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母弑父与新道统论:《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

 

非典型读书笔记,《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对法律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到后半部分,完全不影响阅读。...

《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魏敦友教授法哲学讲演录》是魏教授新道统论思想的集中阐述,收录了他十八篇讲演和两篇自跋。全书不长,三十四万字;体裁分上下篇,上篇是其在广西民族大学的十篇讲演“重建道统的可能性”,下篇是魏教授在八所高校做的讲演——实际上本书精华尽见诸于成体系的上编,下编基本上是对新道统论的某些点生发(当然,其中在西政的那篇“当代中国学术的成长与中国法学的自主性”还是非常漂亮的)。





至于本坚果这篇文章,上半部分就文论文进行简单的归纳(我觉得很无聊,但读后感必须得写呗,无奈摊手),下半部分生发一些我的看法(夹带私货,写得吼开心啊)。

一、就《当代》一书来说

“重建道统”是魏敦友教授最旗帜鲜明的观点;要理解它必须先接受他给中国法学研究设定的两大命题:离母弑父——离开传统文化的温暖怀抱是为离母,拒绝西方文化的强大磁力是为弑父。质言之,杜绝无条件回归传统和全面导向西方的可能。作者基于他认定的这两个现实,对当前理论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反思或者说批判。其下魏教授提出了法学“现代化到国际化”的变迁,批评了学界对西方文化“主奴关系”的谄媚恶态。

知识分子成为相对独立的阶层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突破;文以载道、立言立身的思想从此融进了民族的文化血液。知识阶层形成了“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的高尚追求,在长期和“权力”的周旋中形成了高贵自矜的情操。道统、政统、学统三者的长期互动保障了古代中国的运行,但是在晚清以来道统崩溃,原本依附在道统上的学统也只能转投政统——当前学术圈乌烟瘴气的乱象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道统缺失。

魏教授构建新道统理论的核心逻辑就在这里,也是全书最主要的条理,其他论述都属于旁支末节了。至于如何构建新道统理论?那就在下编的八篇演讲中零散分布了,恕坚果就此打住。【——毕竟本坚果一贯不理解这些法律技术层面的东西,对这些高度抽象理论的理论也是兴趣缺缺。如何构建这么形而上的东西?书就在那里,诸君自便吧。】

二、夹带私货时间到啦

太宗文皇帝说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了老鼠就是好猫”,我认为这种务实的态度是十分正确的,这话用在法律研究上也不见得不适用——譬如说吧,我就一直不能理解理论法学研究到底在忙活些什么。本坚果毕竟是个半路出家的理工男,缺乏对各派理论的虔诚信仰,我没有哲学家的思辨欲望、法学家的下定义欲望和各大学家的撕逼欲望。文人相轻,古已有之,也许是象牙塔中的各大学家们对自己的学说倾注了太多心血,所以容不得有人诋毁吧,甚至是容不得有人不相信它。若果然有人,那一定要和他辩驳个一二三出来。——学术界实在虚浮无聊,我此生绝不入学术研究的泥沼。不论出身,各凭本事,在实务的汗臭铜臭中拼搏拼斗搏杀一生才是我所愿。

魏教授的书里有一段话看得颇有意思:大意是他写了一篇批评苏力的文章,被转载到北大法学院论坛上后骂声不绝,其中有一条是:“广西大学是一个什么狗屁大学,呆在这种学校里的人居然还敢写文章?!你懂苏力吗?回家好好读书吧”——骂得好,呆在广西大学的教授确实没有资格批评北京大学的教授。那么北大的学生是否就有资格批评广西大学的教授呢?——有的,因为师承北大名师的学生其日后的成就必将超过偏安邕江的孤独学者。

学术界讲究根正苗红、师出名门;像魏教授这么苦苦打拼的实属异数。不仅缺乏师承,而且还是由哲学博士改弦更张研究法律,魏敦友教授真是……公允地讲,若他当年拒绝进入法律领域,继续他北师大学士硕士、武大博士、浙大博士后的哲学之路,其成就绝不是南国这一方小天地能束缚的。可现在呢?俱往矣。98年三十多岁的魏先生受聘担任新成立的湖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时,可谓是意气风发了。谁承想离开“哲学的鱼塘”进入“法学的鱼塘”之后,不仅难抒抱负、自己还在99年来桂后困锁愁城近二十载。固然他已经在法学理论中获得了成就,但却是用无比艰辛的十七年孤独求索换来的。个中得失,又有谁知?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个结语,一叹魏教授之命运,二警醒自己莫要步上后尘。引以为戒,慎之戒之。

精彩不亮丽,起落是无常。


    关注 闲笔话春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