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专栏】路上的味道

 

笛子的绝活,是用文字让你口水直流~...



成温邛高速路通车前,从我所在的小城到成都,要走318国道,我们本地人叫“成大路”。

成大路上有很多美食,是我喜欢的味道。

有的已经成为历史,比如盛行于90年代的酸菜鱼。酸菜鱼是比重庆火锅更早让我感受到数百公里外那座山城江湖气息的一道大菜——盛菜的不是一只碗,而是一个搪瓷脸盆!小小的我看到堂倌从油烟极重的后厨端出那只满当当的盆子时,只有一个感受:霸道!那时候的酸菜鱼多用的是草鱼,切薄片,配合泡青菜、野山椒、姜蒜,鱼肉鲜嫩、酸爽可口。但是,我好像总是抓不住重点,我最爱的,不是鱼片也不是酸菜,而是汤里的香菇和吃完鱼之后用酸汤煮的粉丝。小小的我很享受那种在大大的盆子里透过厚厚的酸菜中用筷子笨拙的寻找一片片香菇的感觉,每一片被打捞到的香菇,都是我辛劳的收获。后来我到重庆读书,也吃过地道的酸菜鱼,虽然美味依旧,但是不再用脸盆做餐具。我挑起鱼片和青菜的时候,还是想念家乡成大路边那家早已不开的酸菜鱼店里那个霸气的脸盆。
有的店还开着,但是已经不在老地方,比如魏盐煎。魏盐煎是一家中餐馆,原先开在成大路边,盐煎肉之类的经典川菜做的极有烟火味,但我最爱的,是他家的香菇豆腐。
香菇豆腐是一道汤菜,荤腥儿是切的薄薄的猪心和猪肺,野山椒切
段,调和了心肺的腥味儿。香菇切片,豆腐切块,收敛了野山椒的辛辣,实在是佐餐下饭的佳肴。人的口味大约是童年就定了型,所以即使很多年后我尝到了粤菜里那道颇为有名的猪肺汤,我还是在心底默默怀念那碗家乡的香菇豆腐。
还有的美味今天依然可以尝到,比如至今还在美食江湖上享有名头的查渣面,是很多在这条路上奔波的旅人会选择的早餐。

小时候,如果我们能跟爸爸的朋友Y叔叔的货车到成都,那么早饭一定是在半路上吃查渣面。查渣面用的面条我们本地人叫水叶子面,臊子是炒过的,佐以姜末、盐等调料提味,又细又脆又香。棒子骨炖好的面汤撒上红油海椒,藏两片青菜叶子在碗底,无论寒暑,都是路上打尖的美味。配合这碗面条的,可以是一碗雪白的炖猪蹄,也可以是一盘红油凉拌鸡片,还可以是一碟免费泡菜。



虽然选择丰富,但是我最喜欢的,始终是那碟丰俭自取的泡菜---有时候是泡萝卜,有时候是泡白菜。我喜欢坐离泡菜坛子很近的桌子,观察来往捻泡菜的四邻,隐隐约约觉得可以在大家取泡菜的态度上看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有些是爱吃泡菜但是不贪心,宁可多走两次也不贪多浪费的路人甲;有些是明明只吃一点点但是一样会挑上满满一叠的路人乙;当然也有吃多少拿多少的路人丙……我总是好奇,红油海椒和白糖怎么可以那样奇妙的在泡菜上作用出咸中微酸,过后回甜的口感。那一口口清脆爽口,消除旅人一路的困乏,也是最普通又最经典的四川风味。

若干年后《舌尖上的中国Ⅱ》里的某一集讲到四川泡菜,纪录片旁白对泡菜的评述让我顿生知己之感,勾起我对小时候在查渣面店里吃过的泡菜的念想。在如流水的时光里,我发现四川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如泡菜般有点甜,有点酸,有点脆,有点辣的滋味,似乎,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相。


    关注 不正常动物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