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原创随笔】高兰华:品菜忽都

 

竹品菜忽都中年原创微刊第580期作者:高兰华 编辑:紫水晶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说到美食,每人都能津津乐道地...


竹品菜忽都
中年原创微刊第580期
作者:高兰华 编辑:紫水晶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说到美食,每人都能津津乐道地说出一大串吃过的山珍海味。闻者,犹如美咮刚从舌尖上滚过,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未吃过的,跃跃欲试,立马想方设法寻之,尝之。一饱眼福之后再一饱口福,悠哉乐哉。

美食是人类永远欲罢不能的物质追求之一。贪恋美食的人甚至甘愿被暗藏杀机的美食呑噬健康的肌体也在所不惜。尽管美食成了健康最大的隐形杀手,可人类依然视美食为钟爱的情人。

我也不例外,垂青当下美食,曾几何时已失去苗条的身材,成了三高二年级学生一一高血糖,高血脂。痛定思痛,我不由得怀念起饥荒时期的饮食。那是母亲挖空心思做出的“美食”,让我们百吃不厌,不但能填充肚子,而且身材依然么细如麻杆。

1963年,是一个让我记忆一生的岁月。那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粮食匮乏,加则中苏关系进入严寒期,苏方向华索债拆资,国家只能配给每人每天三两八钱的口粮,以度国难。在广阔农村,农民有自留地,家前屋后有隙地,田头地边有荒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菜三分粮”。农民自行解决饥饿问题,不算难事。可我们这些身居小城的居民则不同,头顶屋,脚踩地。除此,哪有土地种瓜种豆?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寻找活路了。





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俩去城外挖野菜充饥。母亲教我们认识真假野菜在形状,颜色上的差别。还教我们不要搯掉野菜花把老莱筋挑回去。“开花的野菜马上结籽,挑回去也不好吃,不如留下做种,明年会长出更多的野菜。这样,你们就年年挑到野菜了……”母亲言之凿凿,句句真理地教导我们。

可是饿疯了的人连观音土,树皮都敢吃,又怎么会放过老菜花和小不点?母亲的“真理”不但被别人挖了,最后连我们自己都毫不手软地把老弱病残挖到了篮筐里。在寻找野菜的曰子里,我认识了许多野菜,也认识了让我记忆终身的“竹品菜”。

竹品菜厚实翠绿的叶子,狭长而光滑,很像一片小小的竹叶。细长的圆茎上有绿中渗红的“竹节”。菜叶也是竹叶形,不过不像竹叶三影成“个”,绿叶攀节而上,然后对生在“竹节”处。大概它的样子极像一株浓缩的竹子,且有浓郁的竹叶清香,发现者给了它这个极具雅芳的名字吧!

在众多的野菜中属三等公民,不是挖野菜大军的首选。所以它成了我们这些年幼体弱的孩子趋之若鹜的争夺目标。

然而闻着馥郁清香的竹品菜,不管是炒着吃,还是夹麦粉中蒸熟,那股苦涩味粘在舌面上,总也挥之不去。难怪,它不入挑剔者法眼。

可是,母亲的智慧能把苦涩的竹品莱做成美味的菜糊,让人吃了还想吃。

母亲又要做“竹品菜忽都”了。这道菜名是我已故母亲命名的。因为菜糊熟时锅里会发出“忽都忽都”的沸腾声,故而称之。每当菜糊盛到碗里,母亲脸上泛着红光,微笑着对我们说:“孩子们,竹品菜忽都好了,来吃吧!”“竹品菜忽都”一名就在我们家叫开了。

如何消除竹品菜的苦涩只存清香呢?母亲苦思冥想后想出独家妙招:把洗净的竹品菜放入热水中一淖即捞。我发现张扬墨绿的竹品竹立刻变得翠绿柔软。热水中留下了混沌的褐色。不尝也知道,竹品菜的苦涩留在水里被剥离了。

然后,母亲去煮开水。等到锅中开水沸腾时,母亲把淖过的竹品菜倒入锅中。顿时,竹品菜像一树的小花在锅里盛放,悬浮在清水碧波上,随波荡漾。这时竹品菜的清香随着袅袅升腾的篜气弥漫开来。

随之,母亲在白雾飘渺中眯着眼,抓起一撮盐投入锅中,用勺子在锅里一搅,从面盆里抓起一把大麦粉,举到锅面,轻轻地摇腕扬撒。麦粉缓缓地从母亲的指缝间流淌下来,落到锅中。母亲左右开弓,左手抓起灶上一双筷,不停搅均入沉的麦粉,不让它们沉淀锅底。两三把麦粉扬完,清汤变稠。竹品菜被浅黄的麦糊团团包,一锅翡翠麦粉糊大功告成。整个烹煮过程犹如一曲斐多芬的小夜曲,构思周密,曲行犹如行云流水。我们三个小观众围着锅台看得如此痴如醉!

倾刻,在清香绕鼻,我们馋涎欲滴之中,菜糊在锅中“忽都忽都”地吹着泡泡,喘着粗气,破壁而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糊横空出世了!





母亲用袖子擦了下满脸细汗,把野菜糊盛到一只只碗中,送到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面前。“这次尝尝,神仙糊啊!”母亲有点得意地对我们自吹。

等到“忽都”冷却,我们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喝。说来奇怪,原先满嘴苦涩的竹品菜变成了满口清香的麦粥糊,让人百吃不厌。

在那吃“三两八钱”的岁月里,我们这群饥饿的小狼,一日三餐只能喝稀粥。早上大麦粥,中午疙瘩汤,晚上还是它。虽然饿得慌,可我一见大麦粥,胃里直泛酸水。“竹品菜忽都”应运而生,不但让我们的肚子圆了一次又一次,也让我们解了馋。

看着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孩子,一贯对放野的孩子又吼又叫的母亲,这时坐在小凳子上,安静得像个淑女,眯着一双眼看着我们。我这才发现母亲瘦弱疲惫的脸上充满慈爱,平日严厉的目光中满含柔情。

“妈,你为什么不吃?”我望着空空如也的锅子问母亲。“我不喜欢吃!”母亲吐出这五个字后,皱皱眉头,摇头摸嗓,做出竹品菜难吃的神情。天真的我信以为真,把锅子,铲子也刮了个一干二净。

我们吃着母亲做的“忽都”,走过了那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很长时间我都不明白,那难喝的大麦粥与难咽的竹品菜,让母亲的奇思妙想一搓揉,怎么就成了一道让我永生难忘的美味呢?母亲又为什么说不好吃呢?后来,我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有这么一段对话,让我若有所思。“妈,您做的菜怎么这么好吃?”“我呀,是用心做的菜,能不好吃吗?”

这段话是对“竹品菜忽都”最好的诠释:一个母亲为了养大一群饥饿的孩子,用尽全部智慧,奉献了至高无上的母爱。这是母亲用心做出的糊糊,能不好吃吗?

而今,竹品菜这种野菜中的三等公民早已淡出人们视线。只有野菜中的精英荠菜、马兰、野芹.枸木头被人们宠着,种着,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跻身于山珍海味汇萃的酒宴,享有一席之地。





说来也怪,伴我一起长大的竹品莱,真得离我越来越远。早先,我偶尔发现它们隐身于路边田头的野草丛中。近几年,竹品菜人间蒸发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出外旅游,走过千山万水也没再见它一面。(我上百度搜索,发现竹品菜另有其形其味。这时我才悟出当时我们吃的是一种跟本没有名字的野草。母亲为了骗我们吃,才盗用竹品菜的雅名。)

母亲已过世十余年。今年春天,我们们去茅山公墓给母亲祭示。突然,一簇墨绿色的竹品菜奇迹般地现身在离母亲墓地不远处的路道旁。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疾走过去,伸手抚摸它光滑得精灵般的纤纤细叶,不禁热泪盈眶。一别几十年,我终于又看见你了!

可是,母亲,您还能重生,为您不再忍受饥饿的小狼再做一次“竹品菜忽都”吗?


作者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作家协会会员

小教高级教师高兰华,昵称丛林

著有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巜星星点灯》,江苏常州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巜蓓蕾》等小学生文苑与教学论文。

自1982年起在省内外各报刋杂志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杂文……散文巜这里本来没有路》获常州市市三县一市一等奖,巜排球飞出小巷》收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巜走向成功之路》。2016年九月小说巜致康桥》获巜洮湖》杂志创刊20年全国征文稿“优秀作品奖。


    关注 51中年原创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