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期】骨架传功松透求整!太极拳闲聊之用力非太极。

 

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越战越勇,打个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难练...



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越战越勇,打个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难练的,腰胯上的肌肉,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还力大无穷,内功的力量全是从那几块脊椎上来的。

人体是个大弹簧,就是说的那几块脊椎上的肌肉。这几块骨头有了开合,动起来了,人就能生出胆色,碰着老虎都敢咬一口。龙形搜骨,发劲讲求骨力,髋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节能够发力,腰胯关节可以开合。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没有内耗,劲路打通。丹田区域的肌肉,平时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扭伤了腰,但练到之后就会体会到人身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兽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虎豹奔袭猎食时那种惊人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都是从这几个部位发动的。有了这种力量作后盾,文人学士也敢沙场一搏。

形意拳讲龙虎二气,这龙跟虎,最强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龙虎之能,胆色怎能不壮。练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来练,不要管手脚,立丹田、较丹田、翻浪劲、抖绝劲就是从这里面出。天长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么叫“全身是一条大龙了”,也知道什么叫背后敏感了,才能对敌。骨盆有了感觉,各种丹田功就没有奥秘可言了,不过就是各种腰腹筋肉的锻炼而已。这两个地方出了感觉,就不想抡拳头了。对拳里的蹭劲就有了体会,见了人就想往人身上蹭,这就是骨力。

形意以枪化拳,枪就是化在了自身的骨架上。纯以骨架传劲走劲。身体骨架即是刀枪剑,是最佳最好的传劲工具,不是发劲工具。既然是传劲,自然是越结实越好。骨架结实就在一个整上,全身整合,周身关节无断之处,一透到地,即是最佳,但凡身上有一处不能松透之处,即不可能有如此之整。真正的整,是周身无时无处不是处在自然的整之状态,整劲是指由整的架子传过来的劲。最后打成一个整,打出来整劲等等说法仍然还是在跟自己较劲,全浪费在自己身上了。枪“滑”杆“抖”枪之说,滑者主直劲,劲在脊椎,带周身直进。抖者主螺旋转劲,劲在腰胯,带周身拧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直劲者,直进也,孙存周前进一丈,后退八尺即是如此之功,用以伤人,疾打疾进,其威可怖。抖者,转劲也。腰胯左转右转不断相连即成抖。所谓胯骨即是大转子,道理在此。直劲,劲在脊椎,曰龙劲,取“龙形搜骨”之意。抖劲,劲在腰胯,曰虎劲,取虎腰胯之功。





太极拳闲聊之三:用力非太极

驴拉磨转风拂柳  梢引根开意导形

练真正太极功夫的途径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并济”,“极柔软,然后极刚坚”。这是内家拳区别外家拳的最根本区别。按照前人的经验,要达到这样的功夫,练功时必须用意不用力。如太极拳论云:“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太极十三势歌云:“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经过长期用意训练,逐渐实现换劲,即不断去掉后天拙力,开发先天灵劲。这就是真正太极拳的独特练法。

对于“用意不用力”的原理和效果,杨澄甫在他《太极拳说十要》中说得较为明白:“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

那具体在练的过程中,不用力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这主要是克服四肢惯性用拙力的问题。首先两脚不能用力,两脚用力,全身难松。要求不能用力踩和蹬,留给地面的只是你自身的重量,不要额外向地面去加力,前移、后退、左右只是你重心的倒腾。只要这样,会逐渐体证到猫行、树叶飘落到地和履薄冰的感觉,实现脚的轻灵。对于双脚,具体详见前面的文章。其次双手不能用力,从肩到手指肌肉不要紧张,必须放松,不要摒着力和贯着劲,双手的屈伸主要靠意气的牵引来活动。要逐渐去体会这样的感觉:双手好像上面有线牵拉着,一不小心,双手因为自身的重量就要掉不来。或者双手扶在水面的球上,球一拿走,双手就要掉下来。或者也可体会双手如风吹杨柳的感觉。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说双手要用力,就只要小心地维持不掉下来的这点“心力”就可以了。

再来谈谈练拳中如何用意呢?

首先简单讲一下什么是意。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思想或思虑,包括思考、分别、判断、理解、分析、研究等等,这是脑的能力;认识心理世界的能力我们称之为体验,包括感受、觉知、觉察、体会、观照等等,这是心的能力。这里讲的用意是指心的能力,用意实际上也可称“用心”,用“心意”,但不是用脑的思虑。用心意是有能量的,用脑的思虑是没有能量的。所以佛家讲修练要“息脑用心”,太极拳也如此。当然开始时很难分清用脑还是用心意,以后会体会的。

太极练拳中用意的诀窍可归结于拳经中“意气君来骨肉臣”这句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是“被动练拳”,是拳练我,不是我练拳。

总的用意原则是:想象手和脚都是由手指和脚趾外无形的线牵引着活动,手脚的活动都是被动的,没有想像线的方向牵引,自己身体不能主动运动,自己可比牵线木偶。只有手脚方向向下、向内的运动,不是被线牵动,是顺由手脚自身重力落下,但要体会落下时还被手脚外线提着的感觉,即落中有提。这样日积月累地练习,身外之意会无中生有,自身会从有变无,逐渐达到拳经上讲的无形形象,全体透空,舍己从人的境界。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意,下面引用我认为相当不错的两段文章,可参考:

陈耀庭老师文章中写道:记得六十年代我与拳友陈惠良去拜访杨老(杨禹廷),请教他如何打好太极拳时,他说“盘架子要像毛驴拉磨那样”。为什么要像毛驴拉磨那样,当时并不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深感这是练太极拳的原则,是基础,是方向,越来越感到这一点拨的金贵。“毛驴拉磨”是指:我是磨,毛驴拉着我转。这样就能松腰、活腰,随着毛驴转,我不是主动转,是被动转。打太极拳与拳击、摔跤不同,腰不能用力。如果腰用力,腰带手,腰就僵了,错了。拳谱上说腰要“活似车轮”,要知道,那时候都是手推车,牲口拉的车,轮子都是被动转的,不是现在的汽车,摩托车是主动轮。“毛驴拉磨”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具体练法,这里的“毛驴”就是“意”。陈老师同时还以“两手春风拂杨柳”作比喻,说明两手不但要像杨柳那样随风飘柔,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被春风吹动的,是被动的,春风是“意”。

李光昭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如何才能以拳意为主呢?或有朋友问:拳意看不见、摸不着,到底有没有呢?她到底藏在何方?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拳意在你的身外,拳意即身外意。拳意上在天,下在地,就在你身外的空间里。仍以起势为例,当你垂手站立、平心静气后,切忌不要以我要用手指领手臂缓缓堋起的意念来指挥起的动作;而是我平心静气,毫无动意,是身外天上有一无形之绳索牵着我的整个手臂向上抬起;我是不得不顺其意而被动的缓抬臂膀。此时之意即是拳意。我之动是依拳意而动;是被动。我随拳动,拳为主,拳意即我意。此刻,拳主我次;拳重我轻;拳实我虚;拳我相合;我即拳,拳即我;有拳有我,无我无拳。

从上面的用意练法也可得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太极拳用意上是“以梢带根”的,即是以手带腰(身)的,不是以腰带手的,尽管外形上看是以腰为主在转。而外家拳是以腰带手的,着重练以腰为主的整体爆发力。以腰带手的练法,其注意力必在腰,是主动的练法,这种练法腰不会灵活,也练不出真正的太极劲,借不了力,不可能“四两拨千斤”,推手中也很容易被人摸到并控制腰。宋氏太极九宫步歌诀中写道:以手带步两翅摇,以身带步水上漂,以步带身任逍遥。形象地描述了两手在鸟飞、游泳时带动全身的关键性,也值得好好玩味。只有以手带,功夫才能上手。

总之,按照用意不用力的练法,最后会达到三个效果。简言之,一是体外会无中生有,会在空气中游泳;二是体内气血流注,“气遍身躯不稍滞”,会体会到水银般流动;三是会以气的自然鼓荡带出和谐的动作。

猜你还喜欢以下内容:

  • 【不传之秘】从《打手歌》看你太极拳功夫的高低
  • 问答 | 太极实战中为什么做不好引进落空?
  • 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略说推手中的接劲
  • 【第278期】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太极大师郝少如
  • 【第477期】干货 | 名师对话太极系列之三“虚是松到一定程度时的结果”
  • 【第65期】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人
  • 【第480期】视频教程 | 陈式太极拳-陈小旺大师讲站桩(下)
  • 练 | 太极拳 百“练”不如一“站”
  • 站桩 | 讲点连师父都不一定会随便传的东西
  • 【第62期】站桩很重要的筋骨之功
  • 【第四十三期】千金难买真太极(收藏版)
  • 【第431期】内家功夫站桩解秘 (下篇 )
  • 关于气沉丹田的心法口诀
  • 持续站一个小时以上,来看看太极拳桩功如何进阶
  • 初学站桩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
  • 【第430期】内家功夫站桩解秘 (上篇 )
  • 【第403期】站桩松腰系列:命意源头在腰隙
  • 【第291期】修练内家功夫必读/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 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略说推手中的接劲
  • 【第三十三期】太极拳之云手的奥秘
  • 太极拳横跨步,只有“云手”一式
  • 太极高手苏学文太极功夫的五大特点
  • 【练】太极拳实战核心练习:推手八法向恺然:我研究太极推手的经过
  • 练 | 浅谈作为太极拳功夫的中间锻炼方式——推手
  • 学 |杨健候太极推手精论两篇
  • 太极名家 | 李雅轩论太极推手
  • 太极拳揉手秘验100句(实用)
  • 专题 | 太极推手二十五问,不会推来也会化!!!
  • 【第362期】推手是修炼太极拳大道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 实战 | 太极拳推手精义十九劲及古钟五个点的发法
  • 杨氏太极拳真传断手
  • 【第292期】推手是练习太极拳的检验和提高 掌握正确训练法出真功夫
  • 实战 | 太极推手中败中求胜秘诀——横轴
  • 技法 | 太极拳推手秘技 “接定彼劲,彼自跌出”
  • 【第467期】我说太极拳 | 何谓空?
  • 【第400期】杨式太极拳单练式的优点和功效(下)
  • 视频讲解 | 洪传陈式太极拳中“云手"实战用法 精彩!
  • 【第227期】何轶群《太极求真录》之太极拳的横跨步法(共十八篇 )完结篇
  • 太极功夫手上始【学习篇】
  • 观点 | 太极拳错误的云手练法
  • 学 | 武派太极拳“敷盖对吞”四点认识 解析技击之理
  • 【第426期】太极拳的最难学是什么?
  • 【第449期】关于太极拳的十大解密
  • 【第86期】太极拳解密之十一:中正安舒
  • 【第77期】太极拳解密之二:松肩坠肘及其练法
  • 【第283期】解密太极拳十大系列核心内容,可以好好练拳了!
  • 【第269期】破解太极密码——得此文尽解太极精髓
  • 【第90期】太极拳解密之十五:力发于脊
  • 【第83期】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
  • 【第93期】太极拳解密之十八:力发于跟
  • 【第313期】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 【第401期】太极拳解密:教你精髓练习方法
  • 【第422期】太极拳解密之松腰松胯
  • 【第二十五期】解密“练太极拳者不动手”
  • 【第76期】太极拳解密之一:太极拳的本质
  • 【第81期】太极拳解密之六:劲道
  • 【第87期】极拳解密之十二:动作到位
  • 【第63期】太极拳解密系列十八篇(下)
  • 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之探密解析
  • 【第78期】太极拳解密之三:虚领顶劲
  • 【第79期】太极拳解密之四:意念
  • 【第63期】太极拳解密系列十八篇(上)
太极养生堂 为了更好的传播太极文化,2016年全力打造,精致推出视频太极教学、实战,揭密系列篇。关注太极养生堂微信号 taichitang ,回复“视频”可以观看学习更多太极视频讲座。

太极养生堂  公众号:TaiChiTang  

每天更新和分享太极养生知识、理论、练功心得体会、太极名家讲解以及健康生活理念。关注太极养生堂微信公众号!免费学习太极拳!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投 稿:欢迎您将身边练习太极或养生的故事、心得 、感悟及方法投稿给太极养生堂。投稿方式:关注太极养生堂给我们留言或直接发送内容。

版 权: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赠 送:关注后在公众号内回复可获得海量免费太极养生资料。

回复 101010 可获得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智慧养生(全集)视频

回复1001可以获得太极拳教程8套DVD视频教材+图书大礼包

回复10099可以获得《太极内功的奥妙》电子 图书

回复太极拳正宗可以获得《太极拳正宗》电子 图书

回复1003可以获得《逝去的武林》电子 图书

回复陈小旺可以获得陈小旺的中华武藏 陈式太极拳系列:《拳学阐微》 3DVD

回复张志俊可以获得太极拳实战大师张志俊《陈式太极拳32擒拿》《陈式太极拳32摔法》

回复陈氏太极拳可获得沈家桢,顾留馨著《陈式太极拳》电子 图书

回复陈瑜可获得陈瑜家传陈式太极拳170擒拿法DVD上、下

回复冯志强可获得冯志强心意混元内功(全集)DVD

回复陈正雷 可获得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陈正雷版)DVD

回复傅清泉可获得杨式太极推手DVD

回复黄康辉可获得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一路光盘版

回复“视频” 可获得海量太极讲座、实战视频资料(定期更新上传)。

回复“音乐” 可获得修身养性道家、佛家的音乐以及运动健身、练习太极拳的音乐(定期更新上传)。

给我们留言 :读者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把您阅读的建议和想法告诉我们,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互相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太极养生堂微信群


    关注 太极养生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