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昌航 从上海路到前湖畔,走过一整部电影

 

风雨64年,你不离,我不散...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昌航人


1954年,我随着学校从武汉汉口迁到南昌,从此在昌航扎了根。工作,学习,生活都在这座静谧的校园内。

2016年托着笨重的行李箱,懵懵懂懂的我怀着憧憬之心,站在了昌航大门口,我知道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强五战机”是首任校长陆孝彭院士作为总设计师主持设计的,我看着它在这里落地,曾经的辉煌就定格在这个校园内,这不仅是这所院校的标志,也是所有昌航人朝阳升起时的出发地。

大学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和歼八的合影。它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挺拔自信,我却傻傻的,比了个剪刀手。但是从那时起我便深知,从此我更要肩负起作为一名昌航人的责任。



学院的教学楼一开始就只有这四栋大楼,教学区和办公区都在这儿,周围都是农田,砌墙的砖都是用独轮车一车一车运来的,哪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但你看他跟我一样都一把年纪了,仍然坚固。

上课前把学校手绘地图上的教学楼的位置都研究了一遍。可第二天上课还是像个无头的苍蝇般问学长学姐“A栋在哪?”,在教学楼道里嚷着“哎呀,走错啦!”。去一次教学楼,就唱一次26字母歌。



图书馆是后来建的,我们那个年代哪有这么多书,借到一本就高兴的不得了,每一页上的内容我都舍不得错过。这一棵棵樟树下,都有我们阅读的身影。

喜欢图书馆走廊上的小红桌,打开台灯,温暖的光,沉浸在自己独立的小空间内。喜欢阅览室的落地大窗,白日晴朗时,日光倾泻,夜晚,看见昌航校园的星光点点。



从中南第一工业学校,到南昌工业学校再到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每一次更名我都记得,快退休的时候我总是来这条路看,两边已经是现代化的图书馆和教学大楼。

航天路两边的景色经常会被忽略,因为留下的总是匆匆赶去上课的身影。春天踩着一路桑葚,秋天踏着一树落叶。



火箭过去一点的篮球场是我们用来放电影的地方,五分钱一张票,一个星期有一次,我们都拿着小凳子跑去看,想要占个好位置,就在板凳上写“此处有人”,因为每一次幕布前幕布后都挤满了人。

周末我会和室友坐在火箭广场的阶梯上,喝着奶茶,看穿着轮滑飞驰的少年,看帅气的街舞。有时候,也会在放映的幕布电影旁驻足,感受光影的变化。就像跑进了旧时光。



学校刚从汉口搬来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还很艰苦,特别是交通,周围都是泥巴路。那时候没有公交车,也没有上海路,来回有时还只能坐马车呢。

这里是去往老校区的公交车站,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那天从教学楼出来,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就躲在这儿,看着雨从边缘倾泻下来。那时候真希望有个人能送把伞过来。



年轻时我踏着这条路来,在昌航度过了我的一生,也为昌航奉献了我的一生。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人在昌航扎根。

现在,每天我都要走过这条路,我想着不管未来的路还有多少平坦或曲折,也要记住这一路风景。



退休后,每到下午我就和这帮“老骨头们”坐在这石凳上,唠唠嗑,看着这些老楼,回忆着我在昌航的一生。

下课后,我会座在这木板凳上看着来来往往的面孔,有陌生有熟悉,拿起单词本又放下,规划着我在昌航的四年。


在老校区遇上几位坐在长椅上的老人,穿灰色衬衣的老人向我们介绍说他是学校从前的“铁算盘”——财务处长。1954年随学校一起从武汉汉口搬来南昌,从此就在昌航定居。坐在他身边的是教务处长,老人还向我们打趣地说道:他是专门管人的,我是专门管钱的,学生要是不交学费就不给他们发毕业证。



七十年代,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分到三两油、半斤肉。那个年代肉都是凭票买的,但没有豆腐票,豆腐比肉难买,为了一块豆腐还得跑好远。以前为了买菜早上四点就要起床,骑车到绳金塔去买。周末没事的时候,他就三两好友去戏剧院看戏,京剧,赣剧!

学校退休老同志(从左至右)
王家秋、陈全夫、李兴贤、赵觉良、叶德青




每年都有新人来,每年都有旧人走,但昌航一直在这儿,最初的那些人也还一直守着这所静谧的校园。他们额前深深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就像是岁月在这所校园里留下的痕迹。前湖之畔,桂花正香。前湖校区就像是上海路校区生命力的延续。
上海路和前湖畔
一处是根基,一处是枝叶
一处是底蕴,一处是新生
两处皆是生活
南昌航空大学
这首诗还在继续


此内容首发于学思集,如需投稿请联系团队
nchuxsj@163.com
感谢支持,希望一路上有你们
也可以来微博@学思集找我们玩 




编辑 | 编辑中心集部  黄章威

文字 | 编辑中心作家联络部  陈凌云

编辑中心集部  黄章威

图片 | 编辑中心集部  黄章威

审稿 | 纪旭

责编 | 邓雨婷


    关注 学思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