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炳文:说说古人的身高

 

《史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不像史书,更像小说,所以我非常喜欢读。...



点击“丁香花的美丽小铺”,关注我的公众号,一起欣赏有深度的好文章。多向朋友推荐。谢谢!



《史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不像史书,更像小说,所以我非常喜欢读。

昨天翻到《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说: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你看看,孔子的经历还是很坎坷的。家里穷得一塌糊涂,通过个人努力,长大后做个仓库管理员、管理牧场的小吏,还做过主管工程的司空,都干得非常称职。但孔子是个有才华的人啊,便离开鲁国,到处游说,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惜的是,一直被排斥、驱逐和围困,最后只好回到鲁国。

其中,“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按照现代标准,这个“长人”,真的有点太长,合3.2米,姚明也不过2.26米,明显是不合理的。

古代长度计量单位,自然与现代有异,但到底怎么个换算法,还真有点乱。为了自己心中有数,根据目前考古和专家研究结果,我整理归纳如下,读书时碰到拿不准的,就对照计算一下。

免责声明:个人资料,你拿去参考瞎算一通,发生矛盾纠纷,被骂个狗血喷头丢人到家、打个四级以上伤残生活不能自理,夏老师概不负责。

总的规律是越远古,换算长度越短。

一、夏商朝,1尺约16.95厘米。

大禹,身高九尺二寸,接近1.60米,个子不高。

按照这一尺度,当时人身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说法,算起来也就1.7米不到。不过在当时算是可以了。

二、周朝,1尺约19.7厘米。

刚才提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算起来是1.89米,就是现代,也是个大高个,所以当时的人把孔子当做“长人”,是符合常理的。

按照《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其人身长十尺”,就是1.97米,看样子孔子的身高是家族遗传。

史书上讲,晏子“长不满六尺”,换算一下,还不到1.2米,难怪《晏子春秋》记载,“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楚人故意羞辱晏子,弄个狗洞让他钻。但估计《晏子春秋》成书较迟,以秦汉尺度来换算,大概不到1.4米,这个比较合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出自《战国策》,成书于西汉,依照西汉尺度,算起来是1.85米,符合原文语境。

《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这是第一次出现“七尺男儿”的说法,依照当时的长度,难道标准身高只有不到1.4米?好像这个有点问题。同样考虑到《荀子》成书于汉代,依照汉代的长度换算,大概是1.62米,应该差不多。

《帝王世纪》记载,周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身长十尺,就是1.97米,是个大高个。他长有“四乳”,四个咪咪,更像外星人。不过,远古的记载,有神话的味道,大多不可信。

三、秦汉时期,1尺约23.1厘米。

项羽,身高八尺二寸,就是1.89米。

刘邦,身高七尺八寸,就是1.80米。

韩信,身高八尺五寸,就是1.96米。

东方朔写了篇长文推荐自己,言其13岁学书,15岁学击剑,16岁学诗,日诵22万言,19岁精熟战阵之具,22岁时身高九尺三,合2.15米,估计是他自己瞎吹的。

研究人员曾对陕西临潼的一组战国至秦代的墓葬群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34个男性个体,平均身高167.9厘米,27个女性样本,平均身高160.85厘米。

秦朝法律,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为成年人,达到此身高者负刑事责任,否则免去刑事责任。

《秦简·法律答问》中记载:“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复丈,高六尺七寸,问甲何论?当完城旦。”意思就是,甲偷牛,偷牛时六尺高;羁押一年后,再量,六尺七寸高。问甲应当受到什么处罚?答:当判城旦之刑。城旦,是秦汉时的刑罚,主要是戍边,秦服四年,汉为五年,夜里筑长城,白天站岗防敌,想活着回来,就看你运气了。

只是这个人一年长了七寸,当时合16厘米,好像长得太快了。不知道是真实案例,还是司法考试题。

四、三国西晋,一尺约24.2厘米。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就是1.82米。

诸葛亮,身高八尺,就是1.94米。

关羽,身长九尺,就是2.18米,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曹操,身长七尺,就是1.69米,还真不太高,所以不好意思见匈奴使节,是有道理的。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就是1.89米,个子高,人长得帅。

刘伶,身高六尺,就是1.45米,个子矮,人还长得特别丑。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真情流露,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历史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文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一句,换算一下,合1.21米,门童这么高,是合理的。

至于《三国演义》中写到的兀突骨,“身长丈二”,合2.9米高,考虑到中国人历来有吹牛X的习惯,对这个身高,我只好“呵呵”了。

五、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一尺约24.5厘米。

南朝宋武帝刘裕,身高七尺六寸,就是1.86米,他的母亲刘安是我们沭阳人。

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长七尺五寸,就是1.84米,看样子是遗传,父子差不多高。

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身长八尺二寸,合2米多。考虑到他是鲜卑族,属少数民族,个高有一定道理。

也有个矮的,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臧质,长六尺七寸,就是1.64米。

墓葬考古研究,南北朝北魏时期,男性个体14例,平均身高1.67米多。

大多数人,都是把“七尺男儿”放在南北朝时代来计算,合1.72米,对照上面的平均身高,堂堂七尺男儿,就可以讲得通了。

大家要注意的是,三国两晋之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各国割据,度量衡十分混乱,很难有个相对统一的标准。

六、隋朝,一尺约27.3厘米。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采用了北朝的计算方法,隋朝1尺相当于0.273米,

七、唐朝,一尺约29-30.7厘米。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自称“虽长不满七尺”,就算是六尺,至少也有1米74了。

唐太宗身高八尺,合2.3米还多,似乎有点不对。

有很多人说唐太宗身高1.8米多,夏老师认为不大可信。根据是,唐太宗的老婆,就是韦贵妃韦珪,考古量了她的尸骨,身高居然是1.90米,由此推断,唐太宗应该还是很高的,虽然不一定是2.3米。

专家根据武则天留下来的金简推断,这个武皇帝,身高大约是1.67米。不过,一切都是猜测,等什么时候挖挖则天墓,就知道真相了。

八、宋元,一尺约31.4-31.7厘米。

岳飞身高五尺五寸,就是1.73米.

武松身高八尺,这样合2.4米多,是个巨人,似乎有点不对,估计是作者的虚词。

武大郎身高不满五尺,大概1.57米,也的确矮了点。

宋江“身躯六尺”,合1.88米,书中说他是“黑矮胖子”,是不是尺度有点问题?

不过小说中的人物身高,还是看淡一点,付之一笑比较好。

当时宋朝最为精锐的“首都卫戍部队”,名为“上四军”,包括天武军、捧日军、龙卫军、神卫军。其中,天武第一军要求最高,要求身长5.8宋尺(1.8米多);天武第二军以及神卫军、捧日军等部队,则要求身高在5.75宋尺(1.8米)以上。身高要求相对最低的龙卫军,限制也在1.77米以上。

我看与现代武警国旗班身高要求,有点相似。

根据考古研究,宋代样本男性平均身高为164.49厘米,女性平均身高则为156.17厘米。

九、明清,木工一尺约31.1厘米;裁尺,明代34.1厘米,清代35厘米。

十、现代,一米三尺,一尺合33.3厘米。

古代的身高,有两点要注意:

1、这些都是多年的考古和研究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很大,数据很多,一切尚无定论。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说法,我整理的,是夏老师自己认为相对合理的。再说,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地域不同,汉人、少数民族人种不同,身高差异很大,就凭挖上来的几具古尸,很难计算准确。随着古尸挖得越来越多,古人身高也会不断变化。

2、古书记载,特别是小说,作者叙述效果需要,演义的成分较大,就是俗话说的吹大牛,对一些历史人物、小说人物的身高,我历来持怀疑态度,真实性有待商榷。

总之,就是知道那么个大概意思,就行了。

写到这里,夏老师脑子都乱成浆糊了,希望大家能够体谅、专家不要挑刺。我正在上班,写文章就是打个酱油。

关注夏老师语文工作室,一起学习语文。


    关注 丁香花的美丽小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