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一条河——芝加哥人滨河生活的百年等待

 

可以说密歇根湖+芝加哥河成就了芝加哥,而芝加哥城市发展长期重“湖”轻“河”的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改写,芝加哥人的公共生活里,终于有了“河”这一项。...

可以说密歇根湖+芝加哥河成就了芝加哥,而芝加哥城市发展长期重“湖”轻“河”的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改写,芝加哥人的公共生活里,终于有了“河”这一项。

信息

INFORMATION

项目:芝加哥滨河步道

地点:美国芝加哥

面积:14,164平方米

设计单位:Sasaki Associate、Ross Barney Architects

建成时间:2015年

图片提供:Sasaki Associate

芝加哥(Chicago)因水而起,往前数250年,如今高楼林立的土地只是位于密歇根湖西南端的一片滩涂,一条沼泽性河流从66公里开外蜿蜒而至,与另一条沼泽汇合,尔后自西向东注入密歇根湖,这条河叫做“芝加哥河”,这片由芝加哥河灌溉哺育的城市也因而得名“芝加哥”。

得名于河,但城市的兴起、兴盛却是更多地仰仗于东部的另一片庞大的水域——密西根湖,在海运贸易蓬勃发展的年代,这片连接纽约、大西洋的水域成就了芝加哥从0变成百万级人口城市。

港口城市的兴起基因,注定了密歇根湖在芝加哥人心目中的位置。1909年勃南(Daniel Burnham)为芝加哥制定了“芝加哥规划”,在这个规划中,勃南将重点放在了对密西根湖湖滨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在水运、工业发展被摆在第一要务的年代,勃南超前地预见了芝加哥城市发展的主角——水运,将会被铁路及公路运输替代, 这成为湖滨地区作为永久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基础。芝加哥规划通过对湖滨地区精致的建设规划,将湖滨地区从铁路、仓库、工业手中“夺”回来,作为城市永远的公共空间。100多年过去,勃南规划奠定了芝加哥的城市基础,此后深深影响着芝加哥的城市面貌,其定义的滨水公共生活也影响着芝加哥人的生活。

如果说密歇根湖是芝加哥城市生活的“超级明星”,那么穿城而过的芝加哥河,则在很长时间扮演着绿叶的角色。这一状况持续到将近100年后出现改变,1990年,市政府推出“芝加哥河两岸城市设计大纲”,其中具体规范了芝加哥河两岸的规划与开发措施。

2001年,芝加哥启动芝加哥河左岸主干道——瓦尔克大街改造项目(Wacker Drive Reconstruction),瓦尔克大街分布在芝加哥河南部支流和主河沿岸,一直延伸至最东端的密歇根湖,改建项目耗资3亿美金,历经4年,有力地改善了芝加哥河沿岸的道路交通,同时也促成了芝加哥河两岸一系列公共空间的建设,2005年芝加哥南岸的河滨步道扩建项目正式启动,滨河扩建从从密歇根湖的沿岸开始,自东向西推进跨越9个街区,项目共分为3期:一期于2012年竣工,在这期间,越南老兵纪念广场、城市公园等一系列滨河公共空间陆续加入了芝加哥河沿岸;二期建设时间为2012-2015年;三期预计2016年年底竣工。其中2、3期项目景观规划由Sasaki事务所担纲,为芝加哥河临近密西根湖的六个街区创造全新的公共空间。
芝加哥滨河步道扩建项目总体示意图
芝加哥滨河步道一期
芝加哥滨河步道扩建项目二期

设计团队提出引入步行系统,打造出与芝加哥河亲密接触的线性公园。项目位于街面2米之下的河面上,需要创造出7.6米宽的步道空间,除了技术上的挑战,一系列路桥桥底横亘在项目基地之上,打破了公园的连续性。除了基地的硬件限制,项目还需要面对芝加哥河河水近2米高差的涨落。

相比于横平竖直的设计,设计团队决定以连续多变的线性形态进行空间元素的组织,Sasaki事务所引入了“房间”的概念,利用6个街区天然的阻隔,在路桥与路桥之间,创造了5个形态和功能丰富多变的街道内凹式“房间”。自东向西,分别为码头广场、小河湾、水上剧院、水广场、码头。
芝加哥滨河步道扩建项目二期、三期规划示意图

通过在亲水步道沿途组织不同的空间元素和活动,公园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体验丰富的公共空间,为就餐、亲子、教育、散步、跑步、划船创造物理空间,为芝加哥市民提供了一个与河水亲密接触的平台。

主要的餐饮区域集中在码头广场,室外设置了露天座椅,人们可以同时观赏河流及船只来往;小河湾集中了包括皮划艇、独木舟在内的水上休闲运动,同时亦保留了城市家具,供人休息、互动;水上剧院,以梯形石阶作为连接水岸和街道的主要元素,内部穿插绿树以丰富空间并提供绿荫,人们可以在此临河驻足;水广场以浅喷泉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的戏水空间;码头承载了河流生态教育和市民互动的职责,此区域规划了一系列码头与水上湿地花园,还可以在此垂钓。

为了确保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芝加哥滨水步道的无障碍通道可以直达河边,更为人性化的设计细节比比皆是,步道、座椅的尺度和设置综合考虑了普通大众、轮椅和婴儿车的使用,从进入/离开的便利,到逗留期间的体验悉数纳入考量,步道内座椅和椅背等高度,都综合考虑了身高和视觉落点,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无障碍、零体验差异享受这片水域。
码头广场


码头广场主要的餐椅区域集中在此
小河湾
小河湾集中了诸多水上运动休闲项目
河边设置了城市家具,便于人们在此驻足
水上剧院
从路桥看“水上剧院”区
“水上剧院”区以梯形石阶作为连接水岸和街道的主要元素,内部穿插绿树以丰富空间并提供绿荫
水广场


“水广场”效果图,这里以浅喷泉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的戏水空间
生态码头


“生态码头”区以一系列水上湿地花园承载生态教育和市民互动的职责,还可以在次垂钓



记者:游威玲 夏李金
购买完整杂志请点击阅读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di设计新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