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应该明确标识吗?

 

转基因“标识”不是消除担心、害怕的万能药...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明确表示,在售商品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除此之外,今年10月19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条例》规定,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直接生产的食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显著标示。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11月19日前对《条例》提出意见。

看似内容不同的两个《条例》却始终离不开“转基因”的困扰。
其实,有关“转基因”标识问题,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已明确规定,
凡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必须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

凡中国生产销售的食用大豆油、花生油,必须标明原料大豆、花生是否是转基因产品。
标识方法分为3种,以转基因大豆为例:

1、转基因大豆在进口时应在外包装上注明“转基因大豆”;

2、进口经加工为豆油后,应注明“转基因大豆加工品”;

3、如果某面食的加工中使用了转基因豆油,但是成品中已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仍要注明“本产品加工原料中含有转基因豆油,但本产品中已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不仅如此,在我国新《食品安全法》里还明确规定:“转基因食品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显著标识,未按规定情节严重的,将被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我国转基因标识全球最严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敏说:“我国在转基因作物方面采用了强制性标识方法,是世界上唯一进行定性标识的国家,即只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标识。”


世界其他国家的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分为“自愿标识”“强制性标识”两种。

例如,美国、加拿大以及阿根廷等国家采取转基因自愿标识管理政策。欧盟国家与我国一样采取强制性标识管理政策。但在欧盟国家,相关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只有高于0.9%这一阈值时才需标识。在日本这一阈值被定为5%。

所以,在“转基因”标识问题上,说我国是全球“最严”,一点也不为过,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也是尊重民众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各地“转基因”标识的规定
甘肃

2014年5月18日,甘肃省出台食品安全监管新规,要求转基因食品施行专区或专柜销售,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陕西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加强食用油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自2014年7月1日起,食用油生产企业不得向食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销售散装食用油和使用循环包装容器,产品标识需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转基因原料生产的还需标识转基因字样,且其标识字体不得小于标识版面最大字符的2/3。

深圳

2014年8月1日施行的《深圳市豆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就特别指出,转基因大豆生产豆制品必须在包装的显著位置依法进行标注,且对“转基因”三字的文字高度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虽然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有了明确规定,各地相应政策也有出炉,但是在落实中却出现一系列问题。
转基因标识“躲猫猫”


如果你关注“转基因标识”问题,就会发现超市的食用油区,很多大豆油、玉米油甚至花生油,都是用转基因原料制造,且绝大多数的瓶身标签上均有标志。

不过,一些食用油在品牌名下面用较小的字体标示出“转基因”,还有一些食用油则仅在侧面标签的原料一栏中有转基因的字样。不仅很难找,且字体很小,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标识根本看不清楚。
“女儿交代我不要买转基因的大豆油,但是我根本看不清楚啊。”正在选购食用油的刘老伯叫来了旁边也在购物的许女士帮忙看,而许女士也费劲地查看了很久,许女士开玩笑说,“好像就是故意不给人找到似的,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低调”的“转基因”标识,不用心观察,消费者根本无法发现,也因此产生了法律纠纷。
2014年12月18日,深圳市民赵女士因转基因配料标识不明显将著名名牌食用油“金龙鱼”告上法庭。


认为桶装油上“加工原料是转基因大豆”的标识不够醒目,西安男子将生产厂家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以及销售方陕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散装食品标识难


在超市和菜市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散装蔬菜、水果,基本都没有任何商品标示,更别提转基因标识,因此对于自家挑选的蔬菜是否属于转基因食品,市民无从获悉。此外一些包装精美的蔬菜,虽然有标签,但也只标明了品牌、产地、保质期等信息,很少有转基因标识。
图片来自:大河报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企业要标示“转基因”,那么就必须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进行区分,这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销售价格。
“转基因”标识在落实过程中问题重重,也有钻政策漏洞的缘故。就像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醒目,并和产品的包装、标签同时设计和印制。然而,字体、字号如何使用,应该是什么颜色,什么位置才算“醒目”,这些都没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所以,有些商家为了抢占竞争优势,就会将“非转基因”故意放大,而“转基因”标识却隐藏在不知名的角落处“羞答答”、“不见庐山真面目”,和百姓玩起“躲猫猫”。

而更深层的原因想必是对“转基因”产品本身的纠结。“女儿交代我不要买转基因的大豆油”一语中的。试想,“转基因”食品已被科学证实,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害怕”、“担心”、“不相信”转基因的疑虑从未在内心中解除。

明确“转基因”标识是对民众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保障,但它不是万能药,如何对待“转基因”还得需要我们尊重科学、理性思考。

作者:武司宇、韩健

编辑:张天健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广播网、南方日报、郑州晚报、中工网-工人日报、南方日报、大洋网、广州日报、济南时报、天津北方网、华商报


    关注 中国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