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个村庄,居然是用碗建成的!

 

看惯了城市中林立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你是否常常怀念乡下那砖墙瓦房可是,你见过土碗建造的房屋吗?在福建宁德的飞鸾...

看惯了城市中林立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
你是否常常怀念乡下那砖墙瓦房
可是,你见过土碗建造的房屋吗?
在福建宁德的飞鸾镇,有一个叫“碗窑”的村庄。古村村后山势陡峭,村前潮涨潮落,房屋和瓷窑接连不断,沿着海岸,蜿蜒三公里。
飞鸾镇
位于三都澳海边,从古至今交通便利,港口贸易繁荣,盛产粗厚瓷碗的碗窑村,与海丝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一样的身世、风貌和风俗,让它成为海丝上的奇特“驿站”。3000多人的村子,从古到今都非常热闹。
“以碗代砖”建民居的别样村庄


到了碗窑村,首先被遍布村庄的奇特民房吸引。圆圆的土碗一层层一排排地垒起来,组成房屋墙体,使看惯了平平整整墙面的人感到一种别致,一种艺术,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


其实这整整齐齐
堆叠而成
的墙体材料并
不是碗,而是窑厂做碗时的工具,叫作碗盒。
碗窑村的村民从古代开始,就开窑做碗。操作中,师傅会把已经做出形状的碗坯放进圆形中空的碗盒里,再置入窑中煅烧,大约一个小时碗就烧制完成了。碗盒则是在大约1500摄氏度高温的火中铸成,一般用过两三次就要废弃。


这个村庄,为何用碗盒砌房?
原来,村子紧挨着山和海,祖先刚迁入时,没有生产工具,既不能加工石头,也无法生产砖块,造房子时怎么办?聪明的祖先因地制宜,用上了窑厂废弃的碗盒。这个传统也一代代延续下来。
碗盒因为高温锻造,质地非常坚固,而且有防火功能。
据说,上世纪70年代,村里一个放置松枝的房子着了火,火势猛烈,石头都爆裂了。但碗盒砌成的墙体却丝毫不受影响。此外,因为碗盒中空,墙体由里外两层碗盒砌成,隔热、隔音效果好,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闽东村落里的闽南风情
这一村的闽南文化,被四周的闽东文化“包围”了两百多年,却依然保存良好,在村里,大多数人都能说一口闽南语。


村里人的祖先刚迁来时,被周边村庄当作外来客,交流很少,甚至关系有些微妙。但随着碗窑的发展,碗窑村壮大起来,周边人群来村里工作也越来越多,为了融入反倒被同化了。而且古代碗窑村经济好,村民都以当碗窑村人为自豪。闽南语和闽南风俗作为身份特点,就一直保留下来了。
每年元宵,村民要游“碗板龙”。“碗板龙”的身体构造就地取材,由平时窑中放碗的长条木板制作,龙头上点一根蜡烛。逢年过节,村里的年轻人还会组织起来,表演闽南舞布青狮,以及闽南风格的铁枝表演。这些传统,在宁德当地非常少见。
虎虎生风的闽南汉子
碗窑村所在的三都澳南岸弯曲陡峭,农耕不利,却有茂密的松林和高品质的高岭土,加上船运方便,自古便是烧瓷的好地方。


大约两百多年前,碗窑村的祖先从泉州一带迁来,是地道的闽南汉子。他们原本从事开窑做碗生意,迁居此处后,利用当地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依然重操旧业。
三都澳作为闽东重要的港口,古代贸易繁忙,当地的瓷碗更是供不应求,碗窑也不断壮大。
时光流逝,闽南汉子的后代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山水和饮食,但是乡音依然。几百年不熄的瓷窑,烧掉了多少泥和柴,烧走了多少岁月。
然而,存在于族群中的语言记忆、文化基因,却如青瓷片上千年以来,未曾暗淡的光芒一样,不曾消失一丝一毫。


来源:V游福建



    关注 泉州微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