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52岁的祥云人,累倒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祥云时讯”即可订阅“你生病住着院还跑去子乍苴那么远的山区下乡,病情加重或者出什么问题哪个...

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祥云时讯”即可订阅



“你生病住着院还跑去子乍苴那么远的山区下乡,病情加重或者出什么问题哪个负责?”

11月1日,祥云县医院的医生一边为史春胜检查,一边十分生气的对他说。

史春胜,今年52岁,是祥云县纪委监察局驻子乍苴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他曾经担任下庄镇纪委书记、县纪委派出第二乡镇纪工委书记等职,因此身边同事和子乍苴的村民都亲切的称他“史书记”。

子乍苴村是祥云县普淜镇的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村落,距离县城约80公里,是全县的21个贫困村之一。

驻村工作一年来,史春胜不怕苦,不怕累,轻伤不下火线,就如一头“老黄牛”,每天奔走在子乍苴的扶贫路上,受到村组干部与村民的一致好评。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生产落后,产业单一,长期以来制约着子乍苴村的发展。

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一直是史春胜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多次到群众家中走访调研,他把目光瞄向了魔芋种植。

他多次到县科协、县农业局联系,协调技术人员到村宣讲魔芋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让村民树立增收致富的信心。

他四处奔走,协助村委会与南涧县哼哈魔芋种植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回购协议,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如今,子乍苴村已种植魔芋413亩,初步实现户均一亩,形成了种—收—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每亩魔芋可使群众净增收3000余元,子乍苴村的魔芋“绿色银行”建起来了。

“没有产业支撑,就不能长远致富。如果子乍苴魔芋种植发展到四五千亩,加上养猪、养羊的收入,以及外出务工的带动,子乍苴彝族群众的持续增收就不成问题了。”史春胜说。

建好新房,摘除穷帽

初冬时节,子乍苴村的异地搬迁点荃麻箐,红墙碧瓦惹人喜爱。

“房屋建好了,要及时把落地灰打扫了,不然,时间长了就扫不掉了,新房子就变成‘脏房子’了。”史春胜手拿扫帚亲自扫着,一边跟身边的村民攀谈。

荃麻箐异地搬迁点共有搬迁户1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从搬迁点开工开始,史春胜就经常到施工现场协调水和路等事宜,叮嘱农户注意施工安全。

“史书记对我们荃麻箐的贡献大不住呢,我们子乍苴大村到荃麻箐的公路都是他顶着太阳亲自参与测量的,他还鼓励我们多栽树,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荨麻箐搬迁点村民自永文说。

融入群众,解决困难



作为驻村扶贫队员,自从踏入子乍苴村第一天起,他就以一名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融入农村生活。

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危,他在雨中亲自到稗子田组,将一位老人从危房中转移至安全的地方;为了老百姓的幸福,他为父亲去世、母亲瘫痪的王建华兄妹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资金、指导建房、挑选家具;为了百姓的住房,他翻山越岭,一户户认真落实住房条件。

子乍苴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史春胜对每一户的姓名、基本情况、致贫原因都了如指掌,每到一户,群众都会亲切地迎上来:“史书记,你来了嘎!”
抱病工作,翻山越岭



由于长期繁忙、劳累,10月27日,史春胜生病住进了县医院。

刚住进医院2天,史春胜听说省脱贫攻坚预评估组要到子乍苴,于是,他就自己从医院赶到了村委会。子乍苴村各小组比较分散,有的地方车辆不能到达,只能靠步行。

10月31日开展评估工作时,史春胜主动要求陪同评估组到了最远的小组。直到他们小组最后回到村委会,大家看到他疲惫的样子,才知道他是拖着病体翻山越岭,瞬间,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子乍苴彝族同胞还没有完全脱贫,还得加快脚步同其他民族一道赶上小康生活。”

“还有两个多月就快过年了,我们得让所有搬迁户住进新房里,这样我才能放心!”

在彝族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史春胜这一“老黄牛”还会更加忙碌!
祥云时讯通讯员钱雪莲 李娟 图文
感谢你阅读

更感谢你分享


    关注 祥云时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