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笔记 艺术教育关系孩子一生幸福

 

音乐教育是最直接、最集中、最有效的感性素质教育。六到八个月的孩子可以随着音乐律动,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跟着音...



音乐教育是最直接、最集中、最有效的感性素质教育。六到八个月的孩子可以随着音乐律动,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跟着音乐跳舞,音乐是在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早能够产生审美反应的艺术,音乐也是可以最早进行系统化教育的艺术。有了音乐伴随,人格教育的时间都可以大大提前。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似乎开始意识到幼儿素质教育重要了。许多有能力的家庭都会让自己的小孩在儿时便开始学习一到两种乐器。而钢琴则是目前最普遍的儿童启蒙乐了。我家也买了架嘉德威钢琴,儿子现在4岁,想让他现在就开始学钢琴,我把学钢琴好处总结了一下,发现学钢琴表六大好处,特归结如下:


1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

2开发智力,培养协调

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灵敏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从幼年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3培养对音乐的鉴赏力 

学习钢琴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作品的熏陶,不仅可以使孩子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而且还可以提高音乐鉴赏力。

4锻炼人的耐力和信心

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

5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非音乐)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可以弹奏肖邦的《叙事曲》,另一位没学过钢琴。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钢琴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钢琴弹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6累积财富

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任何一件乐器,都没有像钢琴拥有那么多的独奏曲。在众多的钢琴独奏曲中,包含有巨大数量的属于人类最杰出创作之列的优秀之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钢琴大师霍夫曼说过: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的。从物质财富来看,如果你是专业钢琴手,那么你将在乐队中处于领导地位,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如果你是业余爱好者,这将给你的生活拓展空间,有一技之长。

在中国的家庭里钢琴的普及已经不断的上升,学琴的孩子和成年人不断增多,学习钢琴已经是新式教育下的“必须品”,以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逐步的被社会各界所重视! 可为什么说学习钢琴的好处呢?比起其它乐器来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艺术教育和幸福

孩子为什么学琴?考试加分?特长生?考级证书?

这些理由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孩子每周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来学琴。

我们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最终极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管你有什么角度切入,最后一定回到两个词:幸福、成功。

幸福是个人的事,成功是社会的评价。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先苦后甜。持这样想法的家长就觉得,艺术是饭后茶余的事情,可有可无的事情,虽然也挺快乐,但妨碍未来取得成功。

所以这些家长一旦孩子觉得学艺术和学校学习发生冲突,就放弃学艺术

                               艺术教育和成功相关

苹果公司靠什么征服世界?把技术变成艺术,让产品做成作品。对美的追求,感性的智慧。

温饱时代,吃饱就行,小康时代,生活的更美好。人的审美需求,感性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小康时代,竞争审美品质。

感性素质低,成功难。审美素质低,成功难。

在这个时代,要想孩子成功,必须要有审美素质。审美素质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

孩子童年缺少艺术教育,将来成功率低。

审美素质低的人,破坏大。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上,或者生活中,充斥着一些难看的设施,建筑。归根结底是领导者没有审美追求,花钱办坏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基层领导干部不重视,缺少审美素质,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能把几百年形成的古村落夷为平地。

如果一个人能发自内心来自感官上对美有追求,就会有权衡。改变中国环境问题,不至于出现开发=破坏,还是在于提升全民族特别是领导干部精英阶层的审美素质。



学琴就一定不快乐吗?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教育能像学琴那样,让低龄的孩子享受如此多的快乐。

但痛苦的学琴教育却让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我们的艺术教育完全走向了我们最初让孩子学琴的反面,这个问题要深刻反思。其实,学琴可以不苦,孩子可以爱练琴。

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大量来自家长和老师的伤害。比如:

错误的教学态度,让孩子逃避学习。

生理上的负面评价,让孩子给自己限制。

概括性的否定评价,让孩子失去信心。



人为什么愿意做一件事?

行为背后的动机,由需求的满足驱动。

打开孩子学琴动力的金钥匙,就是四大需求。审美需要、亲和需要、成就需要、优胜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就可以让孩子的热情源源不绝。

举个例子:有两个琴童,你们觉得哪个会爱上练琴?

琴童A:

审美需要,留最好听的作品,给孩子选择。

亲和需要,给孩子多多的爱,孩子体验了更多的温暖。

成就需要,优胜需要,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

琴童B:

大量技术训练,枯燥乏味,孩子不喜欢这些曲子。

由于学琴,老师和家长训斥指责,自从学琴以后爸妈有矛盾了,对自己不好了。

诸多挑剔,批评。高标准,严要求,孩子得不到肯定和鼓励。

别人家的孩子,让孩子充满挫败感。

不练琴不许吃饭、睡觉、体罚等等。

孩子没有对钢琴的热情,对钢琴的热情是由她基本需求产生的。

打开孩子学琴动力的金钥匙,就是四大需求。审美需要、亲和需要、成就需要、优胜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就可以让孩子的热情源源不绝。

练琴的时间不是刚性原则,因为孩子的目标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等等,都会让孩子的练琴时间有所调整。

练琴时间的“有三感”原则:

1. 快乐感。不快乐的时候就停。

2. 成就感。为了获得成就感,就会努力多练。

3. 责任感。孩子承诺练多久,让孩子为自己的承诺负责。


    关注 昆明琴之巢音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