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下的大蛋糕:攀登珠峰是怎样一门生意?

 

攀登珠峰,早已成为了一门生意。...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到世界的屋脊走一遭?
征服珠穆朗玛的背后
是关于登山的生意经
文:万千

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支国家登山队登顶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其后各类攀岩赛举办,登山队、户外俱乐部相继兴起。珠峰,是我国户外运动的缘起,也是户外玩家的终极梦想。

2016年,距离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已经过去63 年,这座代表人类极限户外探索精神的圣山,迄今已经有逾4500人登顶。事实上,在这浩浩荡荡的大军中,绝大多数并非艰苦卓绝的登山家,而是通过商业服务实现登山梦的登山客户。事实上,开发珠峰已然成为尼泊尔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东西方探险公司和开启特种登山服务的旅行社纷至沓来,攀登珠峰的市场逐渐打开。

那么,商业登山在珠峰是怎样一门生意?我们先从一个人想要登顶珠峰到底得花多少钱说起……

商业化的珠峰路

作为一项极限户外运动,攀登珠峰很难实现,多数人是靠白日梦想,在冰川中遨游;极少数顶级登山家,依靠「自主攀登」的朴素形式,去接近这片圣洁的土地。

近二十年,作为体育与旅游结合的切入点,商业登山兴起,越来越多的国际探险公司开辟了珠峰业务,不断熟稔传统登山线路,打磨立体式高山服务,让即使登山初级水平的普通人也有机会触碰世界之巅——只要你有钱。

那么,登顶珠峰到底需要多少钱?

我们且不提全副武装的登山装备,抵达尼泊尔或是西藏的机票钱,也不谈食宿花销,登顶珠峰的费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你所选择的消费形式,选择不同线路,不同等级的后勤服务,如果只谈登山,首先你要缴纳登山许可证费用——尼泊尔为1万1千美元,而西藏为7千美元。

接下来就是登山服务。珠峰南坡的登山业务主要由尼泊尔和西方探险公司包揽,之所以南坡更受到青睐,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西方登山者和夏尔巴人的贡献,可选择的组织多,价格服务选择多样。

▼International Mountain Guides 公司



▼International Mountain Guides 2017年珠峰攀登服务价格(基础费用)



事实上,西方探险公司价格较高,而尼泊尔当地探险公司价格较低,最新的数据是,从南坡攀登攀登珠峰的平均价格为4万美元。

在登山过程中,你可以选择为你提供后勤服务的夏尔巴协作(3万美元),也可以选择夏尔巴向导(4.4万美元),前者会提供物资和一定帮助,后者则会由经验丰富的夏尔巴人全程陪你登顶。

▼珠峰上的办公族——夏尔巴



而如果聘请个人西方向导,价格则可能超过10万美元,其中不包括额外个人支出和小费。但这也意味着你不需要有任何行程顾虑,探险队会为你安排好一切。贵宾级的商业登山也被称为「保姆式登山」,你甚至可以尝到五星级大厨特制佳肴。

从路线向导、贴身服务、氧气供应、物资运输到线路搭建、医疗救助,再到附加的通讯等增值服务,珠峰这门生意,俨然一条完整的服务产品流水线。

我们再来看看珠峰北坡,其攀登项目基本由西藏圣山探险公司垄断。今年6月,国家文件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登山等运动项目,西藏等山地高原地区依靠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各类格式体育活动,原本依附于登山协会的圣山公司,已经转为私人经营。

珠峰市场也已呈现竞争态势。截至生态圈发稿前,圣山探险、鼎丰探险、高山沸腾、尼泊尔亚洲探险、十四座俱乐部、巅峰探游等登山探险公司,均已发布了各自的2017年珠峰攀登计划。

其中,圣山探险公司组建的西藏雅拉香波登山队依然选择传统北坡路线,费用达到35万元人民币/人,较去年增长了2万元/人。

▼西藏圣山探险公司2016活动计划



而据了解,35万的费用包含了以下服务:登山期间的住宿,伙食,交通,高山氧气、保健队医、向导、协作、高山摄影、后勤保障、牦牛、环保、修路、登山注册、景区收费、营地设施等费用。未包含一切个人性质的消费及个人技术装备和服装费用…… 综合下来,完成一程的费用也不会低于40万。

商业登山可以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也将珠峰打造为世界之巅的大蛋糕,“珠峰光环”吸引越来越多的“贵宾”降临,为这个市场添金加料。

另一方面,随着登顶珠峰行为的商业价值显现,越来越多的登山行为背后有企业赞助的痕迹,攀登后需要展示企业logo,进行拍摄记录,这对企业也是一种宣传。攀登珠峰,吸引户外玩家是其次,反而越来越成为一单单生意。

▼登顶的王石、王静手持探路者旗帜
渐受质疑的商业登山

所谓“珠峰光环”,就是你可以用一辆车的钱,买一个你可以炫耀一生的故事。

对于许多人而言,攀登珠峰是一次超值的投资。许多登山探险公司正是瞄准了这类人群,为他们提供看似零基础也可以攀登珠峰的“完美服务”,直升机直达大本营,6500米开始提供氧气、多名夏尔巴协作陪伴攀登…… 珠峰难度是最小化了,那么登山的意义还有多少?

回到纯粹登山的概念来看,高海拔登山不仅需要登山者有强健的体质,还需要户外专业技能训练和长期的体能提升训练,商业登山降低了这些门槛,成为了登山入门最迅速便利的途径,因此也有人认为,从纯粹的登山角度去观察,商业登山根本上违反了“登山精神”和“体育道德”。



不用背负物资,无需判断天气、寻找路线,只用到点拍照、上山下山,这究竟是登山,还是特种旅行呢?曾经有一位资深户外人士向生态圈抱怨。

事实上,即使商业登山服务降低了登山挑战的门槛,但这毕竟是一种体验性的经济行为,而攀登珠峰热背后隐藏着的安全隐患,则伴随着高山攀登商业化进程加剧更令人无法忽视。



商业登山繁荣背后的危机

商业登山文化与精神的宣传,使珠峰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而诸多登山爱好者拥聚珠峰,集中出行,背后危险隐患不可忽视。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珠峰雪崩,17人遇难,61人受伤,近千人受困。登珠峰最好的季节便是此时,而据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介绍,每年此时,中国侧和尼泊尔侧约有将近八九百人在同时攀登。



每年都有数人甚至数十人在攀登珠峰的旅途中丧生,除了冰瀑、雪崩,还有缺氧、滑坠、高原反应、冻伤……都是致命的身体极限挑战。

商业环境下的珠峰,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尼泊尔登山协会会长AngTshering表示,珠峰上攀登者的垃圾和排泄物堆积数年,难以处理。对此,尼泊尔政府出台了相应措施,2014年开始,尼泊尔要求登山者必须携带8公斤垃圾下山,违规者将被没收保证金——登山队出发前需缴纳4000美元押金。

登山者后事也是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

今年夏天,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一旦登山者不幸遇难,尸首往往很难回收,至今已有200多具死者的遗体留存在珠峰之上。

这是否是危言耸听呢?今年曾登顶珠峰的山友泽龙告诉生态圈,最近遇难者的遗体基本可以运回,新闻中“珠峰顶峰出现尸体堆积”的情况,他并没有看到。

在泽龙看来,尼泊尔商业登山服务非常发达,如今的激烈竞争实际已经导致价格下降,对想要通过商业服务实现珠峰梦的人来说是好消息,但与此同时,服务水平还有上升空间。

商业登山的未来

不能否认,专业的商业装备和资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攀登者的伤亡率。但是,如果市场不断扩大呢?也许当前的商业化引发的争议,恰恰证明了有效的流量限制和救援机制,均尚待完善。

而在尼泊尔政府对珠峰经济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的同时,中国西藏也愈发关注这条登山产业带。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尼玛次仁向生态圈介绍,国家已经立项投资一个亿建设珠峰国际登山服务中心,“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集登山徒步、咨询、医疗服务和户外拓展、登山博物馆、自驾汽摩自行车、户外用品、民俗体验、住宿餐饮等服务为一体的国际登山服务中心。”

这当然是一个梦想,但何时照进现实,还要看政府与产业能否通力协作,能否有效整合资源。

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到商业登山之中,但在此之前,商业规范还需要建立,产业布局仍需谋划和倾力投入,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登山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尊重,仍然将是争议的主题。





责编:Camel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

  • 国产球星卡时隔16年重出江湖,这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 体育赛事进入GIF时代,这给体育版权出了道难题
  • 中国体育保险困局:千亿级的市场如何撬动?
  • 国务院77号文助推健身休闲产业,2025年剑指3万亿



    关注 体育产业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