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  板荡识诚臣,但臣一直都很诚的呀

 

老子说,拿着结果当原因,揪着现象当本质的,都是耍流氓,或者是搞事情,或者……随便吧,这么多人怎么说的过来呢...



【原文】

大道有仁义

智慧有大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今本第十八章

【字义】废:衰败

出:脱离

伪:人为的,后天形成的

【讨论】

这一章也挺经典的,因为有“仁义”、“孝慈”、“忠臣”这些儒家所提倡的观念,人们就会认为,这是道家对儒家观点的反驳。但我们所习惯的老子,并不是这么讲话的,他喜欢做的是,不站在你面前和你针锋相对,而是自己搭个台子站上去,意思就是,你们那些层次还不够,我这个格调高。那么老子这一章为什么一反常态呢?下面我们就从文本说开去。

老子所谓的大道其实就是他所说的“道”,大在哪里呢?大在极致,这是一种极致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老子常说的宇宙运行的规律,类似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按照老子的逻辑,“道”本身是不会废的,因为这东西是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的,是一切的源头。那么这个“废”的对象就是人了,因为只有人才提“仁义”,这是人的语境。人废道,是人脱离了老子的“常”,是某时某地的越轨行为。集体的越轨,有可能就形成了一个变革,于是仁义成为了一个新的行为规范,用来替代原本人们遵循的“道”。

“智慧”二字在这里如果当做一个词来看的话,这句话也许就是另一个意思了。我在这里把“智”理解为对于事物清楚的认识,而“慧”则是对于才智的运用,虽然是衍生意,但是会更合适一些。“伪”通常就是虚假的意思,然而这里我更倾向用“人为的”这个含义。当人们脱离了对事物的认识,并且不再使用才智去解决问题,那么就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去行事,去臆测,这才是伪,大伪就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六亲”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人际关系称谓,众说纷纭,但是老子在文字里是有论述的,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对亲属关系。这是我们认识里的家人,属于血亲加姻亲的亲情体系。六亲不和,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最核心的社会单位中,关系不睦,而“孝”与“慈”是为了“和”而提出的要求。我们姑且不论“六亲不和”是否合理,“孝慈”也许并不是亲属之间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李世民不是说过这么两句么,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不知道有没有借鉴老子的意思。老子的这句话是说,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黑暗时刻,才会有忠臣挺身而出。但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忠臣是对于一个臣子个人品质的评价,这个品质不会因为国家的状态改变而迅速变化,天下太平了,这些个忠臣都不见了,出幺蛾子了,又都跑出来了。我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忠臣都是存在的,而所谓的忠臣只不过是保持职业操守、按规矩办事的国家公务员而已。只不过动荡的时局,恰好把这些人的品质搬上了舞台。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发现,“仁义”、“伪”、“孝慈”、“忠”其实不论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但是存在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人们大力称颂的“忠孝义节”嘛?不是的。事实上,人们所向往的是安定,是温暖,是安全感。“仁义”的表象下,那些对人的宽容、契约精神之类的良好品质是在一切时候都存在的,而且,人们只不过做了他们该做的事。而当人们不想继续运用他们的才智,互相花时间去了解事物的本质,喜欢凭自己的喜欢臆造事物,就会产生“伪”,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什么时候都有的,想想“搭便车效应”。

但是一旦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常态,从“伪”上升到了“大伪”,整个真实和原本的自然而然就都被打破了。在这种情景下,人们想不通是什么驱动了那些优良品质的产生,但是仍旧认为那些是好的,希望人们都保持下去,因此才会提出“仁义”的口号。本质上,“仁义”不过是一种总结概括,一种对于人们所看到的人际交往中的良好品质不同表现的汇总,人们要的就是那些好的体验嘛。“孝慈”是在家的层面上的好的体验,而“忠”则是君主和其他同事所希望获得的好的体验啊。“六亲”一定要和睦嘛?臣子忠君是本分吗?不,六亲只是一种人际关系,忠的对象是工作,哪里是口号里所说的那么崇高啊。

在老子看来,这些新名词是人们脱离了“道”才出现的。其实,这些名义下的实质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老子被自己的概念限制了。没错,人们是在集体的离经叛道之后才开始呼喊仁义孝慈的,但这些不是因为“道”的消失才产生的,而是因为人们忘记了什么是“道”。新的游戏规则,源自人们的迷失。


    关注 介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