的反转背后闪现的是暴力和金钱拱卫下的权力的影子。影片尾声,唯一的女教师用捡来的军阀的配枪自杀代表了理想被权力碾压后的血迹和控诉。尽管如此,悲凉地无法喘息之余,美丽的乡间平野以及滚落其间色彩缤纷的跳跳球,仍然留给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每一位观众反思的空间和些许的希望。
平心而论,这部情绪饱满、锋芒毕露的影片并非完美之作。譬如戏剧感、舞台化表演等“非电影化”的痕迹,以及叙事风格前后略显不统一等等,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瑕不掩瑜,《驴得水》的问世让“开心麻花”的电影摆脱了《夏洛特烦恼》的低级趣味,实现了从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大男子主义的厌女症,到犀利的现实主义笔触和悲悯的人文关怀的蜕变。

至于预告片和正片前半部分刻意凸显“下三路”笑料的存在感,正如《让子弹飞》式的时间设定和影片末尾打出的最后那行字幕一样,不过是掩人耳目、降低敏感的过关伎俩罢了。没有这些防火墙的存在,恐怕我们看到的是又一个《黑处有什么》式的阉割故事,因为“一切知识分子都是纸老虎”,关键时刻都“不行”。@段公子

欢迎关注晓南湖影评
在这里读懂中国银幕


    关注 晓南湖影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