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快乐

 

SoundsGreat圣诞快乐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



SoundsGreat



圣诞快乐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 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基督教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的。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随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关于中国人是否应该过圣诞节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圣诞老爷爷”已经走进中国每个孩子的心中。今天就让我真真切切的了解有关圣诞节的来历,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耶稣诞生的故事



据圣经记载,凯撒奥古斯都颁布论旨,要罗马帝国人民都办理户口登记。于是,所属民众都各回本乡去办理登记。若瑟因为是达味家族的人,便也从加里肋亚的纳匝肋,到了犹太达味的故居——伯利恒,跟他已有身孕的妻子玛利亚一同办理登记。当他们在那里的时候,玛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男儿,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这时正有些牧羊人在附近露宿,守夜看守羊群。忽然有上主的一位天使站在他们身边,天使向他们说:“不要害怕!今天在达味的城里,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主,就是主默西亚。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儿,用布包着,躺在马槽里。”

众天使离开他们,往天上去了以后,牧羊人就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上主告诉我们的、那所发生的事。”于是他们急忙地去了,果然找到了玛利亚和若瑟,以及那躺在马槽中的婴儿。他们看见圣婴以后,就把天使对他们所说的、有关这婴儿的事、传开了。听见的人都十分惊讶。玛利亚却把这一切牢记在心中,反复思想。牧羊人发觉他们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跟天使所报告的完全相符,就一路光荣、赞美天主回去了。

同时,一颗耀眼的新星出现在伯利恒上空,东方的三个国王沿着星星的指引来到,向睡在马槽里的耶稣鞠躬至膝顶礼膜拜,并赠予礼物。第二天,他们回国发布了这个喜讯。
圣诞老人的传说



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圣诞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约在三世纪末期,出生在小亚细亚地方,他品行端正,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便入修道院后来成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父母去世了,他便把全部家产都变卖了,施舍给穷人。当时有一贫穷人家,家中有三个女儿,长女20岁、次女18岁、小女16岁;只有次女身体健壮,生的又聪明美丽,另两个女儿体弱多病。于是父亲想把次女卖掉来维持生活,尼各老得知后,就来安慰他们。到夜里 ,尼各老就偷偷装了三袜子金子,悄悄地分别放在三个女孩的床头;第二天,三姐妹发现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还清了债务,生活也无忧无虑了,后来知道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圣诞节,就请他到家中表示感谢。

以后每逢圣诞节,人们就讲述这故事,孩子们听了,都很羡慕,希望圣诞老人也给他们送来礼物。 于是就有了上述的传说。(圣诞袜的传说也由此而来,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有了悬挂圣诞袜的习俗。)

后来尼各老升为主教,他竭力传扬圣教,于公元359年逝世,葬于圣殿。死后灵迹甚多,特别墓旁常流香液,可使百病痊愈。
圣诞树的传说



圣诞树一直是庆祝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如果家中没有圣诞树,就大大减少了过节气氛。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救助了一个饥寒交迫的穷孩子,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孩子临走时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枝,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上面挂满了礼物,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就是圣诞树。

圣诞树上总是挂满琳琅满目的饰品和礼物,而且每棵树的顶端必定有个特大的星星。据说耶稣诞生在伯利恒时,一颗耀眼的新星出现在伯利恒小镇上空,东方的三个国王沿着星星的指引来到,向睡在马槽里的耶稣鞠躬至膝顶礼膜拜。这就是圣诞星。
圣诞歌“平安夜”的故事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静享天赐安眠。


圣诞歌"平安夜"出自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圣诞歌。它的曲调和歌词搭配得天衣无缝,聆听的人,不论是否基督徒,都为之动容。如果说它是世界上最美妙动人的歌曲之一,相信没人反对。

据说,1818年在奥地利一个名叫奥本多夫的小镇上住着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神父─摩尔。这年圣诞节,摩尔发现教堂里管风琴的管于被老鼠咬坏了,修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庆祝圣诞呢?摩尔为此闷闷不乐。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记载着,耶稣降生时,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佳音后,高唱颂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 人。"他灵机一动,根据这两句经文写成一首赞美诗,取名《平安夜》。

摩尔写好歌词后拿给本镇小学教师葛路伯看,请他谱曲。葛路怕读完歌词很受感动,谱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欢迎。后来有两个商人路过这里,学会了这首歌,他们为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听后大力赞赏,下令把《平安夜》定为全国教堂过圣诞节时必唱的歌曲。
圣诞马槽



圣诞节,任何一座天主堂内,都设有纸搭成的假山,山有山洞,洞中放着一只马槽。马槽内卧着圣婴耶稣。圣婴旁,通常有圣母、若瑟,还有当夜去朝拜圣婴的牧童以及牛、驴、羊等。

山大多以雪景作陪衬,洞内外饰有冬令花草树木。何时开始,因缺乏历史记载,无从考证。传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335年曾制过一个华丽的圣诞马槽。

有史可查的第一个马槽,是圣五伤方济各提议做成的,他的传记上记载:圣五伤方济各徒步去白冷(伯利恒)朝拜后,感到特别喜爱圣诞节,1223年的圣诞节前,他请他的朋友范里大到克焦来,对他说:“我愿与你一起过一次圣诞节,我想请你在我们修院旁树林中的山洞里,预备一个马槽,马槽内铺些稻草,放上圣婴,旁边要有一头牛,一头驴,完全像当日白冷那样”

范里大按照圣方济各的意思做好准备。到圣诞节将近半夜时,修士们先来到,近村的教友手拿火把,陆续成群结队的从四面八方走拢来。火把灯光,照的光耀如同白昼,克来焦变成了新白冷!那夜,就在马槽边做弥撒,修士和教友们,同唱圣诞歌,歌声悠扬婉转,动人心弦。圣方济各站在马槽旁,用清晰温和的声音激励教友们对圣婴的热爱。大礼完毕,大家各从马槽里拿些稻草回家,留作纪念。

从此以后,天主教里就兴起这么一个风俗,每过圣诞,就搭假山,摆马槽,使人们一见就想起当年白冷圣诞的情景。

扫微信二维码,关注安可塞曼


    关注 安可塞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