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曾经的冬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今天40-80岁之间三代人回忆起来兴味无穷的年代。那是刚刚告别无处不在的扭曲与禁忌的时刻,人们每天都在尝试和享受日新月异的自由亢奋。...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今天40-80岁之间三代人回忆起来兴味无穷的年代。那是刚刚告别无处不在的扭曲与禁忌的时刻,人们每天都在尝试和享受日新月异的自由亢奋。和各个不同行业的文化变化一样,摄影这个大众文化媒介,也从仅仅是个人生活纪念与官方意识形态宣传的功能开始了它作为文化多样性工具的作用。照相机在一些敏感的人中,看到和记忆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光,比如人们的衣着开始出现光鲜斑斓,女人的头发开始出现花样,广告出现在繁华的公众视域。这些微妙的变化,可能不会在人们肉眼感知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痕,但照相机镜头和感光胶片的物理记录性,却在每一次的快门开合中,极其负责任地将那段生活和历史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



1、上世纪80年代,市民在风雪中换煤气罐。想当年,周日给丈母娘换煤气罐是好女婿的标准之一。

图:贺延光



2、1980年12月,天桥茶摊老人张启征和往日一样协助交警义务疏导交通。图:刘英毅



3、1983年,天安门广场,刚刚购买了洗衣机的市民,穿过广场是为了“抄近路”回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民生变化,也在那时的广场上悄悄找到注脚。 图:王文杨



4、入冬之前购买烟筒,也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5、拉蜂窝煤的板车也是北京冬季的“标志”。院里搭起“煤池子”,不远处码一垛大白菜——这就是四合院里的冬天。图:腾科



6、1985年冬天,在北京饭店的时装模特走台。就在同年中国的模特儿们首次登上远在巴黎的T台为皮尔卡丹作表演,那也是中国模特儿第一次允许出国。图:郭建设



7、1986年,北京金水桥上的时装秀。随着1978年范思哲进入中国,尤其是1979年皮尔•卡丹举办第一场时装秀,那个年代的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关于“时尚”的那些事儿…图 王文澜



8、1989年2月,故宫东华门外,几位北京的毽友在踢花毽。那时还没有“广场舞大妈”这个词儿。图:康泰森



9、1991年的南锣鼓巷,那时的南锣并没有鳞次栉比的小店,也不是如今的“商业胡同”,更没有现在日均几万人的客流。图:尚君义



10、北京,用烧蜂窝煤取暖的时代。伺候炉子是最烦恼的事了:生炉、添煤、封火、倒煤渣,每天占去很多漫长的显影  图:鲍昆

照相机不过是一个工具,不可能自觉和有目的地工作,所以决定一切的是照相机取景器后面那双眼睛。也就是说,能够感受生活的眼睛才能有效地利用照相机,并赋予照片永恒的价值。八十年代初期,告别影的宣传工具论,开启人文摄影精神的首先是艺术摄影,绝大部分的摄影人都沉浸在风花雪夜与自我表现的意识中。在个体意识的井喷中,艺术遮蔽了生活,唯美成了主流。但是,仍然有一群北京的年轻人被生活的颤动感动,他们用手中的照相机触摸、观看那段于他们来说血溶于水的青春岁月。他们拍摄了激变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都是惊鸿一瞥。那些街巷中芸芸众生的面容和身影,以及他们在悄然改变的生活和他们营养不良的脸上希望的笑容。这些影像在当时被喧嚣孟浪的艺术之潮所不屑,甚至遮蔽,所以也可以称为是“多余的底片”。但是当历史洗去铅华,“多余”却显示出“必要”的价值,甚至是永恒的价值。因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一切记忆和彰显人的存在的影像,才是摄影持久永恒的意义。

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一群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摄影人,翻出了当时那些多余的底片,用这些时间的潜影来还原那个激情年代的细枝末节,从而也印证我们所有人的时间身份。

时间是一个显影罐。今天的显影,正是这些人和历史共同的期待。

(转自新浪博客:邱崇禄本人照)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皇城根胡同串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