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爸爸妈妈我突然有些想你们!

 

爸妈,突然有些想你们了,x0a好想再听一听你们的念叨。...

“注意身体”
“按时吃饭”
“注意休息,别熬夜了。”
“天冷了,把我寄给你的棉裤穿上。”
“什么时候放假,回家吗?”
亲爱的,等你回家。
中学时代,家离得近没有寄宿,和父母同住。
到了冬天,最烦的就是晨起穿衣服的时候。
妈妈总是会不厌其烦的问,
穿毛衣了吗?”
棉裤穿了吗?”
你为什么不穿高领的?”
诸如此类的念叨,从未停歇。
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久了,
这些琐碎的念叨,也便愈加让人心生烦躁。
那时候,便总是畅想离家后的广阔天地,
考上理想的大学,拥有令人艳羡的工作,
经历一场浪漫的邂逅,
在大都市里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
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温柔美丽,
曾经半开玩笑的劝我们:
珍惜现在的时光吧,
到了以后你们想听父母唠叨恐怕都少有机会了。
可那时的我们又哪里听得进这些呢。
前些日子,突然降温。
只穿了件单衣的我在寒风里,
努力地将衣服裹紧,缩着身子,
但还是被冻得有些微微颤抖。
那会儿,突然有些想家有些想念妈妈,
想念每天早上不厌其烦的念叨。


现在,我真正拥有了中学时代畅想想的一切,
在不错的大学,有自己的小圈子,
拥有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一间简单却温馨的宿舍,
一切似乎都是那样地圆满。
但是,很多时候都总会忍不住有些彷徨无助,
想要给家里打一通电话,即使没有话聊,
听一听父母重复过百遍的念叨也会心安些。


那一刻,大概是想家了。
中学时代满怀憧憬的关于未来的畅想,
在现在看来颇有些年少轻狂的味道,
我们满以为自己足够坚强,
却不曾想我们终究敌不过思念。
“父母亲对于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
你住在它里面。
它为你遮风避雨,给你温暖和安全。
但房子就是房子,
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沟通,去体贴去讨好它。
搬家具时不小心碰破了一个小角,
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
数十年后,你才会回过头来,
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
龙应台曾这样描述二十岁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曾多少次因为生活中的琐碎,
而对父母表现得不耐厌烦;
又曾多少次将自己生活中的不快迁怒于父母。
我们是否曾对这个世界上最最爱我们的人恶语相向,
是否曾碰坏了那间老屋。
“偶尔觉得妈妈很丢人,
妈妈为什么连最起码的脸面和自尊心都没有呢?
我都觉得上火,她有更想守护的,
比起她自己那就是我,
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
然真正变得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己的自尊心,
而是抛开自尊的时候,所以妈妈很强大。”
这是《请回答1988》里我最喜欢的一句独白。
倔强傲娇的成宝拉因参加学生游行要被警察带走,
一花妈妈拼了命的护着她。
雨里,宝拉看到妈妈留着血的脚趾,
从不肯说“我错了”的她,低着头抛开“自尊”低头认错。
家里永远有这个世界上最最无条件爱我们的人,
这大概就是我们总会时常想家的原因吧。
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鲜少表达的关心,
都是我们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感情。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幸福,
忍不住的絮叨是他们难以表达的牵挂,
急切的责怪是他们满心的担忧,
事无巨细的询问是他们道不尽的惦念。
你的一点点小成绩,他们会当成最大的喜事,
开心一整天;
你遇到的一点小挫折,他们会当成最大的难题,
满心记挂,即使无能为力,也会一直相伴。
今晚,你的妈妈可能又会给你打来电话,
也许她还会重复着昨天的念叨;
“天冷了,多穿件衣服,把棉裤穿上;
别把手机放脑袋旁边;晚上别熬到半夜;
饭要好好吃,别减肥了······”
即使是那些你可以倒背如流的话,
也不妨静静地听下去。
那话语里面,是不是有家的味道
天冷了,
爸妈,突然有些想你们了,
好想再听一听你们的念叨。
看完这篇,你有没有一种现在就想打电话回家的冲动呢?
#说说爸妈的唠叨#
父母总是爱念叨,但是每对父母都自己独特的念叨方式,说说你的爸妈平日里是怎么念你的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哟。
来源:苏州大学团委
编辑:戴敏婕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