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的奥迪,对吃瓜群众到底意味着什么? 路由商业观

 

告别“单身”,南北奥迪时代成真。...



单身诚可贵,抱团价更高。

若为利益顾,两者不可抛。



或许,只是巧合。

11月11日,一个适合“脱单”的日子,上汽和大众两大汽车集团在汽车圈里派起了“狗粮”——上汽奥迪项目这则传闻已久的消息——透过两张貌似偷拍的照片对外流出,得以坐实。



▲疑似非官方的两张签约照片,在周末的朋友圈疯传。
一时间,舆论哗然。

即便周末休息时间,也没有阻挡各种消息、猜测和流言在坊间迅速流传和发酵。

概而言之,无外乎这样几类:猜测后续上汽奥迪合作模式和可能导入车型者有之;力挺一汽奥迪经销商投资人们利益者有之;批评奥迪见异思迁、背信弃义者有之;点赞德国人狡黠精明者有之……

只不过,对于这则关乎众多相关利益方市场表现的敏感消息,当事人们避而不谈,选择了“周一见”。

今天,上汽集团和奥迪股份公司先后就上周五在德国狼堡签署的《在中国制造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销售奥迪品牌进口汽车,并提供相关移动服务的合作框架协议》谅解备忘录,分别发布公告和新闻,首次对此事作出了正面回应。




▲两份官方回应今天纷纷出炉。
对比着看两份官方回应,一简一繁,一守一攻。尽管措辞严谨,内容滴水不漏,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公关辞令读出双方核心的意图。

对于上汽这一边来说,目的自然是争取合作项目的达成,大致框定双方的合作范围——在上汽大众引进奥迪品牌产品进行制造、销售,并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移动出行服务——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和争议,又不把话说满说死。

对于奥迪这一边来说,则重在安抚一汽-大众这位25年的长期合作伙伴,稳定军心就是稳定在华业务基本面。同时,又为南北两个奥迪之间的资源腾挪留出余地。

于是,奥迪许给一汽-大众未来10年的商业计划书成为这则官方新闻的重心。核心内容包括:

1、未来5年内,一汽大众将国产5款e-tron车型,包括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

2、到2025年,在所有一汽-大众国产的奥迪车型上均推出一款电驱动车型,实现对6个最大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3、在生产和研发部门,双方将深化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提升合资公司核心技术上的能力建设;

4、2017年,双方还将共同成立一家移动出行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公司。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在1986年率先进行奥迪100轿车组装的上海大众恐怕也没有想到,30年后,自己会有机会成为奥迪在华国产路上的第二个合作伙伴。



至于走到当下这样的情形,究竟是奥迪摆脱在华增长乏力的一种策略,还是大众、上汽、奥迪各方争取自身更大利益的博弈,恐怕只有当事人真正清楚背后的隐晦曲折。说到底这也只是人家自己的生意经而已。

端的是:单身诚可贵,抱团价更高;若为利益顾,两者不可抛。

至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更值得关心的难道不应该是这门生意到底会给用户和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或者新的可能性?

首先,南北两个奥迪将意味着更多国产奥迪车型落地,也就意味着用户车型选择面的增加,和价格门槛的进一步降低;

其次,一汽-大众目前已完成奥迪主力细分市场车型的国产,上汽大众是否只能生产小众和个性化的国产车型呢?答案恐怕不一定。

依托强大的研发、制造和体系能力,上汽大众完全有可能做出同一产品线下的衍生车型,而且做到市场营销和目标人群上的另辟蹊径。

最后,基于大众、奥迪和上汽大众三方合作开发的辉昂上市,上汽大众除了做好MLB平台产品开发的准备之外,在高端产品的销售、服务和渠道建设方面也将发力。这样一位高段位竞争对手的加入,势必会倒逼整个国产奥迪服务体系的提升,包括服务能力的提高,服务价格的透明。



卓别林有句名言: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车坛亦如是,关键看你是从哪个位置看出去。

文 | Jacky
路由社ROADBOOK汽车社会记录者 移动生活赏玩家


    关注 路由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