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菩提师祖为什么要将孙悟空赶下山?

 

西●游我们先来说一说被我们将其称之《西游记》前传的部分,也就是从孙悟空拜师学艺,到大闹天宫,最后被压五行山下...



西



我们先来说一说被我们将其称之《西游记》前传的部分,也就是从孙悟空拜师学艺,到大闹天宫,最后被压五行山下的内容。

第一部分,便是孙悟空“拜师学艺”。

“拜师学艺”这个故事讲的是:

孙悟空出世以后,为了能够摆脱生死轮回,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飘洋过海寻仙访道。在西牛贺洲,孙悟空找到菩提祖师,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几年,学成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后因在师兄弟面前卖弄本领,被逐出师门。

从此,孙悟空回到主流社会,开始了他改造世界和顺应世界的实践行为——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闹天宫和保护唐僧取经。

“拜师学艺”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起点,也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根基,只有弄懂了这个故事,才可能真正读懂《西游记》。

“拜师学艺”中最令人费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深得菩提祖师赏识的孙悟空突然被莫名其妙赶出了师门?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孙悟空已学成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一天,孙悟空与众师兄在树下乘凉,师兄门询问悟空学艺情况。孙悟空就给大家变了一棵松树。

大家看到悟空的本领后,齐声喝彩,因此惊动了师父。

菩提祖师是这样说的:

“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悟空叩道:“只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

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哪里去?”

祖师道:“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

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孙悟空驾起筋斗云,返回花果山。

师徒离别的场景都是伤感的,孙悟空告别菩提祖师的场景尤其伤感。

这哪里是学成下山,分明是生离死别呀!

祖师说的虽然绝情,但在孙悟空驾起筋斗云的刹那,我相信美猴王的眼中想必噙满了泪水。

这段故事之所以令大家不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菩提祖师为什么对最为器重的爱徒突然变脸?

第二,孙悟空一次小小的卖弄怎么就会被处以逐出师门的严厉惩罚?

第三,君子断交,不出恶声。孙悟空受到的惩罚已经够重了,菩提祖师为什么还要在临走的时候恶语相加?

面对这些疑问,很多人困惑不解,也有许多人试图从其他方面寻找答案。

例如:有的人认为,菩提祖师已把本领传授给了孙悟空,孙悟空理应回花果山另立门户。

按理说,徒弟下山另谋发展本是件好事,可以弘扬教义,光大门户,可为什么好好的事情却让菩提祖师处理得如此绝情?

还有人认为,菩提祖师让孙悟空下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大闹天空,自己好乱中取胜,从中渔利。

但是我们从原著中根本找不到菩提祖师从大闹天宫捞取好处的任何证据,而菩提祖师本人也从未出现在《西游记》以后的任何章节之中。在后面的故事里,祖师已经完全淹没在了由众多神仙妖怪组成的洪流中了。
还有一种说法更为离奇。说菩提祖师就是后来的如来祖佛,认为如来佛祖以菩提祖师的名义教化孙悟空,待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如来便可出面帮助玉帝镇压孙悟空,以换取在东方神界的话语权。

其实,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持这种说法的人的依据不过是菩提祖师的名号。因为联想到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的因素,将菩提祖师想象成如来佛祖。

我们前面说了,《西游记》说的就是西游记的故事,和真正的佛教是完全不搭边的,庙里是没有人供奉孙悟空、猪八戒的;也没有人会相信,观音殿里观音菩萨身边站着的善才童子就是观音菩萨收降的红孩儿。

所以,仅凭菩提祖师的名号就将其与如来祖混为一谈,是非常不严肃的。

那么,菩提祖师赶走孙悟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西游记》中就有现成的答案,是很容易找到和归纳出来的。

那就是:菩提祖师已经预见到孙悟空死期已到,自己无能为力,与其让他留在山上,还不如让他下山自己闯一闯,说不定能搏出一条生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从孙悟空的经历、年龄以及阎王生死簿里规定的寿命来说明这一切。

大家知道,孙悟空从石卵中出世,不久就当上了美猴王,一直当了三百多年。《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里是这样说的: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

这里的三五百年是个虚数,我们可以理解为三百多年。

这是孙悟空得道之前在花果山上生活的时间。

孙悟空三百多岁后的一天,突然顿悟,感到人世无常。为了能够长生不死,决定孤身离开东胜神洲,求仙学道,最终拜在菩提祖师门下。

这是孙悟空学道时期。

整个学道时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是这样划分的:

孙悟空找师父就找了八九年。

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

八九年后,孙悟空求仙不得,又一次飘洋过海来到西牛贺洲。

在西牛贺洲,孙悟空找到菩提祖师。

学艺之初,孙悟空在斜月山三星洞里又打了六七年的杂。

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后来孙悟空由于破解了菩提祖师的哑谜,菩提祖师半夜三更向孙悟空传授本领。

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仅静气调息的功夫,孙悟空就练了三年,如果将七十二变、筋斗云的学习过程全算进去,大约是要三四年光景的。

所以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时说,自己已经离开花果山二十几年了。

我们粗略地估计,这时孙悟空应该有三百三四十岁了。

而这三百三四十岁恰恰是孙悟空的正常寿命,因为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不久,就出现了地府鬼差来取孙悟空性命的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天孙悟空与众家妖王饮宴结束后昏睡,忽然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带至“幽冥界”。

孙悟空在判官簿上的第一千三百五十号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孙悟空“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我们知道菩提祖师能掐会算。当年孙悟空一到三星洞口,祖师就派小童出来迎接。卜算是菩提祖师的特长。当他知道孙悟空阳寿将尽的时候,就找了个借口将孙悟空逐出师门。
那么大家可能会说,菩提祖师所谓的长生不死的本领岂不是骗人的吗?

明明没有长生的本领还要让人家孙悟空跟自己学习,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事实上,不是菩提祖师骗人,而恰恰这一点是问题的关键。前面我们说了,“拜师学艺”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根基,只有弄懂了这个故事,才可能真正读懂《西游记》。所谓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对于成仙、长生不死的说法是有误解的。

其实,神仙妖怪都是会死的。比如猪八戒的第一个媳妇卵二姐、牛魔王的老丈人万岁狐王、西海龙王敖顺的妹妹等,都没有抵抗住自然规律而人死魂灭了。

人或其他动物一旦成了神、怪,只多了神通和法术,但并不是意味着一定会长生不死。否则,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妖怪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非要吃一口唐僧肉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长生不老是整个《西游记》的大前提,我们如果顺着这一思路考虑,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唐僧取经可以避免轮回,妖怪们拼命要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镇元大仙拥有了人参果树就可以在仙界立威。

那么,菩提祖师呢。他虽然教会了孙悟空一些能够获得长生的本领,但究竟能不能长生,还要看孙悟空的自身努力以及造化了。所以,菩提祖师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将孙悟空赶出了师门。

在以后的日子里,孙悟空没有辜负师父的期望,靠着勇敢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长生梦想。

孙悟空离开三星洞时,失去的是师父,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关注 慧宇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