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树生花 ——顾坚与他的《爱是心中的蔷薇》

 

铁树生花,花生四朵,只是这一朵有着不同的艳色。...





一部文学作品,创作者和阅读者看它的视角有所不同。顾坚的新作《爱是心中的蔷薇》,就像漫长的等待后铁树生出的一枝鲜艳的花朵,作者是那株铁树,而读者是看花的人。欲懂花之艳,须识树之坚。

作家皆有私心,写作目的各异。有的时候很多东西在脑子里形成了,不吐不快,灵感来了,疯狂写作,这是其中一种,就像杰克凯鲁亚克;还有就是纯粹的艺术的追求者,也可能是在他的生活中除了写作别已经无他事,比如普鲁斯特;再有就是抒发心中的压力,说起来算是一种心理疗伤,如果不把心中的东西写出来积压多了承受不了,比如卡夫卡。顾坚与这些人都有所不同,他写作是出于爱,对于里下河这片生养他的土地的热爱!

上世纪80年代初,江苏高邮籍作家汪曾祺以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复出文坛,在随后的30余年间,一大批生于里下河、长于里下河的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形成了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里下河文学流派。顾坚,是其中最卓尔不群的一个,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顾坚既不是科班学中文出身,也没上过大学。1985年高考失利,他先是在家乡兴化做了六年乡村教师,后又去扬州做服装生意。这一做,就是十年。可谓阅尽市井百态、尝尽生活酸甜苦辣。用他自己的话说:人生就是江湖。

2005年,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元红》出版面世,一炮而红,该书被评论界誉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经典力作"。这部小说在2003年才开始创作,仅仅历时两年,而作者却是一个从2000年才开始散文和诗歌的业余写作的文坛新兵!顾坚以雄劲的创作态势于2009年底完成《青果》、2011年完成《情窦开》。其中《青果》2011年荣获首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次年,又获得泰州市政府文艺奖一等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顾坚外形威武雄壮,性格豪爽、狂放、嫉恶如仇,是个血性男儿,活脱似个拳打镇关西的鲁提辖。他的作品却是细密缠绵,充满江南水乡的浓浓诗意。他不仅讲述一代农村青年的成长历程,也给我们绘制出一幅辽阔的里下河水乡风情画卷;在关注个体命运的同时,对时代变迁中的社会问题也有严肃的思索和拷问。在鲁迅文学院读书期间,他的同学著名作家周蓬桦这样评价: “如果顾坚生活在古代,他一定是一位杀富济贫的英雄!可惜他生错了时代,那么他就只能做一位作家。”这是我看过的对他最精炼最准确的评价。他绝不是外表看上去的粗夫莽汉,他有一颗天使的心。

他好像一株铁树,铁骨铮铮、叶如针刺,植根于里下河这片沃土,从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他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纯粹,使得他对里下河的社会生活有着敏锐的感觉和嗅觉,生发不竭的创作灵感。如一株铁树,默默蛰伏、生长了38年,终于一日绽放,次第展露峥嵘。

《爱是心中的蔷薇》是继青春三部曲、经过短暂沉默之后又一次盛开。语言依旧淳朴细腻,依然是写小人物的成长、情爱和生活故事,但与前几部又很不相同,可以说是顾坚在素材和叙述方式上的新尝试。青春三部曲描绘了一幅辽阔的里下河水乡风情画卷,时间跨度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还原了几代人在这一段历史变革时期的命运沉浮、离合悲欢,记录了那些远逝的岁月和农村渐渐消失的风土人情,故事宏大、感情厚重。而《爱是心中的蔷薇》重点撷取了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比较单纯的社会背景下来展开故事,讲述普通人围绕孩子的悲欢故事、讲述一个爱的传奇。开篇就设置了一个大的悬念。正因为放在这个背景之下,悬念才就具有合理性,后面的故事才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主人公宝存是个高考落榜生,复读期间捡到了一个弃婴(取名红豆)。 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弃婴在80年代的农村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捡到弃婴红豆对于宝存来说,却有着特别的含义:因为,由于超生,妹妹七个多月时被引产,侥幸活着的婴儿却被姑姑丢进了化粪池。眼前的弃婴,让宝存产生一连串的臆想。这使宝存与红豆即后来的香玉之间产生一种神秘联系,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逻辑上的基础。这是爱的转移还是替代?

红豆自被人领养到再以香玉的身份与宝存重逢间隔了13年。13年里红豆似乎从宝存的生活里消失了,用墨极少。我担心他把故事的根基缘起写丢了,如果仅仅在三分之二的篇幅之后重新让红豆出现在读者面前,整个故事会被生硬地撕裂成两半,后面的传奇也就变得牵强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13年中,红豆的笔墨虽少,但宝存的生活一直没有脱离红豆的影响。宝存上大学、毕业当老师、与志芸结婚、因为二胎事件辞职,再去扬州经商等等一系列事件,都与红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发店老板翠萍担当了联系枢纽的角色,而正是因为临时收养红豆时他们之间建立的信任和亲情。他很好的用一根看不见的线把众多人物的生活、命运交织在一起。宝存和香玉之间的相遇、温馨而又浪漫的感情纠缠,看起来理所当然又极具戏剧性。这根线,就是人性、就是爱。

这部书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评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计划生育政策,他只是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时期里下河水乡的一个生活片段,一群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试图挖掘爱的因果。无论怎么了解作者、作品,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间仍有不可穿透的隔膜。

铁树生花,花生四朵,只是这一朵有着不同的艳色。


    关注 闲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