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劲烈过散关(上)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这首诗,让我对大散关充满了憧憬、充满了期待,就是这首诗,让我对大散关魂牵梦绕、耿耿难忘!今天,我终于来了!...





第一次听说“大散关”这个名字,还是初中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宋金议和时,大散关首次进入我的记忆,课本上说:议和后的宋金两国以淮河为界,西到大散关,东到大海,两国南北分治。当时我就想:大散关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以它为界?围绕它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就是这个挥之不去的心结,伴随我度过了学生时代,度过了少年与青年,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今年国庆节,我终于利用假期的时间,亲自拜会了这个萦绕我多年的历史胜地———大散关。



由于国庆期间高速免费,西安又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一路上车如流、人如海,不仅速度上不去,每个服务区还人头攒动,不到700公里的路程硬是跑了一天,好在夕阳西下之际,我们伴着美丽的晚霞,终于抵达了历史名城--宝鸡。

宝鸡是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古称“雍州”、陈仓。城市就建在渭水之滨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据传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在后有追兵、前有险路时,忽然飞来两只山鸡引路,唐玄宗由此躲过一劫,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

宝鸡是座古老的城市,现代化程度不如郑州,但林立街头的参天大树、遍布市区的古式建筑、纵横交织的老街小巷,无不显示着她的沧桑与厚重。要是论起整个城市的历史,郑州只能算晚生后辈!

我们下榻的酒店属于火车站地区,这里更能彰显这座古城的千年繁华,酒店不远处就是多个小吃夜市,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当地名吃琳琅满目,漫步街头,融入其中,恍惚时光倒流,一下子就回到了八十年代的郑州西大街!今晚,我们兵分多处,悠哉闲逛,品文化、觅古韵、看夜景,寻找各自自己心中的“陈仓”古城。

毕竟与郑州远隔千里,来时还是阳光和煦, 4号早上的宝鸡上空却阴沉似水,还稍微有点冷。按照我们的时间规划,今天要去我心仪已久的大散关。既然定了,就要严格执行,或许阴天有阴天的韵味!



为了这趟旅行,我事先也做了功课,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大散关在宝鸡的西南,陕西省道212的路上。从我们所住宾馆向南几公里就可上212省道(宝鸡南北距离短),但新的问题来了:网上说,大散关有两个,一个是距离宝鸡市区18公里的大散关村,近几年新建的景点,另一个是位于市区33公里的秦岭山脊、保成铁路秦岭站所在地,属于秦岭的主峰之一。地图上显示,秦岭站是宝鸡旅游的一个集中点,内有嘉陵江源头、秦岭植物园、大散关古战场、和尚塬等,也是凤县的旅游接待中心所在地。经过比对,我们决定就去秦岭站!一是感觉古时的大散关应该在扼守秦巴地区咽喉的秦岭主峰,二是路途上的秦岭秋景必然更好,三是距离也不太远(仅多10公里)。大家碰头协商后,就决定按照这个路线去秦岭、看嘉陵江源头、拜会古大散关!

出城的路很顺,3个红绿灯后就进入了212省道,出城也没有明显的标识,就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深山之间。212省道顺峡谷而建,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大山。此时才感觉山区的冷,顺山谷而来的秋风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车内都觉得凉意十足,算了,索性开暖风吧!



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顺212行驶,每一次的峰回路转都会带来惊喜,每一个高山后面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放眼望去,秋后的秦岭宛如盛装的少女,矜持、羞涩却又不失大气,片片青黄相间的树叶铺满山坡,偶尔又有簇簇火红点缀其中,显然就是一副绝美的山水画!



就在我们意乱情迷沉醉美景之时,大散关的路标赫然矗立车前,到景区了!这个显然不是秦岭山脊那个,不过,既然到这里了,就先看看吧!

大散关景区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很小,紧挨着212省道,门口仅能容纳十几辆车,关门也很普通,不像山海关、嘉峪关那样的气势磅礴,也不如函谷关、雁门关那样地形险恶,这与我心中的大散关太有距离了!不过,这个地方与其他著名关卡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没有大规模的开发,没有变味儿的商业街,没有追着游客推销纪念品的小贩,甚至连个小卖部都没有,就是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廖天野外孤独的伫立着!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大散关!



买票进关,发觉里面别有洞天,关门里面有一个相对开阔的地带,现在都是水泥铺地,台阶森然。右侧是饮马池、水槽、马圈,左侧有几间房屋,会是守卫这里的官兵住所吗?让我感兴趣的是,左侧空地上有一些雕塑,其中一个是陆游的全身像,下面刻着他那首扬名于世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这首诗,让我对大散关充满了憧憬、充满了期待,就是这首诗,让我对大散关魂牵梦绕、耿耿难忘!今天,我终于来了!



史书上的大散关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三件事,一是楚汉争霸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那时的陈仓道可能就是现在的212省道,韩信高明的骗过了项羽,西绕100多里,出其不意的过大散关,占陈仓(宝鸡),进军关中,挥师中原,最终帮助刘邦完成大业;

二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第二次,诸葛亮率领蜀军过散关,围攻陈仓,终因粮绝而退兵;

三是南宋的吴玠、吴麟兄弟率领宋兵驻守大散关(我认为应该是秦岭山脊那个),在和尚塬多次大败金兵,最厉害的一次居然6000之众击败了金兀术率领的10万金兵。史料记载,吴玠兄弟之所以取胜,就是利用了当地的有利地形,引诱金兵进入山谷(和尚塬),使之不能发挥骑兵特长,然后伺机设伏,用当地的竹子、树木、石头等为武器,以他们熟悉的地形为掩护攻击金兵,使得金军连换多名将帅,都不能越过大散关一步,延缓了金国计划进入蜀地,顺江而下,配合陆路骑兵两面夹击南宋的目的。就在吴玠兄弟在大散关接连取胜的同时,在南京附近的瓜州,宋军趁着大雪之夜,坐着巨大的战船突袭金兵取得成功。这就是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由来。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南宋投降派占上风,两场胜利没能挽回割地投降的悲剧。可以想象,陆游写这首诗时的悲愤与扼腕叹息之情!



历史留下的遗憾太多,还是看景吧!顺着关内的台阶向上走去,两边就是悬崖与深渊,要不是并不高大的灌木遮掩,这条山路还真的不好走呢。走到半山腰处,忽听山下好像有火车声,小心的站在山路边沿观看,果真看到一条铁路穿越山洞奔向远方。这样的崇山峻岭,如此的险峻之地,居然有火车通过?上网一查,居然是著名的宝成铁路!在这里看到铁路,也算是一景吧!





越往上走,路越难行,就在将要对登山失去信心时,感觉眼前豁然一亮,紧接着听到前面就有人欢呼:“到山顶了!”其实所谓的山顶,也就是一处高地而已,真正的山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这一处的两山之间相对开阔,一大片建筑横亘其中,“古大散关”的石碑赫然矗立!原来,这才是大散关啊!





“满眼都是历史,处处都有遗迹”,这是我对大散关的第一感觉,看来,后人在这里重建大散关还真有它的道理,古时的这里应该是建过兵营,当过关隘的!瞭望台、水源地、营房、仓库等,军队必须的东西这里几乎样样不缺,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碑刻、旧物也在昭示着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的金戈铁马!







站在瞭望台上观望,周边景色尽收眼底,而这里的地势与山形,河流与峡谷,更能感受到古关险隘的价值!从西南到东北,两边险峻的高山下,一条悠长的峡谷像条巨龙蜿蜒前行,西南方向的尽头就是富裕的巴蜀,东北方向的出口就是我早上出发的宝鸡(古陈仓),原来,这条峡谷,就是名满天下的陈仓故道!





大散关的关前,有一条几乎废弃的道路伸向远方,难道这就是以前的陈仓故道?如果是这样,这条路上势必会有韩信的足迹、诸葛亮的身影,也定有李白、杜甫、苏轼等名流巨匠留下的气息!也罢,我也俗一回,这条路上去走一遭,沾沾名人的仙气儿!



在大散关的西南方向入口处,有一处巨大的双人雕塑,这个雕塑就是前文所述的吴玠吴麟兄弟,他们在这里上演的机智勇敢,他们面对金兵展现的铁血精神,他们在独守雄关、没有援兵情况下从不退缩的果敢刚毅,不知道感染了多少英雄志士,点燃了多少爱国之情!不敢想象,这个关隘的每一处草木、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在当年经历过怎样的腥风血雨!今天我到这里,面对将军雕像,由衷的鞠上一躬:吴将军,我来了!



了解了这段历史,我终于解开了萦绕我多年的大散关为宋金边界的心结,当年的这个关隘(我更加相信是秦岭主峰、秦岭火车站附近的大散关),可是宋、金、西夏三国的交界点,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年龄的将士们喋血于此、丧命于此、魂归于此,他们的铮铮铁骨,他们的同仇敌忾,他们的誓死坚守,他们的寸土必争,都是为了后方的妻儿老小、故土家园、国家民族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就凭此,曾经在这里战斗的每一位逝者都值得人们尊敬!





直到年迈的父母催促回归,我的思绪才从千年之前回到现实。实际点吧!赶紧去秦岭站那个大散关、看看那里的和尚塬古战场才是正事!但现实还真的很骨感,刚进这个景区时还冷冷清清,这时候门口却堵的一塌糊涂,本以为是游客增多了,但真正堵车的却是212省道。正在此时,对面车道一位好心的大哥提醒:哥们儿,回吧,前面都堵10多公里了!突如其来的情况彻底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失望与沮丧顿时袭来:为什么每次都会留有遗憾?


    关注 醉卧沙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大散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