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时节丨立冬补冬补嘴空

 

闽南俗语说: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不觉间,闽南已到立冬。这不仅是个节气,也是民间节日。

闽南俗语说: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农历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等习俗,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在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会到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汉族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当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东滕州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滋补原则: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厦门广电微信矩阵
昵称微信号昵称微信号厦门广电xmgd2015厦门新闻广播xmfm996厦门电视台移动电视xmdstydds

厦门交通广播xmjtgb厦门音乐广播xmyygb909闽南之声广播mnzs1012

厦门卫视xmstar2005厦门雨桐xmyt909


    关注 闽南之声广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