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当书信撞到了微信

 

豫见南传遇见:当书信撞到了微信2016-1多幸运韩安旭-多幸运遇见:当书信撞到了微信...



豫见南传想必大家都知道穿越吧!前几年穿越剧可特别流行哟!然而,小编今天却要说的是联系的方式,可不是穿越哦!



没有电话,网络,但你可以让它穿越五湖四海,走过大江南北,经历风风雨雨,只为涉山涉水找到你的朋友或家人。

不用小编说,大家也知道了 书信

你知道书信的历史吗?小编现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下,我国最早的书信实物可能是一枚上书“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秦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

然而迄今发现最早的私人书信是湖北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出土的两件木牍家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人们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载体,曾经是人们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今年已经88岁的张仲伟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捧出珍藏了70多年的40多封父子家书,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张旭明当年通过家书教育他们七兄妹成长的故事。

张老说,他的父亲张旭明是上海先施百货公司的中文秘书。上世纪30年代,由于家人分隔上海、中山两地,父亲一直通过家书教育他们兄妹。每月都有3到4封信件往返,长则十多页,短则两三页,全部用毛笔小楷写在公司的信笺上。一次,他哥哥在给父亲的信里,用了“呜呼”二字,父亲觉得不妥,连续写了2封长信,引经据典,讲述“呜呼”该在何时何处使用。

卢沟桥事件不久,日军经常乱丢炸弹,张旭明担心家人安危,立刻写信回家,嘱咐家人万一遭遇敌机丢炸弹,千万不要惊慌,就地卧倒,不要乱跑。并画出示意图,教家人用沙包搭建防空掩体,愤慨、担忧跃然纸上。

然而,记载了反应时代变迁的书信已慢慢的消失,成为了历代人心中永久的记忆。


现在,随着网络、电话的普遍通用,人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QQ、微信、陌陌等等。但小编要说的是微信哦!

微信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哦!




发表情、聊天、发语音、转个账,可以说微信样样精通,真的很方便哦!以前的你可能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呀!而如今,无论你跑的多远,一个微信搞定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所有的事情哦!

童鞋们,你们知道小编用微信干嘛吗?哈哈,小编最喜欢看新闻了,每天订阅号里面推出的新闻真的很好看,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世界,不让我们out哟!

你们知道哪些比较好的公众号吗?

首先,是人民日报啦!它可以让你了解最新的国际局势,国家政策,身为爱国的我们,可要随时关注哟!

接着,你们知道豫见南传吗?



作为南方传媒书院在河南地区的分支,他们立足河南高校,传承南传精神,为河南高校广大新闻传播专业在校生和新闻传播专业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优质平台,为南方传媒书院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在这里,你们可以免费学习在线精品传媒课程、与一线媒体从业者和全国多所高校新传学生交流,共同完成定期的学习和实践任务。

有没于有心动的童鞋们,心动不如行动啦!赶快来加入我们吧!这是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大家庭哦!

豫见南传
部分来源于金羊网《毛笔写的家书,弥足珍贵》

编辑 |  胡卫玲 周梦晨


    关注 新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