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摩崖

 

问题或难点不在于艺术家是否应该掌握这么多技术语言,而在于能否把观念的不同层面匹配到各种媒材形式中,让观众在特定展览场域体验到事件的生动性和独特性。“摩崖”就是对这些想法的一次实践和检验。...

点击“澍雨画馆”,一键关注,欢迎订阅


黄洋  木刻三十六景之大气电场  纸本雕版木刻  45×60cm  2015年


“摩崖”:一次个展实践

文 / 黄 洋

一、作品与呈现

侯孝贤电影《风柜来的人》中,有一幕关于写信的场景令我过目不忘:男主角阿清刚写了“母亲大人膝下”的敬语,就涂涂改改总是写不好,于是只好撕掉重来。新一页信纸上,有只被压扁的小蟑螂引起阿清的注意。他索性连信也不写了,开始用圆珠笔沿着蟑螂的轮廓画起了圈圈。随着往事历历浮现,阿清笔下的圈圈也如同记忆的涟漪层层推演。


电影《风柜来的人》中的写信片段
阿清的行为算不算艺术创作?如果算,那“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就真的来临了,因为几乎每一个拿过笔的人都有过无聊时勾勾画画的经验;如果不算,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对母亲的思念和画圈圈之间建立下了令人信服的关联的呢?要不是电影还原了他写信的初衷,谁又能从那些圈圈看出思亲的端倪?


黄洋  春秋泽国宫墙芎蕉浮雕纹饰拓本  拓片  97×79cm  2005年
事实上,许多现当代艺术家所做的事与阿清并无本质区别。他们不是在研究艺术本体怎样“进化”,更不是在创造大众易于接受的流行样式,而更像是受本能驱使,通过作品不断重复某种动机不明的生命状态。你无法从作品本身去分析艺术家的思想,因为他根本就没把要说的东西说出来;你也没法根据他的创作诚意去把握其作品的价值,就像你无从判断“蟑螂信纸”到底真正寄托了写信人的情感呢或只是小孩子闹着玩的涂鸦游戏。假如一切都只能存疑,那么这样的作品自然也无需观众的积极回应,毕竟痴人呓语不值得花心思去听。


黄洋  春秋泽国宫墙芎蕉浮雕纹饰拓本说明图  A4纸喷绘  2005年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如果把艺术家的创作比作大树,人们往往只关心树上的花朵——作品,而忽视了开花后的果实——对作品的使用方式,即展览。当代艺术尊重了一个源于自然界的事实,即花朵的妍媸与果实的味道无关。杜尚的作品无论怎样曲高和寡,我们却总能从他处理作品的独特方式中得到惊喜。举例来说,艺术家的个展一般都在画廊或美术馆等公共空间举办,杜尚却反其道而行,将自己琳琅满目的作品等比例缩小,再装到私密的便携式手提箱里,使之成为一座随时随地可以开幕的微缩版“杜尚美术馆”。


杜尚的《手提箱式盒子》
凭借对作品的不同呈现方式进行精心设计规划,杜尚将绘画、现成品、装置等模棱两可的“画圈圈”行为转变成如今大家公认的艺术。换句话说,对作品的“使用”才是决定艺术家能否被外界认可的重要因素。在各类艺术样式极大丰富的今天,艺术家如果能在作品的“输出端”多花点心思,那么至少可以降低抄袭或“撞车”发生的概率;另外,既然以占据真实公共空间为展览形式的做法依然是时代主流,艺术家若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观众的接受心理与创作思路怎样合理对应等问题上,无疑也是在媒体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下应该具备的专业才能。

二、展览构思

如今手机分辨率越来越高,作为高清图片的作品正在消解现场观摩的必要性(除非参加博览会或拍卖预展)。人们费时耗力地把身体移动到特定地点去面对你的作品,除了交际的需要,还有没有比单纯欣赏作品更具诱惑力的原因?恢复展览现场的价值和活力,是不是只有将其改装成夜店、迪吧或加入声光电这类过于新潮的做法……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开始了为期半年多的个展构思。


黄洋  归零系列之4÷0  绢本水墨  56.5×40cm  2009年
自2005年以来,我几乎每年都会回老家搜集民居老墙肌理。一开始我利用自然肌理拓片模仿失落文明遗迹考古,自以为发现了新问题、新方法,但此后无论是加入动画装置还是引申再造,都无法盖过实物拓片对我的内在触动。因为一旦把它们“移植”到美术馆的白墙上,立刻就面临变成奇石根雕等把玩之物的危险。既然我不想让它们沦为满足猎奇的民间俗物,那么到底是哪种因素在促成我不想直接挂出来展示它们呢?


黄洋  归零系列之21÷0  绢本水墨  56.5×40cm  2014年
前不久听了台南古调《日久他乡是故乡》,竟感动得潸然泪下。11年前,故乡就像在背后托着我前进的有力母体,我有足够的底气去肆意挥洒那些架空历史的文化想象;然而眼看亲人一年年衰老,昔日繁荣的街巷渐成废墟,当我走街串巷寻觅各种天然“篆刻”时,才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那个围着蟑螂画圈圈的阿清。这些体现出人工形态特征的自然符号,既是田野调查的原始资料,又是某种版画样式的现成品。观众对它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基本上来自传统金石审美经验,怎么可能同时体会到“日久故乡成他乡”的情感疏离呢?


黄洋  故乡拾铭之二十七  拓片  31×21cm  2016年
于是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展览构思。首先我要找到一个词汇,它既能代表“距离”,又隐含追寻、仰望之意,作为核心理念去统摄整个展览事件。出于对南京阳山碑材巨大体量的好奇和想象,我挑了几个墙纹肌理符号进行放大,再利用碑材表面遗留的明代石工凿痕,以拓片的形式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在我随时进行的电脑虚拟布展工作中,这几幅作品充当了“先声夺人”的作用。由于画幅较大,看起来就像我凭空捏造了某处被历史遗忘的摩崖石刻似的。


“摩崖”展厅设计图


黄洋  古殘拓考释  影像装置  820×45×100cm  2011年


三、展览结构

“摩崖”二字就这样成为我想要的那个核心词汇。不仅墙纹的凹凸感与摩崖石刻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而且还容易让人引发深邃的联想。刚好那段时间我迷上了美国摇滚乐队Half Noise 的作品,尤其是那首Mountain,可以说真切地唱出了自然界崇高而神秘的精神力量对人的鼓舞和启示。为了把它纳入到整体展览框架中,我先将歌词翻译成中国古诗词,再处理成印在古书中本来就有的样子,最后将这些伪造的书页串联起来拍成MV,并在结尾部分暗示了“摩崖”个展的时间地点。距离展览一周左右,我的微信公众号以《惊!古诗里竟藏着摇滚MV!》为题发布了这段视频,起到了申明主题和展览预告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这首MV已经概括了我的创作思想,观众哪怕不去展览现场,也等于吸收了“摩崖”的气息,因为其拍摄手法和中文翻译完全是我的原创。


黄洋  北方电气  丙烯手绘  60×90cm  2014年
而那些想去现场做进一步了解的人,将会在开展前三天看到微信公众号发出的“展览作品清单”(依然只有朴素的文字,没有任何作品图片)。到了亲临展场的时候,观众除了会看到我搜集的大量自然“铭文”外,也会看到经过重新制作组合而成的“符号演化史”,以及老墙固有的文字刻符在物候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样貌、几块墙体实物碎片等,这构成了展览结构的第一部分:研究。在空间上与这部分相对的,是碑材大拓片和六个影像装置,动态地展现了肌理拓片与相似形状的互动。其间较为突出的,还有一部投影到展墙上的动画短片《摩崖述异》,它以文学化的寓言方式阐述了展厅部分作品与我的家人、记忆、制作方式等话题的联系,这从而形成第二种展览结构:想象。某些在短片里出现的意象,如闪电和黑色,会在其他架上作品、陶艺作品和木刻作品中继续蔓延,最后与一组跟日神崇拜有关的作品一起,这组成第三种展览结构:应用。


黄洋  众妙之门  纸本版画  2014年
我把研究、想象和应用视为艺术创作的三种形式,是为了分别对应物质资料、观念实验和符号延展这三类作品的艺术属性,以期完整呈现我对家乡老墙纹理从好奇、挪用到脱离的过程中各种形态各异的实践方式,从而使现阶段的工作成果既能转换为具备内在逻辑的展览结构,又可以在弥散式的、适合悠游的展示空间里凸显过程与结果的意外关联。展览是容器,容纳了一次艺术家不大不小的人生事件。绘画、影像、装置等综合创作手段正在辅助艺术家为社会呈现一个立体而多面的自我。我想,问题或难点不在于艺术家是否应该掌握这么多技术语言,而在于能否把观念的不同层面匹配到各种媒材形式中,让观众在特定展览场域体验到事件的生动性和独特性。“摩崖”就是对这些想法的一次实践和检验。
黄洋,1979年生于广东揭阳。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当代版画专题)
点击下方图片,浏览详情








澍雨画馆公众微信号: Shuyuhuagu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公号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微信QQ号:523070506


    关注 澍雨画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