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岁+单身=签证遭拒?我不服!!!

 

我们无法消除歧视,但可以越来越多的尊重自我感受。...



今天大楚君收到一位30岁单身女士的报料,报料内容如下:



“昨日同程网下订单元旦日本跟团游,付款前已说明大龄单身女独自出游(朋友护照办理中,于是我先定,若能赶上她再定),有房有车,月入1W,没有房贷车贷,能提供3W活期5W定期(可做保证金)的资产证明,但在我付款后却突然提出要我父母进行书面的担保,担保我不会在境外滞留,我不明白就因为未婚女独自出游,30岁还要父母担保我会回家吗?我可以理解,却不会原谅。我不觉得我错了…只是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只是累了,算了,我退团了,无谓为了无谓的事而纠结,但是我更希望社会能够对单身女性更公平公正一些,非常感谢!”

大龄单身女性办理出国签证被拒的风险会比较大,因为单身、离异的女性,容易被签证官怀疑其出国目的,签证官尤其担心去了不回来,所以很多人本身资料很好,比如受过良好教育也有稳定工作但是却因为单身或者离异还被拒签。



如果二十好几三十岁了还单着,往往会被人指指点点,整个社会在给大龄单身女青年施加着巨大的压力,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此次金马奖颁奖典礼,马思纯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自己被妈妈催婚,事后记者又问到马思纯在台上说“嫁出去”的话,她害羞的说:“妈妈后来跟我讲,多做好事当个善良的人,总是会嫁出去的。”



37岁依旧单身被封为“黄金剩女”的陈乔恩前日也公开发文呼吁少些对大龄女性的嘲讽,公平对待坚强独立、自给自足、快乐的单身女人。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整个社会对于单身人士这一群体的歧视是隐秘而深刻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只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受害者而已。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贝拉 · 德保罗曾经采访了近1000名大学生,让他们形容单身人士和已婚人士可能拥有的特质。我把结果翻译成中文,大概是这样:



很显然,在被采访者眼中,已婚人士的形象更为积极,而单身人士总与消极特质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大众心中对单身人群的刻板印象更加负面。

为进一步证明歧视的存在,德保罗博士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所有被试接收到的材料及评分项目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实验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被采访者认为已婚的适应性更好,也更成熟;被采访者更倾向于认为单身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更强。

对单身人士整体的歧视仍然存在。离婚或者大龄单身女性只是其中的一份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存在歧视?是因为单身人士真的更差劲吗?不是的。

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等变量后,单身人士在社会功能与心理健康等方面并不比已婚人士差,甚至单身人士更善社交,也更愿意参与公益活动。但对单身人士的歧视绝不是无源之水。以下几种观点可以做出一定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认为在原始社会中,独立的个体总是不能很好地抵抗外界的不良因素,因而需要同类帮助才更有利于生存;社会学认为家庭与婚姻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社会结构,单身人士无法有效地与社会相连接;社会文化通常会推崇理想家庭,也是单身人士遭歧视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实验及结论来源:知乎答者 暗涌)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上越来越独立,单身女性有了更多经济上的保障,同时现代文明也给了她们更多的包容。但对单身人士尤其是单身女性的歧视仍在隐秘而广泛地存在。逢年过节一回家,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碎碎念,单身人士们就明白,推动平权任重而道远。



虽然是一个不太鼓舞人心的研究结论,但承认存在歧视本身也是一种成熟,承认这个社会还是会歧视残疾人,这个社会还会歧视同性恋,这个社会还会歧视身高、年龄、户籍、乙肝,还有性别歧视、文凭歧视,金钱歧视,肤色歧视,地域歧视......还是各类标签“大龄剩女”、“单身狗”、“乡下人”、“基佬”、“直男癌”、“女权婊”......

依旧会有歧视,我们也无法消除歧视,但我们可以越来越多的尊重自我感受,越来越少的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当一个人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婚姻,接下来的生活可能不比以前好,但一定不会比以前差。加油!

大楚网 ∣ 有用有趣有料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大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