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你要向前走,必须放下包袱

 

视角决定了眼界,眼界孕育了心境x0ax0a老天给了每个人就一生,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情,怎么活,是自己的事情x0ax0a批评总是容易的,但我没兴趣批评和赞扬,我只想聊感受...





摄影随笔:

我很少写影评,但看了这个,愿意深聊。

方与圆的视角,大与小的博弈,乡土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趋同和对立,总体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电影。你说它有深度也好,有内涵也罢,讽刺,揭露,那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无关,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社会伦理下,鲜活且有意思的生命。

我不从政治角度点评,那不是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所处的高度所能说得清楚的,我想说的,是电影里那些生命体验,与我们生活的反思。

上期回顾:

《摄影,是眼界的事》  点击标题浏览


图文作者:郑波(@细草穿沙)

尼康中国NPS摄影师

1
你要继续向前走,必须放下包袱。


“俗话说得好,别再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功夫。

电影最后这句台词被范伟幽默的说出来,一下把我从这几天压抑的情绪中释放了出来。每到年底,总会考虑很多事情,对自己不满意,计划,目标,突破,工作,生活。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我们从小就听旁边的人不听的絮叨。但真的遇到麻烦事,还是很容易会陷入一个死结,总是和自己过不去。 然后让糟糕的情绪,继续影响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有了糟糕的情绪,糟糕的情绪,再导致更多的倒霉事发生。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卡在一个死结走不动。

看到电影结尾时,突然明白过来,那些经把我们卡在死结处,而走不动的,就是我们的曾经努力获得的那些光鲜和体面。

因为很多人,叫你摄影老师,所以,发的照片,必须是完美的,必须是配得上老师这个形象的,必须是符合身份的。慢慢的,照片会少了地气,多了完美。

但完美过头了,就是浮华。世间所有一切,都是来自生活里泥土的味道, 只有扎根在大地里,才能生生不息的成长。无论别人怎么看你,但自己归根都是普通人,应该有温度的。

我似乎一下明白了,苦苦思索不得答案的,园林摄影的瓶颈在哪里。

园林再高大上,再代表文化,也必须把他从庙堂上面拉下来,让园林,从古人的浮生若梦,回到普通人生活里的诗情画意。

又想起了胡适先生的那句话:在什么时代,就穿什么时代的衣服,说什么时代的话。
2
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情;怎么活,是自己的事情。
大多数人,过了三十岁,或四十岁,都会获得了一些社会的财富,稳定的工作,一定的地位,周围圈子的认同。

但换个视角来看,这些获得,也是背上了一种无形的包袱。一旦你想改变,第一想的不是自己是不是喜欢,而是周围人怎么看你。

电影里的法官,县长,市长,可能谁都是没有恶意的,但就是这样一件发生在民间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弄得鸡飞狗跳,啼笑皆非。 不就是,大家都太爱惜自己的名声和私利了吗?因为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地位,名誉,所以不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看到豆瓣上有影评很犀利的指责这是一部《官场现形记》,我倒不那么看,其实无论高高在上的人,还是底层老百姓,大家都一样,都会害怕失去拥有的东西。

真的换了我们自己到了那个位置,就一定那么敢于担当吗,还是未可知了。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都会说一些干净利索的话。 真的涉及自己的利益时,大部分人都会三思而后行。

在社会伦理中看人,我们习惯去看标签,他是领导,他是模范,他是大师,他是学者,他是民工。 但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背后,大家拥共同的人性,这人性包含了爱与温暖,也包含了脏和贪婪。

人性从来都是最说不清楚的,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很坚强,其实,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会很脆弱。唯有真实的经历,才让看清自己的真实。

我看到的电影故事,无关政治,只是一部真实的,残酷的,探讨和演绎人性的心理学电影。

女主人,十年告状,为了证明她不是潘金莲。事实上,这十年,她也毁了自己的人生。本来可以继续开始新的生活,继续向前走,却原地踏步走了十年。

老天给了每个人就一生,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情,怎么活,是自己的事情。

3
视角决定了眼界,眼界孕育了心境。


电影的镜头在江西婺源那个小山村拍摄时,用像窥视一样的圆形视角的镜头,给人压抑的感觉,不开阔。 等到女主角到了北京,突然画面变成了方形,变得开阔了很多。 等到结尾,变成了正常的开阔的画面。

这大概就是视角的魅力,是值得我这样的摄影人学习的,电影构图。

即使在正常三分二圆形窥视构图的画面里,也可以用窥一处,见全貌的手法,表达很有味道。

画面的构图和取景,不在于是开阔还是狭小,而是在于有内容,有故事。

以前我会给很多摄影爱好者说,广角难用。 看了这部电影,得出新的感受,50mm视角的镜头,更难用,画面,和故事和谐共处,大概就是艺术。

有时,我们认为不可能时,可能是真的自己眼界还不够宽而已。

视角决定了眼界,眼界孕育了心境。
4
批评总是容易的,但我没兴趣批评和赞扬,我只想聊感受。
一个电影一出来,各种影评会习惯从评价的角度去评判电影作品本身。但评判,也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说自话。

不知道是社会的现象,还是时代病的缘故,对人,对事,对作品,大家渐渐已经习惯了用评判,评价去替代感受。

一场电影下来,习惯总结出一个真好,还是真烂。但这一切,说得清楚吗?

我经常尝试问一些影友,你对某张照片的怎么看,大部分人潜意识,会用评价替代感受回答。 他们会说,拍的真好,拍的不好。事实上,外在一切东西,与自己内在发生关系的,都是感受而已。

我愿意写影评深聊,是因为这电影带给我了很多反思和启发。 而不是因为它好,或者不好,那些与我没有关系,票房收入也与我没关系。与我有关的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就如电影里女主角,她刚开始只是想要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承认她没有错。结果,所有人的都在帮她解决问题,实际上,她的问题解决不了,她只是要一个说法。

评价是社会伦理的标准,是现实社会的东西,感受是灵魂深处的,是私有精神的领域。

❶这里是郑波(@细草穿沙)个人公众微信

❷内容涉及摄影与美,生活与文化的随笔

❸欢迎分享传播,(但保留著作权)


    关注 我看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