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吐槽潘金莲,却忽略了她的美.. 意外

 

只有中国人,才懂潘金莲的美。...

本文轻微剧透,但不影响观影体验
甚至可以提升观影体验,请放心阅读
晚上好,我是P子。

昨天去看了《我不是潘金莲》(下简称《潘金莲》),整个观影过程无比震撼和叹服,于是通宵写下此文。

在影院的两个小时,曾经认为电影只有剧情才是重点的我,这次竟然没有发现网上说的剧情问题,而是被镜头的美感把全部注意力吸了过去。

关于剧情,有人说极好,有人说极差,网上撕得不可开交。那些纷纷扰扰今天暂且不谈,我们单来谈谈电影里的

只有中国人,才欣赏得了的四大「美」


圆之美

the aesthetics of round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圆形构图了。

几乎全片都在这样一个圆形的框架内拍摄。




中国大概是最爱“圆”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从我们表达美好的词汇——团圆、圆满、花好月圆。到我们习惯的形制——传统的聚会一定是大圆桌(西方传统则是长桌或跑道桌)。



传统服饰上的团花也是圆的,甚至龙,也要盘成圆的。



要说圆形构图,则不得不提「团扇」

李晶刺绣团扇
团扇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到了唐宋时期,在团扇上作画流行开来。

团扇上画的圆形构图,总有一种温和、可爱,而不像方形的那样严肃、庄重。团扇的美,更让人感觉是拿在手里赏玩的。

“不登大雅”,却颇有小雅之趣。

而冯导有时候利用这个圆,构建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画面。



有时候又利用这个圆,把严肃的话题,揉进了一些独有的美感与荒诞。



对称之美

the beauty of symmetry

中国的传统审美情趣非常讲究对称美。

我们对联、门神都是左右各一。



传统服饰的纹样也喜欢对称设计。尤其我们的建筑、尤其是皇宫等威严庄重的建筑,一定是严格对称的。



而《潘金莲》中对于对称美的运用堪称一绝。人物行走的时候,总是控制在镜头正中间,然后横向有一道桥或者围栏。





在镜头中间画了个十字,构成一个上下也对称,左右也对称的画面。

另外就是两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正常交流,镜头就是对称的。





如果两人有矛盾,那么强势的一方就会把另一方逼到镜头边缘,破坏这种对称。



尤其在一个圆形构图里,把人物逼到镜头边缘,有一种更强烈的压力,好像再走一步,这个圆圆的画面都要滚走了一样。

而这种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几个镜头中发挥到了极致。

冯导连续用了长时间、大量的对称镜头。



甚至刻意将天花板上一根根对称的放射线也放进画面,强调一种威严、庄重、严肃、规矩、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这种构图在绘画中也很常见,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也是居中对齐,同时强调天花板上放射状的线条。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但是最精彩的是后来领导发怒了,一拍桌子,啪!画面突然变了。



突然不对称了,仿佛领导拍桌瞬间的怒火,一层层冲破镜头,撞碎刚才的威严、庄重、严肃、规矩……全部随着这个镜头,消散在空气中,气氛变得凝重、压抑、尴尬起来。


留白之美

the aesthetics of blank

要说中国画最特有的魅力,应该要数留白。尤其南宋以后的画家,多以巧妙深远的留白作为看家本领。

而冯导竟在这部电影中,大量的使用留白效果,每当这种画面出现,都让人仿佛沉浸在一副水墨画当中。



同样的留白也常常出现在中国画里。


《烟岫林居图》夏圭 宋;《深堂琴趣图》南宋


绘画中的留白,让人眺望深远,充满无限想象。电影镜头中的留白,让画面充满诗意的美感。

留白不是“不画”,而是心中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宇宙,故事只在半个镜头中发生,而另外半个镜头,是无尽的空灵。


阴阳之美

the beauty of yin and yang

阴阳之美,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玄妙的。
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既要对立,又要调和。


一半暗,一半亮,亮中有黑瓦,暗中有白布,宛如太极
在电影画面中的呈现,则常以明暗对比、冷暖对比、方圆对比的形式,出现

在前面的留白中,留白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看成一种阴阳对比。

但是更为巧妙的是电影中常用冷暖对比。



如果背景是蓝绿的,那么主角就会穿个红的,脸上用黄光照射,这是对立。但是主角身上又一定会有一些蓝绿的部分,背景的树叶中也总是零零星星有几片红黄枯叶,这是调和。

这个镜头,不论形式还是构图,都让人联想到这幅《出水芙蓉》。


《出水芙蓉图》宋
冷和暖,阴和阳,既有对立,又有调和。

阴阳之美是中华文明一种特别高级又独具魅力的美,电影中大量阴阳调和的画面,实在美得令人赞叹。

这些画面我们在这儿分析,感觉一条条的很复杂,实际上很多镜头是基于导演的审美本能。

冯导在多次采访被问到为什么用圆形构图的时候,都回答说“不为什么”“就是觉得好看”“就是觉得这样拍好”。



我自己在看电影时,也没拿着一本画谱,对照着——“哦,这个画面像《出水芙蓉图》,这个画面属于对称美。”

这篇文章的内容,都是走出电影院之后,慢慢回忆分析才发现的。而看电影时的感动,就是所谓“美的本能”。

其实意外的真爱粉们应该会发现,随着意外每天一篇的文章,大家慢慢地看懂了一张画、两张画,生命中就有某一处、两处美,被点亮,被感知。

久而久之,我们会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热泪盈眶,然后感知——啊,这是美。

而且你会发现,美在千百年来都是共通的。
(最后放两张图美一下大家)
《长桥卧波图》宋  


《渔乐图》宋  



《云关雪栈》许道宁 宋
· 意 公 子 说 ·


《我不是潘金莲》里这圆形构图,虽有完满之意,但在意公子看来,更像是一个‘猫眼’。透过这个小洞来看剧中的人情冷暖,满足了我们的窥探欲,让我们带着紧张情绪看片。同时,又拉开了我们和片中人的距离,以一种更冷静的态度审视剧中的人情冷暖。可见,冯小刚在这部电影里花费的心力。不过,这部电影能拍得这么美,主要是因为他曾经在报社里做设计,被虐出了很好的审美力~

看来,中国电影业发展还得从做设计开始呀~

 



P子说画|艺术穿越指南 03

上能画画设计讲历史,下能逗逼吐槽写段子。

一只神奇的90后小鲜肉,永远活在你的意料之外。

>>>>

相关推荐

☞《林泉高致》:带你看懂中国山水画

☞ 萧照:一个壮汉却画出了价值5824万的画

范宽:一生只做两件事,却征服了美国人

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意〡外〡艺〡术
读懂艺术,从这开始
微信:yiwai11   微博:@意公子


    关注 意外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