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准备这么写年度总结

 

年终总结的救命稻草,不容错过!...





又是年末。

无论公司是否有要求,写份年度总结都不是坏事。也算是个仪式,无论好坏,给 2016 年画个句点,给 2017 年订一个新目标。

但突然面对一张空白的 Word 界面,难免会不知如何开始。

我之前的方案是,给自己 4 天时间:

第一天和第二天,头脑风暴,把想到的点写在笔记本上。

为什么要两天?因为第一天结束后,带着问题,总能有新发现,可以在第二天补充。

第三天,完成初稿。

不要一次性就奢求尽善尽美,这容易陷入纠结状态,结果就是一直陷入在开头里,最终效率低下。不如拿起笔就往下写,即使语句啰嗦、病句泛滥也无所谓,完成是第一要义。

第四天,进行修改。

有了初步成果后,心理上会舒一口气,对逻辑进行修正,对语句进行润色,一篇完整的总结便水到渠成。

这里最麻烦的当属「头脑风暴」环节。纯粹靠灵感有点太过随机,如果有一套「逻辑框架」来指引,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 「头脑风暴」时容易一团乱麻
今天就分享一个思路:BSC 平衡记分卡。

 

这是管理学上的一个工具,它通常的运用场景是:公司对业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这包括四个维度:创新与学习、业务流程、顾客和财务。

我们职场人可以基于此进行修改,得到如下四个维度:


↑ 平衡记分卡修改版
第一,业绩贡献。

对应的是「财务」指标,也就是今年完成了哪些 KPI 指标。具体可以问自己:

  • 今年参与了哪些项目?
  • 今年完成了哪些课题?
  • 今年组织了哪些活动?
  • 今年取得了怎样的业绩?(销售额增长情况,品牌价值是否有提升,服务了多少客户,日活跃用户提升了多少等)


第二,流程改进。

对应的是「流程」指标,也就是为更有效率地实现 KPI 做了哪些工作。具体可以问自己:

  • 针对例行项目,改善了哪些流程,相对原来有怎样的提升?(人员更少、成本更少、效果更好等等)
  • 针对新项目,设计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率提升?
  • 是否引入了新的指标,对既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 是否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造,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 是否改善了管理制度,让管理颗粒度更精细化?


第三,他人看法。

对应的是「顾客」指标。这个可以问问同事:

  • 你觉得今年我有哪些做的不错的?
  • 你觉得我还有哪些不足的?
  • 你觉得我有哪些优势?


如果有具体服务的「客户」,也可以跟他/她聊聊,觉得你:

  • 今年的服务做的如何?
  • 哪些项目还算满意?
  • 哪些项目还有待提升?
  • 判断的核心关键点是什么?


第四,个人成长。

对应的是「创新与学习」,也就是自己这一年个人在成长上做了哪些努力。具体可以问自己:

  • 今年参与了哪些培训?(表达、写作、演讲、专业等等)
  • 今年是否对内或对外输出过分享?有哪些?
  • 今年看过哪些提升自己相关的图书?
  • 今年认识了哪些有能量的人?从他们那学到了什么?
  • 今年去了哪些地方?有什么感触?


这四个维度主要还是从「好的」方面进行分析,关于不足只体现在「他人看法」层面。

个人总结里还有个核心环节,就是「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提升」

不足一般来自于对比,对比的维度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同一部门的同事。
  • 其他部门的同事。
  • 与其他公司同岗位的朋友。


通过找不足,看缺点,形成改进策略,继而完成个人总结的最后栏目:明年准备如何提升自己。


↑ 对比角度
你看,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包含了自己和他人两个维度,基本可以囊括自己在「 8 小时之内」和「 8 小时之外」的收获、成长和不足。

接下来再写总结,便不怕思维枯竭了。

最后总结一下:

❶ 在写个人总结或任何报告时:

a. 思考清楚后再动笔;

b. 动笔时先完成草稿,再进行润色。

❷ 个人总结思考的四个维度:

a. 业绩贡献;

b. 流程改进;

c. 他人看法;

d. 个人成长。

❸ 找不足的角度:

a. 与同一部门的同事对比;

b. 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对比;

c. 与其他公司同岗位的朋友对比;

d. 询问客户。



惯例分享一下本文的思考逻辑图。
↑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这些看名字很厉害
用起来更厉害的模型
到底是哪儿来的?
秋叶®系列课程 新成员
「职场精英必会的18种思考模型」
整理了大量思考框架和使用场景
不止全面,而且实用
助你提升工作效率


肚里有货心不慌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去看思考模型~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