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新技术,李安的新电影还会好看吗?

 

在李安看来,所有技术都不过是内容的服务商。“我不是做科技的人,我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只是想借用某些眼光。看电影,说故事,内心的活动还是最重要的,我最希望的就是用了一些新技术以后,大家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就浸淫在那个故事里面最好。”...





答案是肯定的。


一场殊死肉搏。

伊拉克战场,年轻的美国士兵比利·林恩跟一名同样年轻的伊拉克士兵在水泥管道遭遇。逼仄的管道内,两人拼命撕扯、扭打,交替着占据上风。终于,林恩从兜里掏出一把小刀,扼住了伊拉克士兵的咽喉。镜头推进,再推进,伊拉克士兵恐惧的眼神、痉挛的脸、张大的嘴,无比真实、清晰地呈现在荧幕前,紧张到令人窒息。仿佛不再是一场电影,真的是在围观一场残酷的角斗,生死较量。

真实,是导演李安在他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希望看到的效果。如此逼真的效果是他动用了此前电影界从未有人动用过的新技术而实现的——120帧、4K、3D,这三组数字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次完整的观影体验。一般地,影院放映的电影分辨率都是2K,画面频率是每秒24帧,此前,彼得·杰克逊的《霍比特人》将画面频率提升到了每秒48帧,已经让观众感叹“把屏幕里的世界变得太真实了,让人难以分辨出何为虚幻何为真实”,李安的120帧、4K,将让真实感和清晰度翻倍升级。绝大多数影院显然还没有做好拥抱新技术的准备,以至于这部电影上映时,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以这样的规格放映。



上海影城是其中的一家。11月7日,李安带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来到上海,在上海影城举行了媒体首映。为了让观众感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不同的观影体验,他早早就提前到了影院,亲自上阵调试设备。电影开演,他也戴上3D眼镜,悄悄站在观众席一旁。后来他表示,除了座椅太红,反光投射到荧幕上有些影响观影之外,整体放映效果他是满意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改编自美国作家本·方登的同名小说。男主角比利·林恩是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他和他的B班战友们从伊拉克战场中载誉归来,参加了一场橄榄球赛的中场秀。火爆的感官盛宴与伊拉克战场中猛烈的炮火记忆交织,林恩开始重新思考“英雄”、“勇敢”,也重新审视人性。

“用这么新的表达方式,我有一点心急,这跟我的年纪有关系。我这么快手快脚地拿出来,其实心里非常不安的,不晓得观众会怎么反应。”62岁的李安说。

“这个摄像系统非常巨大,特别特别靠近我的脸”

每到一处宣传,李安总是被同样的问题包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剧情片,为什么会用《霍比特人》这样的魔幻大片才用的高科技手段来拍?李安的回答温和但坚定,“如果不是有这样新的技术,我不会想拍这个小说。”

一面是载誉归来的美国大兵的寂寞背影,一面是夜空灿烂绽放的焰火,透着一股虚假的繁荣,正是因为目睹了这充满荒诞色彩的一幕,本·方登才写下了小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也把启发作家的这一幕变成了电影宣传海报上的画面。整部小说非常内在,大多是作者对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描述。李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觉得小说的内容跟他要试的新技术非常契合,需要尽可能极致、真实地呈现角色的心理反应折射出的肢体、面部表情。



“这个故事讲的是感官上的差异,这些年轻人第一次打仗,他的感官是全开的,非常敏感、非常尖锐,你把这样的感官突然放回到橄榄球赛场这么一个虚假的半场秀的活动里的时候,对他来说是过度地刺激。这些内容决定了它不是一个故事性的电影,是一个思绪性的、属于意识流的电影,它跟我们要试的新技术不止是一个很好的结合,而且是必须的。”李安说。

李安在多个场合表示过他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对3D处理的遗憾。当时他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24帧来拍摄3D,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样拍很容易使运动物体的影像模糊掉,男主角苏拉·沙玛在大海中漂流时的很多动影,那些丰富的表情都拍模糊掉了,因此埋没了沙玛的精彩表演。后期制作的团队尝试了很多方法去弥补,结果都不理想。所以,他一直想在接下来的作品中通过以消除频闪的更高帧速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利·林恩的扮演者,初出茅庐的英国演员乔·阿尔文无疑是新技术的受益者。这个25岁的年轻人生平接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听说李安在为新剧选角时,阿尔文还在伦敦皇家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上学。

他模拟演了两场戏,让同学用手机帮他拍了下来。一场戏是比利·林恩从战场归来,和他最爱的姐姐见面时的对话,另一场戏,是比利·林恩参加为美国英雄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言谈他们在伊拉克战场时的遭遇。随后,阿尔文将视频寄给了李安的选角导演,选角导演看完以后非常喜欢,推荐给了李安。李安看后也很有感觉,他后来在采访中提到,阿尔文“有一张很戏剧性的脸,看起来很纯正。虽然有一种英国人的世故,但却有顶级的天分。”



因为没有拍过别的电影,阿尔文对别的电影是如何拍摄并没有概念。但他知道,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李安用了不寻常的技术。“这个摄像系统非常巨大,而且是浸入式的,特别特别靠近我的脸。李安导演有意要拍得非常私密,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和情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逐渐习惯的过程。”阿尔文说。

“我不是做科技的人,我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

即使抛开技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依然是一部值得被反复讨论的好电影。

有一场葬礼,林恩所在的B班,原本有8位战友。班长点名,叫到外号“蘑菇”的士兵施鲁姆时,再也无人应答。班长不愿停下来,继续一遍遍呼叫施鲁姆的名字,依然静音。镜头一个个特写切过去,士兵们的表情写满了故事。他们努了努嘴,终于没有哭出来,脸上微微抽搐,眼神中流露出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体会的复杂情绪。

这些都是李安一如既往地在意的细节。阿尔文回忆,为了拍摄管道内那场激烈打斗的戏,管道内会标记一些记号,好让演员们知道自己大致会在什么位置打斗。但李安不希望一切都像是设计好的、很平顺的,而是要更真实、自然地发生,同时还要注重感情上的表达。这场戏,阿尔文反反复复拍了13遍。



还有一些看似比较平静,没有太多动作的场景,对阿尔文来说,也并不比打斗的戏来的轻松。李安要求他,要通过眼神表现出人物内心,而且是非常复杂的内心世界,还要表现得非常真实,即使不说任何话,也要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一开始,阿尔文根本找不到感觉,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作为英国人,也无法体会美国人对伊拉克战争的感觉。后来,李安告诉他,这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故事。“成长有的时候是挺痛苦的,很多你过去对世界的想像、安全感、依赖感常常会被撕破,可是你要在这个中间找到自我的定位。”李安说。成长,是阿尔文最感同身受的部分,“在电影里,士兵林恩突然从战场被临时调回来,面对欢庆的场面、面对媒体、面对这么多的问题,一下子就像进入了深水区。这和我自己有点相同,一个伦敦普通的学生,过着平常的生活,一下子接拍了这么一部重要的电影,跟李安导演,还有所有剧组的人合作,有很多的不安。”这样一来,阿尔文终于找到了感觉。

阿尔文观察,李安并不是暴君式的导演,他很体贴有涵养,但与此同时,他说话又非常直接,演得不真实,或者演得过火了、演得不够,李安都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他不会把一切裹在糖丸里”。



比利·林恩的故事,最打动李安的片段,就是钻营的商人们为这群美国英雄举办的中场秀,他在影片中强化了这场秀。舞台上灯火辉煌,扮演碧昂斯的歌手在台上载歌载舞歌颂英雄,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却被安排配合上台表演,站在指定的位置一动不许动,变成了这场盛大假象的道具。那些震耳欲聋的音响、升腾起的烟花,让林恩想到了战场上的炮火,那些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还有死去的战友。相似的场景,两个反差,李安认为是对人性、对社会性很好的检讨。

而所有的新技术,在李安看来,都不过是内容的服务商。“我不是做科技的人,我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只是想借用某些眼光。看电影,说故事,内心的活动还是最重要的,我最希望的就是用了一些新技术以后,大家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就浸淫在那个故事里面最好。”他说。
采访、撰文:疯鸟
编辑:谭浩


    关注 ELLEMEN睿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