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系列】之十 《舞姬》(上)

 

四幕七场芭蕾舞剧《舞姬》(LaBayadere,又译《印度寺庙的舞女》)改编自印度著名诗剧《莎恭达罗》,并...





四幕七场芭蕾舞剧《舞姬》(La Bayadere,又译《印度寺庙的舞女》)改编自印度著名诗剧《莎恭达罗》,并融合了西方童话故事《泥人卡尔》中的线索,由享有“古典芭蕾之父”和“俄罗斯学派奠基人”美誉的马里于斯·佩蒂帕编导,著名作曲家路德维希·明库斯作曲,于1877年2月4日在圣彼得堡帝国剧院(今马林斯基剧院)由俄罗斯帝国芭蕾舞团(今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首演。

《舞姬》是古典芭蕾舞最辉煌时期俄罗斯古典芭蕾的一部经典作品,它的出现比《天鹅湖》还要早,对世界芭蕾的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许多芭蕾经典作品都是在其基础上变化衍生过来的,堪称世界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



《舞姬》是著名作曲家路德维希·明库斯继舞剧《堂·吉诃德》之后的又一力作,使古典芭蕾迎来了交响芭蕾的时代。《舞姬》也是佩蒂帕创作中期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这部比《天鹅湖》问世还早的作品被芭蕾舞界称为难度最大的芭蕾舞剧,也是考验一个芭蕾舞团实力的剧目。复杂的戏剧性与难度极高的舞蹈技巧尤其考验着编舞者与舞团的艺术实力。《舞姬》中的独舞、群舞设计得非常漂亮。群舞如行云流水,独舞曼妙灵动。其中“幽灵王国”的段落是芭蕾舞坛不可多得的精彩片段。

《舞姬》成功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简练单纯的动作、气势恢弘的音乐、七彩斑斓的服装、变幻莫测的灯光,以及由此创造出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的悲剧、扑朔迷离的幻觉、崇高圣洁的气氛、玲珑剔透的美感,而且有辉煌铺张的舞台景观、令人心醉的异国情调、对刻骨铭心的爱情与灵魂不朽的生命之讴歌、对芭蕾的诗意品质之强调。



在编舞史上,《舞姬》可谓真正开了芭蕾舞剧交响编舞法之先河,比《天鹅湖》早了17年。熟悉《天鹅湖》第二幕“天鹅湖畔”舞蹈的观众,不难在《舞姬》四幕一场《幽灵王国》中的白色大群舞中,看到熟悉的舞姿变奏、队型调度、诗情画意和透明美感。 在《舞姬》中,佩蒂帕充分显示了编排古典芭蕾双人舞、群舞的才能。他的舞蹈既保存了古典芭蕾的高度技术,又有严整、合于逻辑的发展。



1877年2月4日,该剧在圣彼得堡帝国剧院(今马林斯基剧院)由俄罗斯帝国芭蕾舞团(今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首演,编剧S.库德科夫、M.珀蒂帕,作曲A.明库斯,编导佩蒂帕,布景K.伊万诺夫、P.朗班、O.阿莱格里和A.夸普,舞姬妮姬娅(Nikiya)由Y.瓦泽姆饰演,公主甘姆扎蒂(Gamzatti)由M.戈尔申科娃饰演,国王(Dugmanta)由C.约翰松饰演,武士索罗尔(Solor)由L.伊万诺夫饰演,三幕中的男子独舞由P.热德特担任。



【故事梗概】

倾国倾城的舞姬妮姬娅与英勇潇洒的武士索罗尔一见钟情,并深深地堕入爱河不可自拔,但悲剧则在于索罗尔随后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国王的千金甘姆扎蒂订了婚。出于嫉妒之心,甘姆扎蒂送给妮姬娅一篮藏有毒蛇的鲜花,使妮姬娅因遭毒蛇之咬而死于非命。索罗尔梦中来到幽灵王国,与妮姬娅相会,两人情不自禁地缠绵共舞,深情缅怀更默默追忆那朝露般短暂的爱情。在索罗尔与甘姆扎蒂的婚礼上,善定胜恶的奇迹发生了:随着山崩地裂般的巨响,寺庙倒塌了,将两位同床异梦的新婚燕儿,连同他们的不幸婚姻一道埋葬。

《舞姬之死》(《舞姬》) 斯韦特兰娜·扎哈诺娃 俄罗斯大剧院芭蕾舞团



《舞姬与武士大双人舞》(《舞姬》) 扎哈诺娃 兰特拉托夫 俄罗斯大剧院芭蕾舞团



《幽灵王国》(《舞姬》) 马林斯基芭蕾舞团





【鸣谢】上述部分文字、图片或视频取自网络,对原创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关注】如需关注,请点击本文标题下的蓝字《乐理之声》,或扫描、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并点击“关注”。谢谢!


    关注 乐理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