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说戒台寺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土崩瓦解。李渊乘机起兵,由晋阳长驱关中,攻下长安,登极称帝,改隋为唐,年号武德。武德五年(6...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土崩瓦解。李渊乘机起兵,由晋阳长驱关中,攻下长安,登极称帝,改隋为唐,年号武德。

武德五年(622年),一位名叫智用的禅师来到幽州门头沟马鞍山,见这里风景绝佳,还有太古溶洞暗通浑河(桑干河),便隐居于此,建寺,名为“慧聚寺”。寓意自己戒行清高,能够广聚佛界智慧之才……

经过隋末战乱,唐朝初年全国人口只有400多万,佛教僧尼就占10多万。太史令傅奕上疏说:“僧尼徒众,糜损国家;寺塔奢侈,虚废金帛。”请求废掉佛教。高祖李渊深表赞同,于是下令淘汰天下僧尼、道士,京师只留佛寺三所、道观二所,诸州各留一所,其余一律“罢之”。在如此遏制背景下,智用禅师想,如不恪尽佛规,谆谆传戒那些出家为僧者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喝酒吃肉,就断难慧聚人才,广播佛义。因此坐坛说戒,就应该成为该寺主要佛事活动……

后来,辽代普贤大师法均,把坛增高、加大,可以容纳无数受戒者前来,接受义解深明、匡拯众事、操行清高、禅思深入的说戒。他于是就以戒行说教振名当时,传业当世……

到了明朝,江苏一个望族生下男孩儿,昼夜啼哭。人皆惊愕,以为怪物。满月,抱送离家不远的接待寺,男孩儿啼哭立止。几年后,男孩儿长得高额深目、大腮方口,仪表端严、眉宇森秀,念起经来,嗓音清畅。他经常领孩子们堆沙作塔,儿戏中可见佛教智者本性,而且佛礼规仪头头是道。人人都说他是罗汉之身。他七岁来京落发为僧,很快就具威仪、禀持范,传唯实大义,通涅槃大旨,做到一翳在眼,空花遍界,因而自号“如幻”。明英宗皇上闻其名,召来一见,龙颜大悦,让他当僧录讲经,掌管宫中佛事。他想,京西马鞍山的初唐古寺是四众受戒之所,寺名寓意就是聚佛界高人以振宗风。我既为佛徒,不能坐视其代代荒废。就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来到门头沟马鞍山,出巨资,聘工匠,选精干僧人监工,按自己谋划的规制,冒日晒雨淋之苦,将慧聚寺重修扩建。英宗皇上赐名,改为“万寿禅寺”,令如幻禅师驻寺,坐坛说戒……

从那时起,“戒台寺”或“戒坛寺”之名,就取代“万寿禅寺”正名,流传下来。嘉靖年间又进行过大修……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重修。康熙说,西山地接京城,山林幽美,寺庙众多,考其历年最久者,当属这座建自初唐的戒台寺,因此出巡路过这里,都要进来看看……那时,山里百姓受利益驱使,已有凿山采石挖煤活动。康熙认为有害古寺,就特命寺院周围禁止挖采,以保这里“梵境常宁,旧观弗替”。乾隆则对这里大发诗情,多有题咏……清末,恭亲王奕䜣曾在这里隐居十年……

民国时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这里开坛传戒,四方游僧前来聆听……接着,民间商事介入,发展为庙市,俗称“耍戒台”、“赶秋坡”。于是千古隆重佛事,加上传统民间习俗依托,戒台寺名气愈加远播……

如果喜欢本文,请关注我们并转发到朋友圈。谢谢。


    关注 寻味北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