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原创|我的父亲母亲(五)

 

亲人的离世,寄人篱下的心酸,这些苦楚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被释放出来。但不管前方道路多么坎坷,总是要勇往直前的走下去。...



馨语

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引发了我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那段我们不愿想起却真实存在的时光。亲人的离世,寄人篱下的心酸,这些苦楚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被释放出来。但不管前方道路多么坎坷,总是要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年代,什么样的境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都显得弥足珍贵。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都从未停止,无论生活给了我们多少苦难,都要始终相信生活是美好的,未来是光明的!

鬼子进村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全村,但很快,人们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没多久,那些当兵的来了,他们笑容满面,特别和气,和大伙聊天,还帮老乡干活。他们挨家挨户的和老乡解释,他们不是日本鬼子,他们是解放军。

1949年8月,湖南解放。
接下来就是土改、斗地主、分田地、分斗争果实。

理所当然,我外公被划分为贫农,而他的一个远方堂哥被划分为地主。那个堂哥的老婆平时为人比较刻薄,穷亲戚们和村里的左邻右舍没少受过她的白眼和风言冷语,属于那种为富不仁的类型吧,所以斗地主的时候,大家都不会手下留情。

有一次,斗地主开始了。那个女的被抓着游街,她披头散发,胸前挂着牌子,手上拿着一面锣,走几步,敲一下,然后数落自己的罪行。周围观看的人很多,有的人拍手叫好,有的人朝她吐口水,有的人上去揪她的头发,还有的人更过分,把她的上衣脱下来。在那个时代,谁做的最过分,就表示谁最积极;谁要是表露出对地主的同情,就要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还有可能面临着被批斗的命运。

许多小孩跟在后面看热闹,我母亲也在看热闹的小孩当中,回去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我外公。按照政府的规定,斗地主时每个人必须参加,但是我外公从不参加,因为我外公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工作组对此唯有睁只眼闭只眼。我外公没有跟我母亲讲什么与人为善的大道理,只是叮嘱我母亲以后再也不要看这样的热闹。



有一天,我外公在做饭的时候,外面响起了锣鼓声,看来斗地主又开始了。突然间,地主的儿子,我母亲称呼他为资哥哥,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原来大家要把他抓过去游街,他非常害怕,就从家里跑了出来。我外公赶紧帮助他藏好,然后声色俱厉的对我母亲说:“不许告诉任何人,否则,我要敲破你的脑袋。”他一边说,一边扬起手中做饭烧火的火钳。

一直以来,我外公对我母亲都是非常宠爱的,这是他唯一一次用这种语气跟我母亲说话,我母亲吓坏了,一个劲的点头。

后来,在每次批斗前,我母亲的这位远房堂哥哥就跑到我外公这里避难。工作组是真的对此毫不知情还是装作不知道,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冬天很快又到了,我母亲跟着我外公去大队领了每人两元的救济金,还领来了寒衣。

我母亲领了一件红色的小棉袄,可暖和可漂亮了,我母亲爱不释手,整天穿着它,脏了也不愿意脱下来洗。当然,她也没别的衣服可以替换。

我母亲最喜欢穿着这件小红袄,牵着她父亲的手;而我外公就带着那顶灰色的呢绒帽子,两人大手牵小手,慢慢的走在乡间田野上。有的时候,我母亲会调皮地要过呢绒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或者,我外公摘下一些狗尾巴草,编织成小辫子,绑在我母亲的头上。我母亲就在田埂上蹦蹦跳跳的,头上的狗尾巴草也跟着在头上一跳一跳的。
但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见,因为后来我外公的病越来越重,躺在床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但是不管有多难受,他都不哼一声。

而我母亲什么也不知道,经常跑出去和小伙伴玩,玩累了,就回来趴在床边告诉我外公,比如今天玩什么游戏了;谁和谁又吵架了;谁掉到田沟里去了;谁和谁又和好了......说着说着,就趴在床边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在父亲身边了。



1951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几个小伙伴来到我母亲家一起玩,他们在门外高高兴兴地踢毽子。我母亲还是穿着那件她最喜爱的小红棉袄,我母亲一年多之间好像没怎么长个,还是那么瘦小,但是依旧那么活泼,好动。

我外祖父的床正对着门,躺在床上,他可以看见女儿像只快乐的小鸟飞来飞去。

我母亲玩了一会,跑了进来,喝了一口水,拿起我外公的呢绒帽子戴在自己头上,调皮的一笑,又戴在父亲头上。然后她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告诉她父亲,院子的桃花开花了,很快就有桃子吃了;田沟里的水没那么冷了,有好多小蝌蚪,隔壁家的二牛捉了几只,以后他可以养青蛙了;谁和谁很快要去学堂上学了;村头三婶家的小妞想拿一个螺陀跟她换野鸡毛的毽子;刚才踢毽子的时候她一口气踢了好多个,数也数不清......她银铃般的声音在屋子里回响着,我外公微笑着,注视着自己的宝贝女儿。



这时候,在外面的小伙伴向她招手,示意她出去玩。我母亲看着她父亲,犹豫着。我外公向他女儿点点头:“去吧”,我母亲蹦蹦跳跳的走到门外。

我外公侧身躺着,这样就可以一直看着门外的女儿。多少疼爱,多少牵挂,多少不舍,都在这无声的目光里。渐渐地,我母亲那飞动着的红色身影变模糊了;她那银铃般的笑声也慢慢远去了。我外公想呼唤我母亲的名字,可是没有声音可以发出来;他伸出手,可是触摸不到女儿的小手。慢慢地,慢慢地,他的手无力的垂了下来。

就这样,我的母亲成为了孤儿。

那时,她刚满七岁。
在办完我外公的后事之后,我二姨把我母亲领回了家。

我二姨的家在金花村,与兰花村是邻村。我二姨与二姨夫住在一座破旧的房子里,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名叫青儿。

因为年龄相仿,我母亲与青儿很快玩到了一起,辈分上是姨甥,实际上更像小姐妹。

我母亲那时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模模糊糊的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她想念自己的父亲!

每当这时候,她总是会望着挂在墙上的那顶灰色呢绒帽子,她父亲最喜欢的帽子。在葬礼上,我母亲一直紧紧抱着这顶帽子,所以,后来搬家的时候我二姨把它也搬过来,挂在墙上。



望着这顶帽子,我母亲轻声的抽泣着。一边哭,一边拖过一条板凳,踩在板凳上,取下那顶帽子,然后她把帽子放到面前,使劲的嗅着,贪婪地闻着,帽子油腻油腻的,那是她父亲留下的,那是父亲的气味!她把帽子贴在脸上,好像贴着父亲的脸。她就这样不停地闻啊,不停地哭,一直到青儿等小伙伴喊她过去玩游戏,她才爬上板凳,把帽子挂回原处,然后她一边抽抽搭搭的抹眼泪,一边出去了。

玩累了,该睡觉了,躺在床上,她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她蹑手蹑脚的起床,搬板凳,取帽子,闻帽子,偷偷哭泣,再把帽子放回原处。

我的母亲那时还只有七岁,除了要忍受失去父亲的痛苦,还要忍受饥饿的折磨。他们每天只能吃两顿,而且是野菜熬的粥,又苦又涩,一家四口经常是饿得头昏眼花。在52、53年,我二姨夫和我二姨因为饥荒相继死去,抛下了这一对苦命的小女孩。

我二姨夫的兄弟收养了青儿,我母亲再次成为了孤儿。
世上总是好人多。金华村有一个叫肖四婆婆的老人家,觉得这个小孤女实在太可怜,于是想收养我母亲。她来到我二姨家,问我母亲:“以后和我一起住我家好不好?我给你做花衣裳。”我母亲一个劲的点头,她以为是去走亲戚呢。

听到这个消息,我母亲的二伯和二伯母一瘸一拐地赶来了,把侄女带回了家。

(未完待续......)
“寓教于游”为核心,“观世界”以建“世界观”。

如何关注
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②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上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③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微信推出新功能啦!
升级到最新版本,
可以将微信公众号置顶。
欢迎把寓教于游公众号置顶,
方便您接收最新内容推送,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错过重要信息啦。
点击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喂^_^看完了点个赞呗


    关注 寓教于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