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荫清大伯]

 

我们的小村,地处华北平原滤沱河畔。天然的地利,因此沿河两岸村庄桃红李白,杨柳依依,麦苗青青,炊烟袅袅,...





我们的小村,地处华北平原滤沱河畔。天然的地貌,因此沿河两岸村庄桃红李白,杨柳依依,麦苗青青,炊烟袅袅,构成了一幅美丽恬静的田园画卷。这块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世代耕作的农民。民风淳朴,文化气息浓。我村李荫清世代为农,但家境富裕。十年寒窗,他考中了举人,一任区长。据说还是管税务的肥差,但因人太忠厚,既不敢捞钱,又不能适应官场,没多久即罢任回家。那时的读书人,一旦钻入“子曰”,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此人也即如此,当官没发了财,唯一的出路就是课馆教书。一九四三年我入学时,是村中第一个公办小学,这位博学的举人先生便成了村中第一任小学的授业老师。

我们这个村不大,有一百多户人家,全部李姓,因而村名就叫李家口村。村的中央有一十字街,北街有文化的人多就立了族谱,分辈份按字取名。我能记忆的是:秉、寿、荫、国、体、崇,民。我是国字辈。因而呼老师为大伯。(因都是本村本族,故一般都不称老师)荫清大伯是我的第一位老师。刚入学时还没有课本,他就在黑板上教我们认单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并把每个字作了祥尽地发挥与讲解。对于这些初入校门的农村顽童来说,这些人生道德的大道理,真是佶屈聱牙,别说是能听懂了,就是能记住这个字也是非常之难了。但我确实记住了一些,因而他对我非常喜欢,常在课堂上表扬我,说我是个好学生。我也从他的讲授中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

荫清大伯是标准的儒人形像,面目慈祥,性情温和,蓄着晚清末期文人仕大夫的那种小胡子。身穿银灰丝质长袍,外罩玄色团花软缎马褂儿,头载一顶无沿小帽,帽顶镶一颗红玛瑙珠,前面镶一块银色美玉。按辈分我爷爷是寿字辈,比他高一辈,所以他也要按照族规行事。逢过年他都要给我爷爷去拜年。我碰到他就深深地鞠一躬,说一声大伯好,他便含笑点首。

他凭他的薪奉。他盖起了三明两暗的五间大砖房,九级台阶凸显出主房的威严,东西厢房全是卧砖到顶。院分里外院,外院作为学堂,外院的东面是他的书房,里面挂了许多名人字画。这个小书房,原先是老先生接待宾客之用,后来是他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孙女读书的所在,再后来也就成了学堂高年级的教室了。我和郭老曾在这间小屋里度过了一段同窗生活。对那些字画我也记忆很深,那幅四扇屏是用楷书写的《朱子格言》,我至今还能背诵许多;还有一幅隶书的中堂画,两边的对联:上联是“能通文选唐人学”;下联是“直作经诗汉氏宗”。在这间小屋里读书是非常舒适和有情趣的,有时老师学生只是老师不在互相开个玩笑而已。缘于老师常当众表扬我,惹得几位男同学们在背后偷偷地说我的坏话,这些坏话的内容是后来郭老才告诉我的。大概都是出于他们的羡慕嫉妒吧。

他家的大门上有两个斗大的黑漆大字,是“忠”“孝”两字,门庭内悬一块烫金横扁,上书“德被商民”四个大字,记不清是谁送的,只记得书法遒劲。二门的对联是:琴声棋声读书声声声悦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横批是三多九如。还记得当时二门的照壁上种了一架袅萝,它那柔嫩的蔓丝爬满了整个照壁,在它明明暗暗的叶丛中开着许多嫩绿色的小灯笼花,一个个像是孩子们吹起的泡泡。我常独自立在照壁前贪婪地看着那些好玩的绿灯笼,很想摘下一个,看看它们里面长了什么东西。一切回味如昨。二门以里是内院,内院学生们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只有我这个受到先生特别器重的学生才可随便出进。二门到上房是青砖铺的甬路,台阶两旁有两株木槿花,一株紫色,一株白色;院的西侧还有一株桑椹树,每到麦子熟了的时候桑椹也熟了,绛黑色的大椹子掉在地上,一拣就是一大把,真是甜极了。台阶上还摆着几株盆花,鲜艳夺目,可不知叫什么名字。在农村里那个年代,这样的庭院那些泥腿泥脚的庄稼人是轻易不来光顾的,正是庭院深深深几许。

那时的我,常在课余之时站在他家的小院里独自沉思。先生的夫人,她经常坐在台阶上听着外院孩子们的读书声。这是一位很有风韵的老太太,在她那面如秋月的圆脸上,镶嵌着一只古典美人型的樱桃小口,此时的她虽已徐娘半老,但仍不失大家闺秀风范。她也很喜欢我,常叫我到屋里去玩,有时还给我拿一些糖果。他家的内室当然也不同于一般农家,窗户显得特别明亮,墙上挂着几幅国画,炕上铺着纯毛的大花炕毯。就是我这个并非穷人家的孩子也会有到了天堂之感。话到如此想起个小故事:他家养着一只大花猫,刚好生了三只小仔,大猫为了给它的孩子们改善生活,竟跑到我家把奶奶喂的小鸡叼了三只来。夫人救下放在了小篓里,正好被我看见,我认得是我们家的小鸡,就把它们带了回来。三个小生命被我救下。

时光荏苒,荫清大伯还没来得及给我们讲真正的课本,就因政治运动的到来村里把他解聘了。这位正统的儒家老举人,哪经历过这来势汹汹的政治运动,外面墙上写的《土地法大纲》,临村斗争地主的口号声声,本村农会气势汹汹,于是他便一病不起,没几天逝去了。可怜这位博学的老先生,没来及把他的所学奉献给乡梓,就被政治运动吞嗜了。

如今回忆,更增添对恩师敬仰,更对往昔怀念!

作者简介,李国新,今年82岁生于献县李口村,现在定居沧州市,爱好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书画


    关注 阅微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