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任岁月陈化掉世事沧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色调和鲜明的味道,而那当季而生的作物就是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每年的9月...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色调和鲜明的味道,而那当季而生的作物就是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每年的9月起,是广东新会茶枝柑丰收的季节,此时你来到这里,你会看到处处果皮满地。路头街边,院子小巷,成千上万的三瓣柑皮密密麻麻地一只挨着一只,懒洋洋地“晒太阳”。

在习习微风和漫漫日照中,
那清香的柑皮缓慢蒸发变干,
芳香越发浓厚,
仿佛储藏了太阳的光芒。
而这只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陈皮的最初模样


根据最传统的陈皮制作方式,陈皮通常在生晒好后,还要被吊在村屋的窗框、厨房的锅盖上方等地方“陈化”。最好的陈皮就是要“吊起来”陈化,才更有味道。数百年来,正宗的新会陈皮,依然是要在“街边晒”的才是最好。




新会陈皮,初次看上去,干瘪瘪的,丑丑的,像片枯黄的树叶,毫不起眼。但却是广东人最值得骄傲的食材之一。



在广东老百姓家庭中,陈皮是家常必备,入药、泡茶、调味,像油盐酱醋米一样不可缺少。尤其是老一辈广东人,把陈皮视如珍宝,藏在家里最安全的地方。



过去广东穷,小孩又多,遇到孩子感冒发烧,腹痛呕吐;父母们就把收藏的新会陈皮拿出来,熬碗陈皮老姜汤给孩子喝,一日三次,很快痊愈。中老年人,习惯用新会陈皮泡茶喝,祛风寒,降血脂,常饮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新会陈皮,还有一个妙用,就是可以入菜做调味料。

浓浓的果香,陈年的陈皮能提升菜品的鲜味。说这种其貌不扬的干果果皮在中式料理中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并不为过。因为无论是蒸、炒、煮、炖,一丁点陈皮往往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新会陈皮梅、陈皮鸭、陈皮酒等,早在宋代就开始以“广货”之名远销海内外。



陈皮之于广东,犹如铁观音之于福建,柑桔之于江西,火锅之于重庆,肉夹馍之于陕西。



广东有几句流行的谚语: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新会陈皮不仅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
更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千年人参,百年陈皮


陈皮,其味苦、其味辛、其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能治愈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病症。

陈皮是不可多得的药食茶同源、食养俱佳的中药材,被称为天下第一和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
则补,
同泻药则泻,
同升药则升,
同降药则降。


南宋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也首次提出“陈久者良”。言下之意,陈皮越陈,功效越好,陈放年份不同,疗效也有不同。新会陈皮的芳香油中含有24种物质,时间越久,随着芳香油中物质的不断变化,它的药用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

那么新会陈皮和一般陈皮有什么区别呢?


最大区别在于产地,在于药性,在于品质。新会陈皮,因出产于广东新会地区而得名,其药性更佳,其味道更浓,其色泽更深。新会陈皮,也叫广陈皮,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



新会陈皮,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浸渍在卷帙浩繁的中医典籍中,蜷缩在救死扶伤的郎中药罐里,煎煮于黎民百姓的熬药陶罐中。

新会陈皮,八百年薪火相传,八百年沉淀,这是一个时光沉淀的过程,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过程。



广东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药老字号“陈李济”,成立于明朝万历年间(1600年),陈李济能做到经久不衰,在当时主要依靠其拳头产品“陈李济陈皮”。



自明朝万历二十七年陈李济创业以来,便开始运用新会陈皮入药,岁岁收储陈皮,并用“煮蜜糖”的炮制,使得陈皮体轻、气味清香,放置百年也不会有虫霉变,药性奇佳,堪称中药界奇迹。凭借精选苛刻、百里挑一的态度和独特的制作储藏工艺,陈李济陈皮一直广受赞誉。在清朝时被指定为皇家贡品。
陈李济只选用广东新会大红柑(七分红三分青),产量稀少,成本为普通新会陈皮的5倍以上,桔皮的100倍以上。在工艺上遵循古法,手工制作。精选扁身、油皮上品茶枝柑,经“正三刀”开皮技艺、自然陈晒以及陈李济独创储藏陈皮之法。全程手工制作,耗时耗力。

陈李济陈皮,郁结自然的味道。
春夏秋冬,跟着节气的步伐,
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在春生冬藏之间,缓缓陈积。
在时令中蕴育,在光阴中陈化,在岁月中升华。
陈皮醇厚的养生保健功效正合当下的潮流。明亮红艳的汤色养眼,带着些许花果的香气更是满足了人们的嗅觉,一杯陈皮水,温暖整个冬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关注 乡土人文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