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公寓”样板房已在延庆盖好 每套3万元

 

六年前他设计的“胶囊公寓”未能成功,六年后他再次推出“迷你公寓”。面对高企不下的房价,黄日新说只想让人住得有...

六年前他设计的“胶囊公寓”未能成功,六年后他再次推出“迷你公寓”。面对高企不下的房价,黄日新说只想让人住得有尊严
一位八十三岁老人的“迷你公寓”梦
6年前,黄日新推出的“胶囊公寓”曾引发社会关注,6年后他再次推出“迷你公寓”。

他今年已经83岁了,声音依然洪亮,逻辑清晰,许多人都说他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此番他推出的“迷你公寓”,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沉寂6年后的复出”。

不服老的黄日新是一名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退休高级工程师,这几年来他为了造一种房子折腾不止。

2010年,黄日新看了报纸连载的“蚁族”故事,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居住状况。后来他去了北京“蚁族”聚居地唐家岭,一些高校毕业生条件简陋的合租状态让他受到震动,决心为这些群体做一些事。

他借鉴日本的“胶囊旅馆”理念,改良出可容一人居住的小小“胶囊公寓”。推出产品后,当时曾吸引多家媒体报道,还被评为2010年全国“十大老龄新闻人物”。而另一方面,“胶囊公寓”也受到网友的诸多质疑,在较长时间里租客寥寥无几。

然而,黄日新一直没有放弃,这次推出的“迷你公寓”就是对“胶囊公寓”的进一步改造升级。在他看来,他设计的这些小房子最大的特点是私密性,比起多人聚居的合租房更能保障人们的隐私权。而房子中的“豪华”配置,也能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舒适。

黄日新将“迷你公寓”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名称为“旅店不同面积的超小型房间”,并注册了“黄日新迷你”商标。据他介绍,“迷你公寓”长宽均为2.7米,高2.3米,面积约为7.3平方米,里面布置了双人沙发床、写字台和大立柜等家具,可住两人。在沙发床上方的空间又套了一间2.5平方米的“胶囊房”,形成一个LOFT(阁楼间),可再住一人,这样房子的整体使用面积就约增加为10平方米。黄日新说,“大房套小房”体现了“迷你公寓”的独创性,这个点子是他老伴想出来的。

而“迷你公寓”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移动。产品为钢结构和大型模板组合结构,安装只需两天,拆卸也方便,室内外都可以放置。黄日新电脑用得很熟练,懂很多网络流行语。他还用软件剪辑了一个宣传视频,边放视频边向记者兴致勃勃地介绍这个可以移动的房子。“人走房走,像个铺盖卷儿。”

光有房子不行,还得有地方放。黄日新也想好了找土地的办法。他认为可以把房子摆进多人合租的大房间、租用的城乡结合部农民房屋、由物业公司租用的大型闲置仓库或工厂等空地。

黄日新想成立一家公司,专门负责房子的生产、运输、安装、拆卸和回收等。事实上,他已经有了一位合伙人,订单来了就可以开始运作了。

目前,“迷你公寓”样板房已经在北京延庆盖好,黄日新欢迎人们去参观或者下订单,房子售价每套大约3万元。

“迷你公寓”面向的主要是低收入流动人口。黄日新认为这个价格是大部分人能够承受的。如果不再需要了,还可以再卖掉回收。房子可以跟着人一起“说走就走”,符合流动人口的居住特点。

“北京的房价太贵了。”黄日新认为,北京高昂的房价和租金是刚起步的年轻人难以承受的。他想改变人们对于房子的固定思维模式,“为需要者提供一条找房子的思路”。

虽然以前推出的“胶囊公寓”曾受到过质疑,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但是这次,黄日新信心满满。“又便宜又好的东西,马上就会火起来的。”

无论是“胶囊公寓”还是“迷你公寓”,这几年他一直都是自己投资建设。他投进去的十几万元都打水漂了,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把钱收回来。黄日新说:“我只想让人住得有尊严。”

来源:工人日报
在北京的西北,有一座城市
叫延庆
微信ID:xiaduyanqing
合作:13701311517
长按二维码关注,在这里读懂延庆


    关注 延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