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业速写:别把韩国人的战略升级当成战略败退

 

2016年,中国电视业出货第一,反而累积更多风险。而韩国双雄旧世代生产线停产,别当成战略撤退。...

导读:2016年,中国电视业出货第一,反而累积更多风险。

把这两条消息放一起,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因果关系。

1、2016年,中国电视出货量将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2、三星7代液晶面板厂12月要停产。

不可否认,韩国人的策略确实有被动的一面。2012年,它的电视业在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后,遭遇一波挑战。原因之一是三星电视出货到达一个历史巅峰,面临转型;原因之二,中国大陆的面板投资强化,许多项目产能持续开出,面板成品方面,开始有一定自主,并支撑了本地终端厂家的出货。

看到一位专家说,这一次超越韩国具有巨大的指标意义,说中国电视行业已告别20年前仅依托整机竞争的困境,体现了产业链的提升。比如从上游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到彩电企业群,已经比较完整;终端企业的研发、管理、营销、品牌等环节瞄准国际市场,并开始进一步整合海外资源,比如前不久乐视说要收购美国VISION(目前仍未交割)。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已经打破过去的全球化竞争格局云云。

一条陈旧的生产线停产,并不等于韩国人在收缩战线。其实,三星对这条线早就评估多时,本来打算卖掉的。如今急切停产,一定在冲刺其他,尤其是可挠OLED。这一战略,2013年就已经确立;而LG前年也开始持续关停折旧完毕的旧世代生产线。

韩国双雄不过是一种战略性的防御,借助旧世代生产线停产,转型附加值更高的技术领域,占据新的制高点。长期来说,它们一是为了整个体系形成差异竞争,引领下一世代;短期来说,它们也在争夺苹果新品订单。据说,iPhone8开始,苹果将采用全新的可挠OLED屏幕。考虑到苹果品牌的巨大效应,只要它持续采用,基本上就能带起一条技术路线,形成规模化,形成一个新的供应链阵营,一个新的生态。

而我们的电视出货,虽然全球第一,却隐含着巨大风险。表面上,我们的技术路线足够丰富,OLED、LTPS、氧化物半导体、第10.5代制造工艺方面都有涉入。但截至目前,绝大部分产能,仍集中在传统LCD领域。本地的面板企业,几乎完全同质化竞争。由于很难打入巨头采购体系,更多的竞争落在本地。

我们的供应链真正已经自主了吗?在我看来这是误判。有些人主要截取面板生产到品牌厂家这一段观察。看上去是确实已蔚为大观。但真正决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却在更上游的材料、设备、研发层面。面板生产环节,主要是组装的活。

有几个数据,能展示本地电视牛逼的出货背后,可怜的一面:2016年上半年,中国面板出货全球市占率高达22%,期间一度接近30%,名列韩国、中国台湾之后。

但若看营收,我们的占比却只有3%,毛利很低。即便是产业荣耀期,也只是微利经营。而韩国人却是大赚,中国台湾小赚。真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泪汪汪。一旦产业进入衰退周期,我们的亏损则是加倍。

那个被讥笑到家的小日本,虽然电视出货占比已不到10%,该国面板出货已不到5%,但是日本仍然是全球显示产业链上游材料与设备的大国。

这与我们的面板业附加值低有关。我们的LTPS面板、氧化物半导体面板、有机EL面板占比极低。

截至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还在争夺一些过气的LCD项目。在中国制造2025期间的投资计划中,20多个地方政府仍在规划面板产业。它们没有看到或故意无视这种竞争现实。

因为这类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只要能上马,哪怕亏损,都能依靠折旧活上几年,完成政绩就好了。这种变异的政绩工程模式,过去多年已上演多轮。

我们只是看到了三星们的被动,手机爆炸案导致今年很惨,Q3,手机利润不到1亿美元。但是,三星面板业务却是大赚;我们提到日本面板与彩电行业,更是一种鄙夷口气。新闻里,动不动就是日本落伍啦,日本电视、手机业完蛋了的消息。它们没有看到,在更上游的部分,整个市场格局没有真正的变化。上一轮日本大地震变相展示出来日本在全球材料、设备领域的母体地位,仍没有被打破。

中国至少70%以上的上游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产品,关键生产设备也是如此。往前走,挑战会越来越大。

当然也不是没有清醒一点的信息。上月中旬,我看到创维和京东方开始合作推出首款采用国产OLED屏幕的OLED电视。而前天,海信和TCL达成战略合作,也是侧重在OLED方面,双方还表示,终端合作不会仅止于电视,还会有手机登。

这显示出中国本地供应链整合动向。这是好事。它有利于消除内部风险,形成战略互补。同时挑战三星、LG垂直一体模式。但是,我也看到过,日子不太好过时的时候,大家喜欢抱团一下,一旦日子好转,马上变脸翻天。

但是,随着时间演进,相比韩国双雄,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友达与群创们,大陆本地的面板产业、彩电业恐怕在新技术演进上,仍会有不小的差距。

要知道,即便是LCD领域,中国许多工厂的一些核心技术最早也来自日韩。包括京东方、TCL等。这一领域,除了规模,我们的产业厚度也并不比别人出色。

如果升级不力,我真的担心过往这种重型的同质化布局,会形成巨大的沉淀产本。

当然,我也并不那么悲观,至少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还有一群仍在坚持的终端。无论产业博弈多么激烈、复杂,甚至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多么反常,全球供应链整合如何风云变幻,有一部分,这部分始终会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

只是,我们不能再回到过去几年的老路子,必须强化生产设备与面板材料产业,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否则即便人家为了赚你的钱,反复给你几块糖吃,而让你持遭遇一轮又一轮的产业空洞化。最后我们仍习惯于悲情地说说:啊,我们缺芯又没“面子”。
夸克点评。覆盖百度百家、今日头条、创事记以及腾讯、搜狐、凤凰、网易等客户端。TMT、财经、文学三栖明星王忽忽运营。在无数人鄙视情怀的时代,坚持做一个无与伦比的情怀贩售者。

商业合作请联系:QQ:2223843522    wangruchen2012@qq.com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