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年底规模战面临变局

 

过去一个多月中,各家公司的货币基金普遍承受了一定的赎回压力。个别公司的货币基金规模缩水以百亿元计。由于保险公司等主要持有机构的资金面持续紧张,预计基金公司今年很难依赖货币基金来冲刺“年底规模”。...



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货币基金,实实在在地受到了资金面收紧的扰动。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过去一个多月中,各家公司的货币基金普遍承受了一定的赎回压力。个别公司的货币基金规模缩水以百亿元计。由于保险公司等主要持有机构的资金面持续紧张,预计基金公司今年很难依赖货币基金来冲刺“年底规模”。往年年底营销模式的改变,将迫使基金行业的生态发生变化。同时,这股风潮也可能影响到邻近的债券市场。

货币基金遇赎回压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货币基金的总规模约4.2万亿元,在公募基金总计8.7万亿元的总规模中,占据半壁江山。

货币基金的巨大规模和高流动性,使得它往往在年底成为基金公司营销发力的重点,但今年不然。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近期资金面持续收紧,货币基金普遍承受了一定的赎回压力。一些渠道人士透露,部分大型机构在几周前持续赎回货币基金,导致几个大型基金公司的货基规模合计流失近千亿元。

这种情况从近期场内货币基金的申赎情况就可见一斑。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按12月12日收盘价格计算,场内货币基金的总规模约2243亿元,较11月中旬下降逾400亿元。

其中,规模最大的场内货币基金华宝添益总规模相比高峰期缩水近两成,另外几只总规模排名靠前的场内货币基金如银华日利、富国货币、鹏华添利等共计缩水逾百亿元。此外,个别场内货币基金的缩水幅度甚至接近50%。这从侧面印证,货币基金规模的减少是整个行业的共同现象。
或影响相关市场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仅仅体现在货币基金上。前期涨幅较大的债券基金,日子也不好过。

一些基金公司反映,前期运作时间较长,有一定收益累积的定制债基,近期也有一定规模的赎回,作为公募基金的又一大支柱,总规模超过万亿元的债券基金,近几周或许也在波动之中。

推动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调整的主要动力来自机构投资者。部分机构透露,这一轮赎回主要是源于今年资金面紧张时点来势更早、更猛,机构为了应对年末可能的资金紧张而积极筹措资金头寸所致。

由于部分银行渠道提前收紧资金供给,引发保险机构和大型财务公司资金面全面紧张,最终将资金压力传导到了基金市场。而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基金,就成为机构调度头寸的利器了。

同时,进入四季度后,部分商业银行的投资管理部门,开始为明年投资布局,这也带来存量基金的调整压力,导致部分货币基金规模缩水。

一些受访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以来伴随无风险利率不断走低,货币基金收益率逐步下降,其在机构客户中的吸引力也在降低。11月以来,预期收益水平较高的定开债基,频频实现过百亿元的首募规模。同时,货币基金的规模则在缩水。这一现象被一些业内人士解读为规模大战的“提前预演”。
年末营销大战面临变局

货币基金的规模持续下降,还带来一个重要变数,即基金行业年末的规模大战将无法按照常规模式进行。

一直以来,在绩效考核和年终奖的双重压力下,基金公司普遍会在年底进行货币基金的营销冲刺,以图在年底的规模榜上占据有利位置。个别大型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往年最后一个月甚至可以进账500亿元。

但今年的情况不然,不少基金公司已经收到消息,每年固定的“帮忙资金”,今年可能帮不了忙了。

一些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以往年底冲规模时,保险和大型银行是基金公司重点努力的方向,然而今年,在资金面收紧的压力下,上述机构已经有些“自顾不暇”。

对于缺乏强势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而言,它们已经将努力的方向转向了城商行和券商等新渠道。据悉,业内一些基金公司近几周正积极开拓城商行渠道。“成本虽然高一点,但在规模大战中抢占先机更重要。”一家基金公司销售人士称。

“拓展与城商行的合作固然有难度,但是合作一旦达成,资金量也不小。另外,城商行由于自身投资能力的不足,更乐于和部分基金公司达成更长期的合作。”上述销售人士称。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则在规模与利润难两全的局面下,选择退出规模大战。“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规模固然重要,但利润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样不容忽视。”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表示。
基金业绩

年终排名战开打

【上证报记者 赵明超】

临近年底,又到了公募基金年度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尽管以往部分基金因追求排名导致其净值短期内非正常波动而饱受诟病,但在打造基金品牌、基金营销及业绩提成等因素驱动下,基金经理追求排名的动力十足。近期不少基金纷纷限制大额申购,基金业绩年度排名战已经提前打响。

从11月下旬开始,不少基金公司公告称,对旗下基金大额申购予以限制。大成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从12月8日起,对大成景裕灵活混合基金单个账户申购(含定期定额申购)、基金转换转入金额限制在5万元以内,超过5万元将予以拒绝。国投瑞银新机遇混合基金从12月12日开始,暂停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金额进行限制,单日限制金额为3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依靠管理费收入的公募基金来说,限制申购的措施并不多见。基金公司偶尔采取上述策略,主要还是考虑基金的业绩表现。在年终排名的关键时刻,基金对绩优基金采取限制大额申购措施,当然也会有利于该只基金的排名。

在往年的基金年终业绩排名战中,基金重仓股往往成为市场博弈的对象,因此,除了控制规模以外,基金排名战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重仓股的表现。

尤其是在冠亚军之间业绩相差很小的情况下,基金重仓股一年中最后几个交易日的表现非常重要。2009年,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凭借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净值上升成功绝地反击,再度斩获当年度的基金冠军。

短期来看,股价涨跌取决于买卖力量的对比。如果同一家基金公司的旗下基金持股比例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较高,则通常对公司股价影响力会更大。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公司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10%的公司有37家。其中宝盈基金旗下基金重仓持有九州药业263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高达22.81%;华商基金重仓持有东方时尚,占流通股比为20.63%;东方网力、康弘药业、耐威科技、兔宝宝、科大智能、旋极信息等公司被同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也超过15%。

从年内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表现看,截至12月9日,兴业聚利以31.51%的年内总回报位居榜首,华宝兴业资源优选以24.09%的年内总回报紧随其后,交银成长H以22.83%位居第三。此外,工银瑞信文体产业、前海开源金银珠宝、圆信永丰优加生化、嘉实环保低碳等基金年内总回报也均超过20%。由此可见,目前排名差距并不太大,今年的基金业绩排名战还有得一看。

----------------------------------------------



感谢关注,上海证券报为你每日发送最权威最具深度的财经新闻,欢迎订阅!(微信号:上海证券报)。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财经资讯可登陆:http://www.cnstock.com/本微信号内容均来自于上海证券报原创报道或版面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获取文章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上海证券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