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彩思问】“一个人的编辑部”:办一份正式发行的报纸需要多少人?

 

导读:近年来,传统报纸行业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挑战,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试水全媒体战略。传统报业向全媒体拓展转...

导读:
近年来,传统报纸行业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挑战,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试水全媒体战略。传统报业向全媒体拓展转型已成大势所趋,理所当然地要求记者们成为“多面手”。

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外学者和媒体从业者们都在探讨“全能记者”的问题。“全能记者”需要面临哪些挑战?“全能记者”又真的代表着媒体业的春天吗?全能记者的“专业”与“全能”哪个更重要?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办一份正式发行的报纸需要多少人?



《史凯威新闻》给出了答案:1人足矣。

最近,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边陲小镇史凯威的一家地方报纸引发关注,其运营者苏珊·阿西娅分饰记者、编辑、设计、排版、发行等多角,凭一己之力出版包含16个版面的双周刊,还兼顾报纸网站、推特、脸书等多媒体平台的数据更新与维护。

一所灰色的上面挂着《史凯威新闻》(Skagway News)标识的小房子,就是苏珊·阿西娅“一个人的编辑部”。

这家令人惊讶的仅靠一个全能记者来支撑的新闻机构,每天向读者提供有关地方市政厅消息、选举新闻和学校招生信息等颇具美国地方性报纸特点的新闻模块。虽然它以发行地方新闻为主,但发行范围涉及全美的48个州,总发行量最多能达到1000份左右。鉴于该小镇的常驻人口只有数千人,这个全国发行数据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


媒体融合时代召唤“全能记者”



“新”,可谓新闻业的基因。

有人说,在报纸时代,“昨日”发生的就是新闻,而在网络时代,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同步报道才叫新闻。

大众化报业曾宣告现代传播的诞生,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变迁,现在也正体味着这个行业自身的兴衰荣辱。在传统报业遭受新媒体加速冲击的背景下,“一个人的编辑部”彰显的信念与坚守,令人感佩。同时,这也像某种隐喻,预示着在媒体融合时代,社会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全能记者”“超级记者”。

《史凯威新闻》只是美国地方报业萎缩的一个缩影。8月30日,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JR)发表了研究人员戴维·乌贝蒂(David Uberti)的文章《我们需要一个记者完成采写、编辑、排版和投递报纸全过程》(Wanted: One journalist to write, edit, layout, and deliver a newspaper)。在文章中,乌贝蒂描述了美国地方性报纸大面积萎缩的现实。

在他看来,因受新媒体的冲击,许多地方性报纸已难以为继,“一个人的编辑部”将越来越多。大批记者辞职或转行,像阿西娅这种仍然坚守的,多是对传统纸媒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


“全能记者”支撑“一个人的编辑部”



自从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新闻传播业态不断改变,公众媒介素养日益提升,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观念、态度和期待,也大为不同。凡此种种,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赛场边就已出现“背囊记者”。这些记者的背包里,装备了录音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他们不再被细分为文字、摄影或出镜记者,而是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工作任务。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普勒斯顿·门登霍尔,便是一位标准的“全能记者”。他曾历时半个月穿越阿富汗,发回大量的文字稿件、静态照片、录音录像。

而供职于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女记者杰姬·巴伦,则堪称一位“超级记者”。她在采访联邦案件时,标准工作流程常常如此:清晨,为网站撰写介绍案件情况的专栏文章;上午,通过电话连线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编制一档晚间电视节目;晚上,再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


“全能记者”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全媒体记者必须会使用服务于全媒体采访的所有媒介工具。利用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现场完成文字稿,利用录音笔采集需要的音频。摄影报道要求抓取瞬间,展示事件的冲突性和现场感,视频报道则画面先行。而且用照相机拍摄出好的新闻照片,用摄像机拍摄出好的视频新闻则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思索的过程。

其次,要转变思维方式。全媒体报道由于发布渠道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要适合发布媒介的特点。文字报道要求掌握翔实材料基础上的客观公正和深度,适合展示逻辑性强的复杂内容;视频报道的叙事要求直接生动故事化口语化;而摄影报道更是有其独特的拍摄规则和要求。

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又要求全媒体记者为网络提供的报道要快速、及时、海量、多媒体;提供给报纸的报道要精确、准确、有深度;提供给手机的报道要体现出移动性、个性化、简洁性。但仅仅了解这些报道的各自特点仍与思维的建立相去甚远,需要更多地从实践中去体会。

最后,要过体能关。全媒体记者外出采访随身携带配发装备的负担,也非体质较弱者所能承受得了的。在复杂的新闻现场利用 多种新闻工具采访,记者要能应付得了、忙得转;采访结束后,还要写稿、处理图片、剪辑音视频,通过各种渠道,发送到集团内各应用媒介,满足全媒体发布需求, 也需要良好的体力支撑。


“专业”比“全能”更重要?



“全能型”“多面手”等标签,反映着媒体融合的趋势,也意味着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专业技能界限都在被突破。因此,如何让新闻工作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兼容性,更好适应融合时代的需要,成为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事实上,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早在2005年春,就已开始招收“融合新闻”的本科生、研究生。时代告诉准备投身该行业的人们,只有成为采编、播音、主持、制作等多方面的行家里手,既熟谙新闻传播规律又具备全媒体传播能力,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中游刃有余。

但乌贝蒂认为,“全能记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新闻从业者水平的提升,更多地是因为传统报纸的萎缩和新媒体的扩张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媒体从业者面临着一个困境——“多面手”才有利于职场竞争。全能记者似乎已逐渐成为新闻机构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乌贝蒂表示,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在他看来,对全能记者的旺盛需求并不代表记者新闻专业性应该降低,有可能意味着行业门槛的降低。

沃德认为,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新媒体严重挤压,如果不能做好深度报道,将很难产生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而当一家传统媒体不能从根本上尊重文字工作者、摄影师等传统新闻从业者时,它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全能记者最准确的概念应该是“一专多能”,“专业”的重要性应排在“全能”之前。新媒体对记者素养要求的降低,很可能导致新媒体寒冬期的来临。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研究人员比尔·沃德(Bill Ward)表示,记者最关键的职业素养是文字功底,这并不是新潮的新媒体装备和花哨的应用技巧能替代的。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变得“全能”之时,真正专业素养过硬,文字功底好,摄影能力强,能够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拍摄出极具感染力的作品的记者,却是少之又少。


报纸的坚守:新闻工作不能仅凭金钱衡量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曾提出“报纸消亡论”,并预测“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尽管报纸最终会否消失尚存争论,但报业的萎缩的确在全球范围内真实上演。即便在读报习惯稳固的日本,两大巨头《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也很难再重温千万级别的发行量。

然而,观察今年4月第100届普利策奖公布的获奖名单,报纸仍然包揽了其中大部分奖项。尽管身处动荡与变革之中,但在“收入性价比”之外,新闻工作依然葆有那些不能仅凭金钱去衡量的价值,那就是用自己的工作去记录和推动时代的进步。而这也正是“一个人的编辑部”之所以赢得掌声的根源。

而阿西娅也表示,她并不认为传统报纸会消失,《史凯威新闻》便是个例子。这些年来,报纸的征订量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大幅下滑。在阿西娅看来,传统报纸有其固定的读者,她很开心每天能看到人们坐在咖啡馆里,悠闲地翻看着由她一个人精心打造的新闻故事。
本期编辑:杨佳俊


    关注 锦彩文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